西南战役结束后,有三位名将担任地方要职,他们的级别都不低
在第二野战军与第三野战军,联合发动的渡江战役,让百万大军顺利渡过长江,突破汤恩伯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顺利解放上海,江苏,浙江等重要地区。要知道,江浙之地很富饶,也是蒋介石军事集团的大后方。在这个地方被我军解放后,蒋介石就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退守西南地区,还幻想着和抗战时期一样,可以东山再起。
可是这一次,蒋介石想错了,因为他失去了民心,根本就得不到,西南地区百姓的支持。而我军总部,也下达了进军西南的作战命令,以第二野战军为主力部队,解放西南地区,还有贺老总率领的第18兵团,由陕南进入四川配合作战,夹击敌军。

西南战役于1949年11月1日正式打响,虽说,此时的蒋介石已经是强弩之末,并且也失去了民众的支持,包括西南各地军阀,对蒋介石也是心存二心,认为老蒋很难翻身,失败是迟早的事情,也要为自己的前程做打算。但是,据历史记载,在西南蒋介石手中还有90万大军,其实力不可小视。面对这种情况,第二野战军采取的战略是以军事为主,政治为辅,尽量争取西南各地军阀的起义,从而达到削弱蒋介石的军事力量。
还别说,这一招还真管用,我军地下同志,成功打入西南地区,游说西南各地军阀,让他们不要做无谓的牺牲,蒋介石败局已定。经过我军地下同志的一番努力下,成功争取了西南军阀刘文辉,潘文华,卢汉等人的起义。要知道,这三位可都是西南地区的大军阀头子,他们一起义,蒋介石就变成了孤家老人,军事力量减半。

在第二野战军消灭宋希濂兵团后,与贺老总率领的18兵团会师成都,前后夹击胡宗南军事集团,老胡不敌,连夜丢下部队逃跑。应该说,在我军消灭,这两股军事势力后,西南战役基本上宣告结束。包括,蒋介石他本人也丢下部队逃离西南,其余的国军将领见此状况纷纷放下兵器,选择投降。历时57天的西南战役正式结束,是以我军胜利而告终,云贵川西康四省全境解放。
在西南战役刚刚结束后,负责各省地区的治安工作,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由第二野战军的将领负责管理,以及第18兵团。就是在这个时候,有三位名将担任地方要职,主持工作,而且三位名将的级别都不低,是兵团司令员的级别。

第一位名将是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司令员杨勇将军。他在西南战役结束后,就在贵州主持工作,担任一把手的职位。第二位名将是第二野战军,第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将军。他在西南战役结束后,在重庆主持工作,职位也是一把手。第三位名将是第18兵团司令员周士第将军,他在西南战役结束后,是在成都主持工作,职位也是一把手。
这样看来,在西南地区刚刚获得解放时,三位骁勇善战的名将,都担任地方要职,主持工作。当然了,这三位将军,都是我军的勇猛之将,并不是彻底转行,投入地方建设。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就有点专业不对口了,毕竟他们都是带兵打仗的将军。

后来,在西南各地区得到稳定后,三位将军都离开了各自的工作岗位,投入国防建设事业。杨勇将军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直到1958年回国,并出任大军区司令员的职位。陈锡联将军投入炮兵建设事业,并出任解放后,我军炮兵第一任司令员。周士第将军投入防空事业,该兵种,是在建国后,新组建的,主要工作就是防止敌机空袭,简称防空兵。
看来三位名将,在西南战役结束后,担任地方要职,都只是暂代管理。在西南地区稳定后,他们都投入了,我军的建设事业。
揭秘建国后,哪三位开国将帅,是大家眼中的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的意思是指,行军打仗的将军们,在与敌将对战时期,胜多败少,故而,被大家称之为是常胜将军。因此,形容一位将军打仗厉害,是一位名将的时候,大家都会用常胜将军来赞美他。其实,世间哪有真正的常胜将军,只是军事生涯中,败绩很少。因为没有哪一位将军,天生就会打仗,都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而在这历练的过程中,难免失败。诺哈网2023-05-29 15:22:300000抗战时期统帅部四巨头,两位来自黄埔系,另外两位来自地方系将领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作为当时中国最高长官长蒋介石,自然是这场战役的总负责人,也是中国地区最高指挥官。面对敌人的残酷的攻击,蒋介石领导的国军也是拿起手中的拳头,奋勇抵抗。并且在南京设置全国最高指挥所,主要负责指挥全国战事。也就是被外界俗称的最高统帅部,大本营等称号。诺哈网2023-06-02 14:22:280001淮海战役;国军三个精锐兵团,哪一个兵团,在此战中表现最出色
淮海战役是在1948年11月六日开始的,蒋介石称之为徐蚌会战,我军称之为淮海战役。这场战役规模很大,国军投了80万兵力,我军也投入了60万兵员(华东野战军与中原野战军加起来的人数)总指挥是两大野战军首长,分别为;邓、刘、陈、粟、谭五位总指挥。而国军这方面是刘峙,杜聿明担任总指挥,指挥国军七个兵团外加第三绥靖区,不过这个第三绥靖区在战斗一打响就率部起义了。诺哈网2023-06-01 17:46:200000蒋介石麾下五支王牌军,分别都在哪些战斗中被消灭,指挥官又是谁
诺哈网2023-05-31 23:25:420000民国群雄并起,各地军阀割地称王,形成势力强大的东南西北四王
乱世出英雄,和平出奸臣,这句话说得还是挺有道理的。纵观中国历朝历代,只要是乱世都是将星云集,而一到太平天下时,奸臣就开始冒了出来。因为这些人只会溜须拍马屁,没有什么真本事,适合侍奉和平年代的帝王,你要让他上战场杀敌,准吓得尿裤子。诺哈网2023-05-31 22:31: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