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被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守卫一方的铁血战将
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共划分成六个大军区,分别是东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而担任军区司令员的将领,级别都很高,他们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除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外。
1955年,六大军区的时代结束了,全国共划分成12个大军区,每一个军区,都由一位铁血战将镇守。要知道,军区的责任就是戍边卫国,维护一方治安。

就比如,在1955年成立的沈阳军区,他的职责就是守卫祖国的东北边境。兰州军区与新疆军区的责任就是守卫祖国的西北地区。云南军区与成都军区则是镇守西南边境。北京与武汉军区是守卫祖国的中心地带。广州军区是镇守祖国的南大门,还有1956年,成立的福州军区是镇守祖国东南边境,防御蒋介石,因此该军区历任司令员,都是可以独当一面的军事将领,也是铁血战将。
可见,能够在建国后,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将领,都是守卫一方的铁血战将。当然了,这些大军区司令员任期时间,并不是无期的,有一定的期限,到了一定的时间就会更换。并不是说,某位将领,在某个军区任职后,就永远是该军区司令员。

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更换人数最多的一次,是在1973年。要知道,在这一年,共计有八位大军区司令员进行对调。对调的原因很简单,在一个地方待的时间太长了,该动动屁股了,接触新鲜事物,取长补短,这样才有进步。
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73年对换的八大军区司令员,有好几位,在一个军区,一呆就是十几年。就比如:被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之一的许世友,自从1955年,任命为南京军区司令员后,到1973年,前后整整18年时间,都是由许世友将军镇守南京军区,从来没有更换过。

这一次和许世友对调的大军区司令员是丁盛将军。两人都是我军的铁血战将,一位是来自第三野战军,另一位是来自第四野战军。虽然,丁盛将军是少将军衔,但他绝对是开国少将中的佼佼者。也是作战最勇猛的一位,率领的部队敢打敢拼敢闯,是第四野战军的头号主力之师。
被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之一的韩先楚将军,守卫祖国的东南边境长达16年。他是在1957年赴任福州军区司令员的,直到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韩先楚将军才离开,他镇守16年的福州军区,前往兰州军区担任司令员。和韩先楚将军对调的是皮定均将军,两人都是我军的铁血战将,战斗值在开国将领中,绝对名列前茅。

被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之一的陈锡联将军,自从1959年,接替邓华将军出任沈阳军区司令员后,就一直镇守祖国的东北三省,戍边卫国,前后任职时间长达14年。而与他对换的是李德生将军,他在1973年是北京军区司令员。
两位铁血战将,都是来自解放时期的第二野战军。想必大家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陈锡联是第三兵团司令员,属于二野的主力战将。因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李德生将军虽然在1955年是被授予了少将军衔,但他在1988年是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同时,他也是1973年,被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中,级别最高的一位,是属于正国级。
被对调八大军区司令员之一的杨得志将军,也是一位实力派人物,他是在1955年,担任济南军区司令员的。后来,杨得志将军被安排到南京军事学院学习的期间,是由王新亭将军暂代济南军区司令员。等到杨得志将军毕业后,又回到济南军区继续担任司令员,直到1973年才离开,他镇守多年的济南军区,前往武汉军区担任司令员。

巧合的是,与杨得志将军对调的武汉军区司令员曾思玉将军,是杨得志将军的老部下,两人曾经在一起战斗过。杨得志将军是第十九兵团司令员,而曾思玉是第19兵团第64军军长,也是该兵团的主力战将之一。
总结:在1973年,被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分别是许世友和丁盛对调,韩先楚和皮定均对调,陈锡联和李德生对调,杨得志和曾思玉对调。八位开国将军,都是守卫一方的铁血战将。
战争年代的四大野战军,哪一支部队,可以称得上是我军第一雄师
在革命战争年代,由我党领导的四大野战军,绝对是解放全国作战中的四支主力部队。那么,就是这四个野战军,哪一支部队,可以称得上是,我军第一雄师。诺哈网2023-05-28 02:32:560000与蒋介石兵戎相见的军阀有很多,为何张学良一反蒋,就遭到软禁
蒋介石能够成为民国时期的领军人物,那也是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才成就了他后来的地位。从一开始处心积虑,夺得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后,就开始慢慢地掌握了军权,利用黄埔军校这一重要资源培养自己的势力,也就是后来大家熟知的黄埔系。有了部队的支持,在中山先生病逝后,他又通过一切手段,在军政方面击败了许崇智,胡汉民,汪精卫等人,顺利地登上了权力巅峰。诺哈网2023-05-31 21:22:340000蒋介石最倚重的13太保,在蒋家王朝覆灭后,他们各自的结局如何
蒋介石能够走上权力巅峰,完全是因为他担任过黄埔军校首任校长。正是有黄埔生的支持,才能够打造他的蒋家王朝。黄埔军校任校长期间,他就开始在军校拉拢人心,慢慢的培养了自己的实力。因此在孙中山先生病逝后,他依靠黄埔系的军事力量,先后击败了胡汉民,廖仲恺,汪精卫,许崇智等对手,登上了权力巅峰。诺哈网2023-06-02 05:30:440000在林帅的军旅生涯中,两位最为重要的搭档,都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林总是指开国元帅之一的林帅。由于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故此被大家称之为林总。相信很多人对林帅都比较了解吧,他可是我军在革命战争年代,一位十分出色的军事将领。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参与指挥了不少,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由于在这些战役中,林帅都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并有效地促进了革命战争胜利的步伐。因此,他也赢得了战神,不败之将等雅号。诺哈网2023-05-27 08:25:000000对蒋介石最忠实的结拜兄弟戴季陶,为何在老蒋,最困难时选择离开
都说与蒋介石结拜不会有好结局,像张学良被老蒋关了一辈子,冯玉祥被蒋介石坑了一辈子,许崇智被老蒋忽悠的连军权都丢了,这些人曾经都与蒋介石结拜过。但是最后,都被蒋介石坑惨了。所以,也有人称蒋介石是专业坑害结拜兄弟的人。主要是因为和蒋介石结拜异姓兄弟的人,最后都因为各自利益产生了矛盾。而蒋介石凭着这些人达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属于是相互利用关系,并没有什么兄弟之情。诺哈网2023-06-01 02:41: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