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彭老总率领四野战将入朝参战,为何一野战将无一人跟随
在建国后的1950年,邻国发生内战,向我国求助,最高领导人毛爷爷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决定出兵援助。将驻守东北地区的东北边防军改编为志愿军。既然,入朝参战的部队已经准备就绪,但让何人带兵却成了一大难题。
一开始,毛爷爷是想让粟将军(裕)领兵出征,无奈身体情况不是很好,不适合带兵远征。第二人选就是林总,毕竟第一批入朝参战的部队,就是原来四野的部队,按理来讲,由他领兵远征,再合适不过,无奈林总的身体情况也不是很好,无法领兵参战。

在这种背景下,毛爷爷想到了,在西北地区从事建设事业的彭老总,并派专机到西北地区,将彭老总接回北京。都知道,彭老总是我军的勇猛之将,在他的军事生涯中,曾经两次临危受命,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作战任务。第一次是率领红五军保卫井冈山。第二次是率领部队保卫延安,掩护机关单位人员撤退,与胡宗南的20万大军进行周旋。在这过程中,彭老总利用地形和敌人展开游击战,在运动中歼灭敌军,取得三战三捷的胜利。
这一次,彭老总又是临危受命,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作战任务。想必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彭老总领兵入朝参战,是临时决定的。在得知,这次的对手是西方强国的时候,威武的彭老总并没有露出胆怯的表情,而是勇敢的接受作战任务,领兵入朝参战。

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司令员彭老总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入朝参战。可能大家都知道,首次入朝参战的都是四野部队,就比如第38军,第39军,第40军号称是林总身边三只虎,也是解放战场上第四野战军的主力。包括,志愿军司令部重要成员,也都是来自四野的主力战将。如邓华将军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志愿军副司令员,洪学智志愿军司令员,志愿军参谋长解方,他们都是原来的四野战将。
那么,为何彭老总在1950年,是率领四野战将入朝参战,而不是他的一野战将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邻国发生内战时。我国并没有马上做出决定入朝援助,只是对面的动静闹得有点大,为了防止突发事件。上级领导就将原来的四野部队,从南方调到东北边境,戍边卫国。为何让四野的部队驻守东北呢?原因很简单,他们曾经在那里战斗过,熟悉东北的每一寸土地,由四野部队守卫东北,恐怕再适合不过。
其实,在上级领导决定将四野的部队,组成东北边防军的时候,心里就已经默认了,如果真的要出兵援助,四野的部队就打前阵。既然是四野的部队,毫无疑问,各级指挥官,肯定都是原来的四野将领,毕竟大家都互相了解,真正打起仗来,可以做打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效果。

而选择让邓华,韩先楚,洪学智三位将军,担任志愿军副司令员,是因为他们都是百战之将,并且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后来事实也证明了,三位将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都成为志愿军司令员彭老总的得力助手。
一野的主力战将,在1950年没有一人跟随彭老总入朝参战。主要是因为,他们当时,都有各自的作战任务。

就比如一野主力战将张宗逊,在解放战场上,是彭老总的左膀右臂。他在1950年,是负责西北地区的建设工作,接替彭老总在西北主持工作,走不开。还有一野的主力战将王震,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彭老总在军事方面最为倚重的将军,他在1950年,是在新疆从事建设工作。许光达将军在建国后,就投入了装甲兵事业,出任我军第一任装甲兵司令员,根本走不开。
这样看来,在1950年,一野的主力战将,都有各自的任务,因此他们都没有跟随彭老总入朝参战。当然了,后期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第63军军长郑维山,64军军长曾思玉,65军军长邱蔚,还有韦杰,张祖谅,黄新廷等一批一野战将,都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只不过,他们不是在1950年,跟随彭老总入朝参战的。
有两位将领,外面看起来很普通,实际上都是身经百战的虎将
诺哈网2023-05-29 00:22:300000全国公认的十位抗日名将,为何只有三位黄埔生,有资格入选
全国公认的十大抗日名将,有国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国军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第5军军长杜聿明,新38师师长孙立人,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傅作义,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第74军军长王耀武,西北军将领赵登禹。诺哈网2023-06-01 22:51:250000红四方面军五位军长,只有这兄弟二人有军衔,其他三位为何没军衔
红四方面军也是我党历史上一支重要的革命队伍,它发迹于鄂豫皖苏区,在土地改革时期张国焘是这里的主席,而军事指挥上主要由(后来的)徐帅,陈昌浩两人共同指挥,不管后来红四方面军经过怎么样的改革或者变动,徐,陈二人都是红四方面军的总指挥与政委。刚刚组建的红四方面军也是兵强马壮,而鄂豫皖苏区的大小仅次于瑞金苏区,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诺哈网2023-06-02 02:52:550000最有资格授予上将的中将都有谁?以及在解放时期,担任什么职务
在1955年授权时,我国共对175位战功赫赫的将领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然后在1956年到1958年,分别补授了两位开国中将,这样一来总共是177位开国中将。虽说他们军衔都一样,但是级别不同,正兵团级1名,副兵团级22名,准兵团级53名,正军级96名,而无军队级别者3名。诺哈网2023-06-02 05:05:580000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都派了哪些强兵悍将到东北,争夺这块宝地
民国时期的东北三省,可是一块风水宝地,是当时工业发达的地区。要知道,民国时期的奉系军阀张作霖就曾在东北建立起大型的工兵厂,之后日本人又占领了东北三省,并成立满洲国,把东北三省作为他们的大后方,从而达到以战养战的目的。足以可见,日本人占领东北三省,并没有制造大规模的破坏,反而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建了工兵厂,棉被厂等一系列,战争必备的物资加工厂。诺哈网2023-05-31 21:25:3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