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200多架歼-10A开始升级,服役更早的歼-11A,为何没动静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随着社交媒体上出现专为歼-10A升级准备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传言多年的“歼-10AG”已然进入实际发展阶段,预示着歼-10这款在国产战机中地位非凡的型号,即将成为全四代半家族。由于其生产周期主要集中在2006到2012年,当下升级改造的时间节点其实相当合理。相比之下,从2008年开始服役的歼-11B,却已经在2021年开始改造工程,北部战区更是在2022年公布了成建制“歼-11BG”的服役资料,而从2001年加入空军的歼-11A,却始终不见大规模升级的迹象。

▲网络上出现的歼-10A专用改装雷达
现代先进战斗机的性能极为高端,也对作战软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长达30-35年的服役过程中,战斗机想要在大部分时间保持战斗力,就需要不断更新以避免落伍。其中服役15年左右开启的中期升级,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节点。趁着对战斗机硬件大规模调整的时机,更换发动机、雷达、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再搭配全新的作战软件和武器,足以使得战机在之后10年保持可观的战斗力。作为一支正蓬勃发展的空中力量,中国空军大规模装备四代半/五代战机的时间较晚,国防环境又比较恶劣,因此对歼-11BG等入门级四代半型号的需求非常旺盛,只不过早年装备四代机的过程有些复杂,才使得这一过程稍显混乱。

▲成建制出现的北部战区“歼-11BG”
国内海空军对四代半战机的需求很大(海航陆基部队甚至到目前都没有成建制装备四代半战机),但战机中期升级的花费并不小,制约了全面升级规模。像歼-11B这种重型四代机,仅仅是换装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和大直径相控阵雷达硬件,开支就已逼近千万美元。歼-10A作为单发战机,硬件开支稍低一些,但单机软硬件升级总价也在千万美元上下。为了保证这笔钱花得值当,中期升级的对象往往会精挑细选。以日本购买的美制F-15J战机为例,日本空自原本共购入213架,除去损失的12架外,201架现存F-15J只有约一半完成中期升级,预计在近几年开始的“超级截击机”项目,更是打算在升级后的F-15J中选择约60进行再次改造。

▲F-15J服役多年仍在改造
国内从1992年开始发展的四代机队伍,大致可以分为国产歼-10和外购“侧卫”两条技术路线。其中歼-10虽然细分为A、B、C、S等多个型号,但除了部分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外,其余软硬件均是国内自主发展,升级时不存在技术黑洞,因此能比较标准的在15年服役节点开始改造。相比之下,“侧卫”系列的情况很复杂,最开始获得的苏-27SK和之后的苏-30MKK是原装进口,后面升级需要俄方的技术支持,甚至大量使用俄制零部件。考虑到两国航空工业现在的技术差距,国内海空军不能接受这一点,因此苏-27SK和苏-30MKK实际上已经放弃大规模升级,仅做了少量改动以适应国产武器(最后引进的苏-35SK也适用这一原则)。

▲苏-30MKK仅做了少量升级以搭载国产武器
相比之下,歼-11B则是仿制的全国产型号,虽然设计方案并不是出自国内,但软硬件升级也没有什么技术阻碍。再加上歼-11B的发动机,是国产涡扇-10的首款量产型涡扇-10A,技术状态并不完善,升级相对迫切,最终反而比更早服役的歼-10A更快接受改造。受益于庞大的机身和成熟的气动设计,歼-11BG改造后的收益非常明显。其将近300架的总生产数量(包含海航装备的歼-11BH),即使按照60%的升级数量估算,也能在短时间内催生超过200架入门级四代半战机。由于当年单座歼-11D项目被砍,因此歼-11BG在未来将承担与歼-16配合,填补歼-20数量空缺的制空重任。

▲海航装备的歼-11BH预计也会在不久后开始改造
至于歼-11A,其情况非常特殊,本身技术状态和歼-11B差距不大,但中俄在签订歼-11A生产合约时,俄方为保证自身利益要求提供机体、雷达、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这就使得100架出头的歼-11A机队中,国产和进口零件基本上是各占千秋。再加上其原本就是在国内组装生产,因此在技术上具备升级潜力,特别是后期国产零部件比例较高的部分。只不过这批与90年代苏-27SK技术标准相同的战机,使用寿命同样偏低,改造的经济成本也居高不下,最后还是被放弃,只等最后的使用寿命耗尽便光荣退役。

▲歼-11A至今还在活跃但剩余时间已经很有限
事实上,即使是歼-10A的改造也存在一定问题,这款立项于80年代末期的装备,带有很明显的冷战烙印,特别是高达2.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只有在那个特殊年代才会诞生,当下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如今国内对歼-10A进行大规模升级,只能解决内部软硬件问题,无法修改气动设计,最终战斗力还是赶不上气动设计调整后的歼-10B和歼-10C。只不过,相比于这种战术收益,整个体系的进步和完善更加重要。

▲歼-10A的气动设计存在明显先天不足
国产元素越浓郁,战机的升级潜力就越大,这是海空军多款四代机升级的典型特征。国内航空技术水平曾长期落后于世界主流,从90年代开始的追赶历程虽然最终大获成功,但过程也是相当曲折,不同技术标准、使用状态的战机相当复杂,带来了不少麻烦。幸运的是,随着中航工业的努力,国产战机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以“歼-10AG”和“歼-11BG”为标志,海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实现了真正的标准化,像歼-11A、苏-27SK、苏-30MKK等,连中期升级都未展开就黯然退场的消极情况,从此开始成为历史。
军队到底有没有训练“死亡指标”?死亡不超3/1000就没事,真的?
【军武次位面】:概略北方特种部队有没有训练“死亡指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些军事题材小说和特种兵系列电视剧中经常会出现“死亡指标”这个词,在和一些老兵的聊天中也经常会听到,那么“死亡指标”到底是什么?▲《我是特种兵》中称特种部队每年都有死亡指标诺哈网2023-06-07 22:39:340000战斗民族的大妈多彪悍?平时给战士烧饭,打仗了抄起菜刀砍鬼子!
【军武次位面】枪骑兵战斗民族的女性一直是手机读者的热门话题,什么俄罗斯乌克兰美女泛滥嫁不出去,害得无数国内单身狗萌生到俄罗斯试试桃花运的念头,不过最让国人不解的就是,为什么俄罗斯的女孩和俄罗斯女人还有那么显著的变迁?少女时代的窈窕小魔女,十几年就变成夯笨如牛的大妈?到底是食物、风土气候的原因还是人种的基因有什么突变因素?诺哈网2023-06-06 00:50:370000摩洛哥:禁止中国旅客入境!为什么非洲会有这样一个白人国家?
《军武次位面》作者:夏虫不可语冰据路透社当地时间2022年12月31日报道,摩洛哥外交部当天宣布:“从2023年1月3日起,所有来自中国的人员,不论国籍,皆不得入境该国,以避免出现新的新冠病毒感染浪潮。”▲相关报道的截图摩洛哥作为一个非洲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存在感一直都不算高,如果不是今年在世界杯连续战胜西班牙、葡萄牙最终获得第四名,可能很多人还都分不清摩洛哥、摩纳哥谁是谁。诺哈网2023-05-28 03:10:100000中国最顶尖的军事博物馆,与国外的同行比比看会如何?
【军武次位面】作者:索马里飓风最近阅兵和《战狼2》实在太火,一些军迷圈的大新闻都被盖过去了。其实几天前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军博”,在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改建修缮之后,终于再次对外开放了!对于广大喜爱军事装备的军迷来说,改建后的新军博最大的亮点,恐怕就要数最新型的主战装备展示了吧,军武菌也冒着被热晕的夏日,排了半小时队才进入军博拍了下面这些照片:▲第一次亲眼看到99A诺哈网2023-06-16 06:58:420000国产新一代遥控武器站亮相,配备大口径机枪,提高实战能力
▲配备在疑似履带式装甲侦察车的新一代解放军自用版遥控武器站射击一瞬(图片来源于:网络)日前,我国官方媒体播放了解放军陆军配备的新一代遥控武器站进行测试的画面。而此次测试画面的披露,也是自用的新一代遥控武器站系统,第一次出现在世人的面前。▲遥控武器站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实现人在车内或舱内遥控操纵武器站上配置的武器(图片来源于:网络)诺哈网2023-06-01 13:03: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