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军200多架歼-10A开始升级,服役更早的歼-11A,为何没动静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随着社交媒体上出现专为歼-10A升级准备的X波段相控阵雷达,传言多年的“歼-10AG”已然进入实际发展阶段,预示着歼-10这款在国产战机中地位非凡的型号,即将成为全四代半家族。由于其生产周期主要集中在2006到2012年,当下升级改造的时间节点其实相当合理。相比之下,从2008年开始服役的歼-11B,却已经在2021年开始改造工程,北部战区更是在2022年公布了成建制“歼-11BG”的服役资料,而从2001年加入空军的歼-11A,却始终不见大规模升级的迹象。

▲网络上出现的歼-10A专用改装雷达
现代先进战斗机的性能极为高端,也对作战软硬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长达30-35年的服役过程中,战斗机想要在大部分时间保持战斗力,就需要不断更新以避免落伍。其中服役15年左右开启的中期升级,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节点。趁着对战斗机硬件大规模调整的时机,更换发动机、雷达、显示器等核心零部件,再搭配全新的作战软件和武器,足以使得战机在之后10年保持可观的战斗力。作为一支正蓬勃发展的空中力量,中国空军大规模装备四代半/五代战机的时间较晚,国防环境又比较恶劣,因此对歼-11BG等入门级四代半型号的需求非常旺盛,只不过早年装备四代机的过程有些复杂,才使得这一过程稍显混乱。

▲成建制出现的北部战区“歼-11BG”
国内海空军对四代半战机的需求很大(海航陆基部队甚至到目前都没有成建制装备四代半战机),但战机中期升级的花费并不小,制约了全面升级规模。像歼-11B这种重型四代机,仅仅是换装两台大推力发动机和大直径相控阵雷达硬件,开支就已逼近千万美元。歼-10A作为单发战机,硬件开支稍低一些,但单机软硬件升级总价也在千万美元上下。为了保证这笔钱花得值当,中期升级的对象往往会精挑细选。以日本购买的美制F-15J战机为例,日本空自原本共购入213架,除去损失的12架外,201架现存F-15J只有约一半完成中期升级,预计在近几年开始的“超级截击机”项目,更是打算在升级后的F-15J中选择约60进行再次改造。

▲F-15J服役多年仍在改造
国内从1992年开始发展的四代机队伍,大致可以分为国产歼-10和外购“侧卫”两条技术路线。其中歼-10虽然细分为A、B、C、S等多个型号,但除了部分使用俄制AL-31F发动机外,其余软硬件均是国内自主发展,升级时不存在技术黑洞,因此能比较标准的在15年服役节点开始改造。相比之下,“侧卫”系列的情况很复杂,最开始获得的苏-27SK和之后的苏-30MKK是原装进口,后面升级需要俄方的技术支持,甚至大量使用俄制零部件。考虑到两国航空工业现在的技术差距,国内海空军不能接受这一点,因此苏-27SK和苏-30MKK实际上已经放弃大规模升级,仅做了少量改动以适应国产武器(最后引进的苏-35SK也适用这一原则)。

▲苏-30MKK仅做了少量升级以搭载国产武器
相比之下,歼-11B则是仿制的全国产型号,虽然设计方案并不是出自国内,但软硬件升级也没有什么技术阻碍。再加上歼-11B的发动机,是国产涡扇-10的首款量产型涡扇-10A,技术状态并不完善,升级相对迫切,最终反而比更早服役的歼-10A更快接受改造。受益于庞大的机身和成熟的气动设计,歼-11BG改造后的收益非常明显。其将近300架的总生产数量(包含海航装备的歼-11BH),即使按照60%的升级数量估算,也能在短时间内催生超过200架入门级四代半战机。由于当年单座歼-11D项目被砍,因此歼-11BG在未来将承担与歼-16配合,填补歼-20数量空缺的制空重任。

▲海航装备的歼-11BH预计也会在不久后开始改造
至于歼-11A,其情况非常特殊,本身技术状态和歼-11B差距不大,但中俄在签订歼-11A生产合约时,俄方为保证自身利益要求提供机体、雷达、发动机等核心零部件。这就使得100架出头的歼-11A机队中,国产和进口零件基本上是各占千秋。再加上其原本就是在国内组装生产,因此在技术上具备升级潜力,特别是后期国产零部件比例较高的部分。只不过这批与90年代苏-27SK技术标准相同的战机,使用寿命同样偏低,改造的经济成本也居高不下,最后还是被放弃,只等最后的使用寿命耗尽便光荣退役。

▲歼-11A至今还在活跃但剩余时间已经很有限
事实上,即使是歼-10A的改造也存在一定问题,这款立项于80年代末期的装备,带有很明显的冷战烙印,特别是高达2.2马赫的最大飞行速度,也只有在那个特殊年代才会诞生,当下已经没有太大价值。如今国内对歼-10A进行大规模升级,只能解决内部软硬件问题,无法修改气动设计,最终战斗力还是赶不上气动设计调整后的歼-10B和歼-10C。只不过,相比于这种战术收益,整个体系的进步和完善更加重要。

▲歼-10A的气动设计存在明显先天不足
国产元素越浓郁,战机的升级潜力就越大,这是海空军多款四代机升级的典型特征。国内航空技术水平曾长期落后于世界主流,从90年代开始的追赶历程虽然最终大获成功,但过程也是相当曲折,不同技术标准、使用状态的战机相当复杂,带来了不少麻烦。幸运的是,随着中航工业的努力,国产战机的发展已经走上正轨,以“歼-10AG”和“歼-11BG”为标志,海空军战斗机更新换代实现了真正的标准化,像歼-11A、苏-27SK、苏-30MKK等,连中期升级都未展开就黯然退场的消极情况,从此开始成为历史。
国产重型战机为何不出口?有三大原因,其中一个和俄罗斯有关
【军武次位面】:竹闫《军情晚报》为您收集最有意思,最具价值的军情新闻▲从引进苏27开始标志着中国空军进入三代机时代中国近年来的军备发展超乎广大军迷的想象,海陆空三军发展都比较均衡,90后的军迷对此印象应该是十分深刻的,小时候的空军主力还是歼-7、歼-8,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替换成了三代机,极少数还是二代机的部队也在等待换装的过程。▲歼-11系列是目前制空战斗机的主力诺哈网2023-06-08 07:29:100000墙内开花墙外香,中国烟花是怎么占领全世界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捷联初制导最近,有个外国网红叫“桑德在荷兰”拍的视频走红了,他在荷兰花了269欧元买了一箱原价399欧元的烟花,他还特意强调必须要买进口的。荷兰的进口烟花,那必须来自最地道的中国浏阳造啊!军武菌算了一下,269欧元大概相当于1958元人民币,一箱里面有3组,平均一组600多元,妥妥的算高端货了。诺哈网2023-05-28 02:49:370000《流浪地球》怒怼木星加特林啥来头?每分6000发真能提着打?
【军武次位面】:不会飞的子弹轻武专栏是军武全新打造的单兵武器类栏目,不求最高深,但求最有料!在今年的国内电影春节档中,《流浪地球》着实是吸足了科幻影迷们的眼球,甚至被冠以“中国科幻电影开山之作”的高度评价。▲《流浪地球》观后感:道路千万条,安全……诺哈网2023-06-08 03:47:420001精锐中的精锐!二战德军“勃兰登堡”突击队,战斗力强悍神出鬼没
【军武次位面】作者:FriedrichLau勃兰登堡突击队是二战德军所组建的首支特种部队,由阿勃维尔(Abwehr),即纳粹军事情报局直接管理。部队成员专门在远离前线的地方和盟军的眼皮底下秘密执行各类任务,协助己方主力部队提前执行各种破坏及夺取关键节点的行动。因为任务性质的原因,他们大部分行动都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西奥多-希佩尔诺哈网2023-05-29 14:19:400000难度超过两弹一星!中国水下核打击力量,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军武次位面》作者:血刃最近,《央视军事》节目公布了人民海军新型核潜艇长征18号在南海深处参与了一次准实战标准的红蓝对抗演习。长征18号正是2021年海军节入列的一艘094A级战略核潜艇,而094A级,也是中国海基战略核打击的绝对中坚力量。因此,这样的顶尖战略武器就要时刻做好面对强敌立体海空反潜围剿的准备,才能发挥自己的威力。▲长征18号战略核潜艇近期参与了南海演习任务诺哈网2023-05-29 09:02:0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