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徐帅一起共事的三位将领,两位是上将,一位没有军衔
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帅,被誉为是我军史上最能打仗的五位虎将之一。军旅生涯中,先后经历了两个巅峰时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场。徐帅的军事指挥才能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并且由他亲自指挥的每一场战役,都取得了巨大的胜利,堪称是战争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经典战斗。
两个不同的时期,徐帅在军事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造诣。与此同时,在这两个不同的时期,有三位将领与他一起共事,携手克敌,共同退进,对战敌军。

在解放战场上,徐帅担任的职位是华北军区副司令员,兼职第一兵团的司令员。主要是负责山西的解放战争。这支部队,是由徐帅一手拉起来的铁马雄师。成立之初只有六万余人,而且综合作战能力也不是很强。毕竟,当时的主力部队都跟随刘邓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直捣敌人中心地区。
由地方部队,加上民兵组成的6万大军,经过徐帅的短期调教,训练,6万大军脱胎换骨,逐渐形成了,一支具备很强战斗力的作战部队。接下来,6万大军负责解放山西,对抗盘踞山西长达三十多年的阎锡山军事集团。

要知道,在解放时期的华北战场上,有两股强大的敌军集团,第一个就是阎锡山军事集团,第二个就是傅作义军事集团。当时的分工很明确,由徐帅率领的第一兵团负责消灭阎锡山军事集团,由聂帅率领的第二兵团,以及后来组成的第三兵团负责消灭傅作义军事集团。
就是在,解放山西的作战过程中,指挥官徐帅身旁有两位得力干将,协助他一起作战,消灭阎锡山军事集团。第一位是周士第将军(任职第一兵团副司令员),第二位是王新亭将军(任职第一兵团主力纵队的司令员,也是徐帅在解放山西的作战中,比较倚重的战将)。

三位将帅联手,在山西战场上,创造了一系列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其中最著名的有临汾战役,晋中战役(消灭敌军十万余人,属于一战定乾坤,重创敌军集团),还有最关键的太原战役,双方激战大半年,直接让阎锡山军事集团宣告破灭,第一兵团成功解放山西全境。
徐帅能够在短时间内,以最少的兵力,击溃阎锡山军事集团,除了他本人指挥有方外,与他一起共事的周士第,王新亭两位将军,在这过程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他们在建国后的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

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帅,除了在解放战场上,创造了一系列经典战斗外。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徐帅的军事生涯同样是丰富多彩,担任的职位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要知道,这个职位,在当时已经算是很高了。
担任的职位高,自然在军事方面,也取得了辉煌战绩,如黄安战役,苏家埠战役,潢光战役,直接让敌军损失40个团。要说最经典的战斗,当属1933年红四方面军在总指挥(徐帅)的指挥下,在川陕边境,连续击退敌军三次进攻,歼敌八万余人,成功粉碎20万大军的反围剿,使得红四方面军进入鼎盛时期,部队人数达到8万。

然而,就在这过程中,徐帅的身旁也有一位,与他一起共事的将领。说到这个,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到了,这位就是红四方面军总政委陈昌浩同志。当时,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陈昌浩,还有徐帅并称(三驾马车)。张国焘则是坐镇大本营,主持全局。徐帅与陈昌浩是一对军政搭档,主要负责红四方面军一切战事(意思就是说,打仗的事情,全归徐,陈二人管理)。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发展很好的陈昌浩,后来由于某些原因的造成,导致后期的人生仕途,并不是很顺利。因此,在建国后,他也没有获得军衔。其中缘由比较复杂,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网上查查。
创造歼灭敌军245万记录的开国将帅是谁,不是林总,而是这位将领
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军部队人数估计有400多万兵员,而我军也有100多万兵员。但是,几年战斗打下来,蒋介石的国军部队越打越少,反而我军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从原来100多万增加了300多万。诺哈网2023-06-02 13:11:320000华东野战军授予的军衔数量少,为何还有一位纵队司令员,没有军衔
建国后的1955年,是我国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一年,在这一年,我国对哪些在革命战争年代,立下功劳的将领授予了军衔。跟着功劳的大小,以及对革命的贡献,先后授予十位将领为元帅军衔,十位将领授予大将军衔,57位将领授予了上将军衔,157位将领授予了中将军衔,一千多名将领授予少将军衔。以上这些将领,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五大野战军。诺哈网2023-06-01 01:35:550000辽沈战役中,国军参战的四个兵团司令员,三位被俘,一位被迫起义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中第一个爆发的战役。地点东北,双方指挥官;国军卫立煌,杜聿明,范汉杰。东北野战军;林总,罗帅,刘亚楼。双方参战兵力国军55万(配有重武器),东北野战军70万。战役是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到11月2日结束,共历时52天。国军部队一溃千里,卫立煌乘坐专机离开东北,而这次参战的国军四个兵团全军覆没,没有一个人能够撤出东北。诺哈网2023-06-01 17:17:240000五大野战军下辖的53个纵队,都是哪位将领任司令员?
在全军还没有改编之前,五大野战军下辖的部队,都是以纵队为编制,还没有像后来那样统一整编,按照数字顺序排列。据统计,在1949年之前,鼎盛时期的五大野战军,共下辖53个纵队,它们都是属于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主力军,也是消灭,挫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尖刀,都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诺哈网2023-05-26 07:25:350000为何这九位纵队司令员,在1949年,可以成为兵团司令员呢?
在1949年全军大改编时,除了部队进行了重新整编,还有九位纵队司令员,得到了职位的升迁。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49年部队改编时,之前的一个纵队,就被改编成一个军,而纵队司令员,就担任该军的军长,职位高低并没有变。当然,并不是所有的纵队司令员,在1949年部队改编时,都是担任军长职务,还有九位纵队司令员,成功晋升为兵团司令。诺哈网2023-05-27 02:25: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