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时期,邓华将军的三任搭档,没有军衔的反而成就最大
开国上将之一的邓华将军,可是我军史上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论军事指挥才能,打仗本领,他在57位开国上将中,都是属于佼佼者。
同时,邓华将军也是开国上将中,指挥部队作战人数最多的一位。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抗美援朝时期,邓华是志愿军第一副司令员,协助彭总发动,指挥了五次战役,将敌军赶至三八线。

后来,在志愿军司令员彭总,回国汇报工作的时候,就推荐邓华将军代替他的位置,继续指挥百万志愿军和敌军对战。就在他任代司令员期间,指挥了著名的上甘岭战役,金城反击战,为援朝战役的结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可见,邓华是一位战功赫赫的开国将军,他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结束,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同时,在解放战争时期,他也是东北野战军的主力战将之一,先后投入了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等地区的解放战争。从他的征战经历,我们可以看得出,邓华将军也是为解放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的。

然而,就在这四年的解放战争时期,邓华将军先后换了三位搭档。更为主要的是,与他一起共事的三位将领,都是我军优秀政工工作者。
就比如,在1947年的东北战场上,东北民主联军吉辽纵队,被改编成第七纵队时,邓华将军任纵队司令员,陶铸任纵队政委。两人一起指挥第七纵队,投入东北的解放事业。因此,陶铸也成为邓华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一位搭档。

第七纵队在这两位将军的共同指挥下,在东北秋季攻势作战中,17天内,连续解放五座县城,消灭,俘虏敌军共计万余人,为此,还受到了总部的嘉奖,号召全军向第七纵队学习。
东北民主联军经过一年多时间的作战,慢慢地由之前的劣势转为优势。而作为十分出色的政工工作者陶铸,也被调到总部任职,担任副政治部主任。这样一来,第七纵队的政委就由吴富善将军担任,他也是邓华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第二位搭档。

邓华与吴富善在一起共事期间,共同指挥第七纵队参加了著名的辽沈战役。此战不仅是东北战场上最关键的一战,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关键的一战,双方投入的作战人数约120万。在这过程中,邓华将军率领的第七纵队,也是辽沈战役中的主力部队之一,为挫败廖耀湘兵团,解放沈阳,赢得辽沈战役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48年11月,由邓华将军统领的第七纵队,被改编成第44军,首任军长是邓华,政委是吴富善。后来,邓华升任第四野战军第15兵团司令员的时候,他的搭档换成了赖传珠将军,也是第15兵团的政委。

所以,在接下来的南征作战中,与邓华将军一起共事的都是赖传珠将军。他们二人共同指挥第15兵团,参与解放华中,华南等地区的作战,为顺利完成全国各地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在解放战争时期,邓华先后换了三位搭档,第一位是陶铸,第二位是吴富善,第三位是赖传珠。他们三人,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与邓华将军一起共事的政工将领。吴富善后来被授予了中将军衔,赖传珠在1955年被授予了上将军衔。虽然,陶铸没有军衔,但是,他担任的职位很高(任副总理),官至正国级。
打仗最厉害的开国上将,无论怎么排名,这五位上将必在其中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授予的57位开国上将,算得上是建国后具有作战经验,同时又年轻的一批开国将领。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到了1955年,在解放战争时期,优秀十大军事统帅都被授予元帅军衔,他们的平均年龄都达到了60岁以上,不年轻了,如果让他们在战场上指挥战斗,恐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在大本营参与策划,出主意可能还行。诺哈网2023-05-31 23:43:080000解放战争时期,拥兵50万的北平王傅作义,为何最后选择战前起义
傅作义,出生于山西省运城市荣河县人(今临猗县孙吉镇)。他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将领,发迹于阎锡山的晋绥军。因涿州之战成功击退了奉军张氏父子,而闻名天下,被世人称作为守城名将。也是因为这一战让傅作义得到了阎锡山的欣赏,从此在晋军中开始飞黄腾达。0000揭秘;在解放初期,国军最高级别的五位总司令,都是谁担任
在1945年中国军民取得八年抗战胜利后,蒋介石也开始为打内战而做准备,不断派兵围攻八路军解放区。而且为了方便统一指挥,之前在抗战时期成立的战区全部撤消了,包括抗战时期军委指挥系统也撤了。设置了国防部,其体制大多都是仿照当时的美国,可以说,当时美国是国军的大哥,就像我党称苏联为老大哥一样。诺哈网2023-06-01 12:51:560000没有参加解放战争的徐海东,有何贡献,位居大将第二,超过陈赓
诺哈网2023-06-01 00:44:080000陈谢兵团的两大纵队司令员,一位军长,八大旅长,分别都是谁?
1947年7月27日,由第四纵队,第九纵队,以及第38军,外加太岳军区第22旅,共计8万余人,组成战略集团军,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政委谢富治,故此,这支部队被称之为陈谢兵团。陈谢兵团成立的作战目的就是挺进中原解放豫西,与刘邓大军,陈粟大军互为“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机动歼敌。这便是解放初期,伟大的毛爷爷制定品字形战略方针。诺哈网2023-05-26 08:48: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