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意愿明显增强 电力、化工等重点行业加快低碳转型
近年来,上市公司积极践行ESG理念、采取减碳措施,推动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
5月20日面市的《中国金融政策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绿色发展战略持续升级和“双碳”目标背景下,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加快低碳转型,基金投资理念和投资逻辑将发生结构性变化,绿色投资、ESG投资的中国特色将更加鲜明。
此前中国上市公司协会5月5日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上市公司ESG信息披露比例进一步提升。逾170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2年ESG相关报告,占比34%。A H、央企控股、主板上市公司发布率领先;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ESG相关报告发布率超80%。
记者从沪深交易所获悉,2022年,沪市主板有870余家公司披露ESG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在所有科创板公司年度报告专节披露ESG相关信息的基础上,逾13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深市共有700余家公司披露了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或ESG报告,与2021年相比增加了近200家。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总体来看,ESG信息披露的“量”“质”齐升,为识别、评估、管理环境风险夯实了基础,推动更多资金配置到绿色低碳领域,促进“双碳”目标实现。
上市公司以实际行动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电力、化工、装备、汽车等重点行业着力推动降碳、减污。
电力行业公司持续推进电源结构优化调整,不断提升清洁能源占比。例如,川能动力大幅提升风力和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2022年实现新能源发电上网电量超27亿千瓦时,相比火力发电,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近200万吨,节约标准煤超80万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25.6亿千瓦,同比增长7.8%,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总装机容量比重接近50%,电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
化工、装备、汽车等工业行业减碳降碳取得明显成效。2022年,中国化学优化绿色生产流程,能源消耗总量60.37万吨标准煤,同比减少9%;中国中车研发绿色生产装备,节省底漆用量约30%;广汽集团、上汽集团等五大乘用车企业实现新能源汽车销量约170万辆,同比增长57%。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在数字化与低碳化的交汇处,信息产业与数字科技正在进行新一轮的绿色蝶变。”润泽科技董事长周超男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润泽科技积极构建稳定、安全、可靠、绿色的大数据中心和算力基础设施,践行绿色能源应用,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应用方面积累经验,积极推动企业实现绿色发展之路。
宁德时代相关负责人表示,宁德时代将通过四大创新体系,在矿、大宗原材料、电池材料、电芯制造、电池系统五大关键节点实现技术降碳,推动建立健康、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电池价值链。
另外,上市公司借助资本市场平台,积极利用并购重组、再融资、股权激励等工具,加快低碳转型,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
“近几年,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布局光伏、风能电站业务,通过自主开发、投资和运营可再生能源电站项目,推动电力能源从高碳向低碳、从以化石能源为主向以清洁能源为主转变。”九洲集团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
股民维权问答:什么是内幕交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第七十六条:证券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和非法获取内幕信息的人,在内幕信息公开前,不得买卖该公司的证券,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建议他人买卖该证券。持有或者通过协议、其他安排与他人共同持有公司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本法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内幕交易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释义:0000投融天堂,逐梦启“杭”丨2023中国(杭州)产投融生态峰会即将开启
当前,国际政经形势的剧烈变化触发了中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国产业经济正在历经一场乘势而上的历史洪流。洪流之中,国有资本围绕国家所需、国资所长的领域,前瞻性地将目光投向战略新兴产业,在地方产投融生态体系打造的过程中发挥了中坚作用。诺哈网2023-05-25 21:13:310000金邦达宝嘉早盘高开5% 2022年归母净利润增长6.69%
金邦达宝嘉(03315)绩后高开。现涨5.13%,报1.64港元,成交额117.75万港元。3月21日,金邦达宝嘉发布2022年年度业绩。期内实现收入15.30亿元,同比增长11.1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长6.69%;基本每股收益为0.18元。拟派发末期息每股12港仙,另派特别息每股4港仙。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再遭被动平仓 *ST凯撒实控人丢掉第一大股东地位
◎记者韩远飞*ST凯撒5月23日晚公告,公司控股股东凯撒世嘉遭遇被动平仓,令其直接交出了公司第一大股东的交椅,并引发外界对*ST凯撒控制权的担忧。此前,由于前两大股东持股比例接近,深交所曾要求*ST凯撒厘清当前公司的实控人究竟是谁。此外,当前凯撒世嘉及其关联单位还非经营性占用着*ST凯撒大笔资金,这也为*ST凯撒的经营发展埋下了重大隐患。实控人丢掉第一大股东地位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