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的三位总部长,在1955年,是被授予了什么军衔?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国正处于百废待兴,有许多事情都需要重新规划,开始往正规方向发展,尤其是军队的建设,成为重中之重。就比如在解放战争时期,人民队伍没有属于自己的海军,空军,防空兵。但在建国后,这些兵种都开始相继组建。
组建新兵种的同时,还有许多重要的部门,都开始实行统一化管理。就比如后勤部(该部门的主要工作就是负责部队中的后勤保障),朱老总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现代战争,离开后勤工作是不能取胜的,要进一步加强部队中的后勤管理。
要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都拥有自己的后勤部,并且派出最出色的后勤工作者担任部长,负责整个野战军的后勤保障工作。但是,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为了在战争中,能够做到逐步统一集中,于是成立了总后勤部。

总后勤部就是主管全军的后勤保障工作,只要是部队中能够用得着的东西,都归总后勤部管,如枪支弹药,军需物资粮食,油料等不同物品,都是后勤部统一管理发配。
在建国初期,我军总后勤部第一任部长是杨立三。
杨立三是湖南长沙人,1927年加入工农红军,并参加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也是属于从秋收起义队伍中,走出来的一位出色后勤工作者。杨立三自从投身革命,到取得革命战争胜利,他都是负责队伍中的后勤工作。在这方面,杨立三可以称得上是专业人士。同时,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为我军后勤事业的发展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十分可惜,这样一位优秀的后勤将领,在1954年12月5日因病逝世。

我军总部机关,除了总后勤部外,还有总政治部。这个部门,主要是负责我军的宣传,组织,思想,纪律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还要保证,上级下达的路线,方针,决策,在部队中贯彻执行,确保部队对党的绝对忠诚。这就是总政治部主要负责的工作。
在建国以前,历任总政治部主任都是十分牛掰的人,如伟人,王稼祥,陈昌浩,李富春(代任),任弼时等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战争年代,都担任过总政治部主任一职。那么,在建国初期,作为三大总部门之一的总政治部,又是谁?担任主任一职呢?
他就是革命战争年代,杰出的政工工作者罗(帅)。

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武装革命战争中,罗帅都是负责队伍中的政工工作。当然了,作为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罗帅,在抗战时期,也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官,担任山东军区司令员,领导山东地区的抗战。可见,罗帅不仅仅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将领,还是一位合格的军事家。
总参谋部也是建国初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门。该部门是全军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负责作战指挥,战备建设规划及军事训练,组织编制,兵役动员等工作。总参谋部下属部门,作战部,情报部,技术侦察部,电子部,通讯部,军务部,军训部,兵总部,动员部等不同部门。

作为军队中,如此重要的部门,总参谋部的总参谋长,肯定要由一位十分出色的军事将领担任。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建国以前,十大元帅之一的刘帅,叶帅,还有周公都担任过,人民队伍中的总参谋长一职。然而,在建国后,首次担任总参谋长的是十大元帅之一的徐帅(由于身体原因,在此期间,徐帅都是处于养病阶段,而总参谋部的工作是由聂帅暂代管理)。
总结:建国初期的三位总部长,总后勤部部长杨立三,在1954年病逝,所以没有军衔。总政治部主任是元帅军衔,总参谋部总参谋长也是元帅军衔。
接替林总职位的王良,两次代理林总职务的陈光,后来发展怎样!
讲到开国十大元帅之一的林总,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他是革命队伍中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也是被公认打仗最厉害的开国元帅之一。林总能够从一位普通的农家子弟,成长为革命队伍中的杰出军事家,并非是一步到位的,那也是经过长时间的磨练,最终百炼成钢,成为一代名将。诺哈网2023-05-26 19:24:100000来自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三位功臣,都是无冕之将,并享受大将待遇
1929年红军抓住时机,利用蒋桂战争的爆发,向福建进军,将革命火种洒向闽西大地。经过红军总部一番商讨后,决定派出主力部队红四军为先锋,由朱老总亲自带队,征服闽西。这也是井冈山红军,第一次向外开辟根据地,也是第一次远征,并运离后方根据地作战。诺哈网2023-05-28 08:07:3300001985年,人民军队改编成的24个集团军,都是谁任集团军军长
在1950年,取得解放战争全面胜利后,到1985年,前后35年的时间里,人民军队经过长时间的裁减整编,到了1985年,只有24个军的番号成功保留。同时,保留下来的24个军,在1985年全部改编成集团军。不再是一个军的编制,而是集团军的编制。那么你们知道吗?1985年,人民军队改编的24个集团军,在当时,都是谁任集团军军长。诺哈网2023-05-28 15:51:160000解放战争中,哪一个兵团,先后由两位开国元帅担任军事主官
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兵团司令员级别的将领,后来在建国后,大多都是授予了开国上将军衔,当然了只有第12兵团,第四兵团,第二兵团司令员是授予了大将军衔。也就是说,作为兵团级别的作战单位,军事主官级别最高的十大将。然而,就在解放战争时期16个兵团中,有一支这样的兵团,它不仅仅是战功赫赫,同时还十分牛掰。先后由两位开国元帅选担任过该兵团的军事主官。诺哈网2023-06-01 01:16:310000日寇未灭,何以家为,抗战英雄陈安宝,一腔热血,洒遍中华大地
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话是汉代名将霍去病所说。当时汉武帝为了表扬他在战场上立下的功劳,为霍去病修建府邸。但被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激励着世世代代的后人。然而,在民国时期当日寇发动侵华战争时,也有一位抗日英雄说过这样一句话,日寇未灭,何以家为。他就是“陈安宝”将军,借着霍去病的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来表达他爱国心情,以及对敌人的痛恨。诺哈网2023-06-02 15:07: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