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仗不行,反而受到蒋介石重用的黄埔生,除了胡宗南还有谁?
如果打仗厉害,受到上级的重用,这属于是正常现象。但在民国史上,却出现了相反的情况,打仗不是很厉害,反而受到重用,像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少见的。就比如民国时期的蒋介石军事集团,就经常出现千里马常有,而遇不到伯乐,让真正有本事的人,反而得不到蒋介石的重用。
说到,国军集团打仗不行,反而受到蒋介石重用的,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西北王胡宗南。他绝对绝对算是众多黄埔学生中,最受蒋介石器重的一位。凭借着东征,北伐,军阀混战中,立下的战功,让胡宗南一路高升,成为晋级最快的学生,非常受蒋介石的重用。

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胡宗南在北伐战争,军阀混战中,还是立下了,一些战功的,不然,也不会被蒋介石看中。可在抗战时期,解放时期,官职越来越高的胡宗南,却成为大家眼中的常败将军。在此期间没有指挥过一场像样的战役,也没有取得出色的战绩,反而是越战越败。
尽管胡宗南打了败仗,但并不影响他的升职。在抗战快结束的时候,他是五个集团军的指挥官,总兵力约50万,职位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解放时期,胡宗南是西安绥靖公署主任,统领全部西北地区的国军,是西北战场上的最高长官。
胡宗南是属于职位越高,但打得胜仗却越少,这也让蒋介石失望透顶,枉费老蒋那么器重他。

除胡宗南以外,在国军集团中,还有三位黄埔生,打仗不咋地,一遇到危险,就知道逃跑,但他们最后还是得到了蒋介石的原谅,继续担任国军要职。
第一位是黄杰,他是湖南长沙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至此成为黄埔一员。作为出名将最多的黄埔一期,黄杰不是最出色的一位,但也不是最差的一位,各方面的成绩一般,都能跟得上同期将领的步伐。
在抗战时期,黄杰也成为一军之长,并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可是,在1938年的兰封会战中,蒋介石准备以12万大军,吃掉日寇两万余人的先头部队。

这样的比例,按理来说应该是稳赢的,但最后却输掉了。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黄杰,桂永清(他也是黄埔一期生)违抗军令,私自撤退,放跑了敌军。
一般来说,作为军事将领,在战场上违抗军令,私自逃跑,枪毙都不过分。但蒋介石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将他们撤职查办。但没过多久,这两位将领,又重新获得重用。黄杰任第11集团军总司令,参加了滇西反攻战役。
黄杰只是在战场上逃跑,而作为黄埔一期的桂永清就更加离谱了。在东征战役中,桂永清因为私吞战利品,险些被枪毙,最后还是在同学的求情下,保住了一条命,改为降职处分。在此之后,桂永清的表现一般,又重新获得了带兵的权利。可是在1928年,他又违抗蒋介石的命令,遭到撤职查办。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当时,桂永清推荐自己的好友邱清泉担任31旅副旅长,但蒋介石没有同意,而是让李默庵担任副旅长。结果,走马上任的李默庵,被桂永清撵了回来,说副旅长的位置早有人选,你可以走了。
碰了钉子的李默庵,回去后,就向蒋介石告状,说桂永清违抗校长的军令,私自任职邱清泉担任31旅的副旅长。蒋介石一听这还得了,于是桂永清又遭到了撤职。
不过,这个家伙命好,被撤之后,在何应钦的安排下留学德国。在学成回国后,投入抗日战争。但谁也没想到,在兰封会战中,桂永清又私自逃跑,遭到撤职。而就是这样一位将领,日后却当上了国军的海军司令,继续受到蒋介石的重用。

第三位黄埔生是孙元良,他是有名的逃跑将军。 军旅生涯中,多次丢下部队独自逃脱,因此被戏称为飞将军。虽然,每一次的逃跑,孙元良都得到了蒋介石的原谅。但在解放战争结束后,孙元良也渐渐退出,弃军从商,直到2007年病逝,享年103岁。
国军阵营中有四位优秀战将,都是毕业于同一期,他们都是谁
可能了解历史朋友都知道,黄埔军校前六期出的名将最多,尤其是第一期与第四期可以说是名将如云。在黄埔一期学员中,有两位优秀战将,后来成为我党的元帅(徐向前)与大将(陈赓)。除此之外,蒋介石阵营也有许多将领是毕业于黄埔一期的。而黄埔四期出的名将质量都可以与黄埔一期相媲美。主要是黄埔四期出了一个林总(我党的战神),除此之外,在蒋介石阵营中,还有四位优秀战将。他们都是蒋介石的爱将,也是能征善战的虎将。诺哈网2023-06-01 07:16:130000蒋介石败局已定,还继续拼死抵抗的,两位地方军阀都是谁?
在抗战结束后的解放战场上,敌我双方,先后在东北战场,华东战场,华北战场,西北战场,中原战场展开了一系列大规模的战斗,让当时的长江以北地区,可以说是战火连日。然而,在敌我双方先后进行的生死大决战之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结束后,长江以北地区的战事,算是慢慢地恢复了平静,大战基本上没有了,可能偶尔会发生一些小规模的战斗。诺哈网2023-05-29 20:24:490000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这五个省,为何出的开国将军特别多
在1955年被授予的开国将领中,他们大多都来自江西,湖南,湖北,安徽,河南这五个地方。那么,为何这五个省出的开国将军特别多呢?这恐怕还要从我党早期活动的区域,以及发动的起义讲起。诺哈网2023-05-31 21:33:0700001962年,叶帅与粟大将同框合影,左右两边皆是开国名将
这张比较罕见的珍贵老照片,是在建国后的1962年拍摄的,地点南京。照片中四位身穿中山装的将领,皆是战功卓越的开国将帅。坐在中间的两位,分别是十大元帅之一的叶帅与十大大将之一的粟裕。诺哈网2023-05-26 12:31:010001林总军事生涯中,第一次给他人担任副手,当时他的顶头上司是谁?
讲到林总的大名,想必大家都知道,他是我军近代史上,在行军打仗方面,最牛掰的一位将领,堪称是一代名将。由于林总打仗厉害,军事指挥才能出众,在他的军事生涯中,很少给别人担任副手,一般来说都是一个军事作战单位,最高指挥官。诺哈网2023-05-28 12:06: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