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老蒋眼中的常胜将军刘峙,为何沦为大家眼中的笑柄
没有永远的胜利者,也没有永远的失败者。这句话用来形容国军将领刘峙最为恰当。刘峙的一生是十分传奇的,他毕业于保定军校,后在何应钦的介绍下,来到了黄埔军校任教,成为一名教官。相信大家都知道,当时的校长是老蒋,作为黄埔军校教官的刘峙,就成为蒋的手下。
刘峙在黄埔军校任教期间,对待学员认真,负责,是一位好教官。很快就吸引到老蒋的注意,说:这位年轻教官,对待工作很是负责,是一位好教官。也正因如此,刘峙被老蒋看中,成为蒋创业道路上的得力助手,也是黄埔系的骨干成员之一。
如果,刘峙只是一位很负责任的教官,那他后来根本就不能够飞黄腾达。同时,刘峙还是老蒋一统民国道路上的得力干将,是扮演着救护队长的角色。

刘峙的军旅生涯巅峰时期,是在北伐,中原大战,这两个时期。要知道,在这两个时期,蒋后来最为倚重的黄埔生,都是属于初上战场的新手,可能只有黄埔一期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战斗经验,担任的职务是旅长或者是团长。
刘峙在北伐中,指挥第一师,第二师从正面战场上,击垮北洋军阀孙传芳的部队,使得第一军在江西取得全面胜利。经此一战后,老蒋看刘峙,是小伙子看大姑娘,越看越喜欢,成为蒋的心腹之将,与其他七位将领,被誉为是老蒋的八大金刚(八位干将)。
在此之后,刘峙升任第一军团总指挥官,手底下一大批黄埔学生归他指挥。此时的刘峙,可以说是,蒋身边的大红人。在蒋桂战争,蒋冯阎战争中,刘峙在前线打起仗来都是十分卖命的,多次凭借一己之力,扭转战局,反败为胜,为击败反蒋军立一下赫赫战功,成为老蒋眼中的常胜将军。

1935年4月国军集团,开始对那些有功之将,进行授衔。像民国地方军阀的冯玉祥,阎锡山,还有黄埔军校总教官何应钦都是一级上将军衔(就相当于元帅了)。再往下就是二级上将,当时整个黄埔系将领中,只有刘峙获得二级上将军衔,仅次于总教官何应钦。可以说,此时的刘峙就是黄埔系将领中,最耀眼的一颗将星,风头甚至盖过了何应钦。
假如,刘峙在1935年因病逝世,那么历史给予他的评价,一定很高,国军名将,蒋介石身边的常胜将军等美称,肯定都是用来赞美他的。
可现实并不如此,刘峙的军事才能,好像在1935年之后就停止前进,开始往后退步。从而沦为大家眼中的笑柄,被称之为猪将军。那么,为何曾经老蒋眼中的常胜将军刘峙,会变成这样呢?

早年的刘峙之所以那么拼命,是因为他想出人头地,毕竟刘峙的家境也不是很好。父亲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后因被恶霸欺负致死。无奈的刘母为了生计,就带着刘峙上县城打工,经熟人介绍改嫁一饭店的老板。
但好景不长,刘母的第二任丈夫突然暴毙。这样一来,刘峙母子又成了无依无靠的孤家寡人。为了能够继续生存下去,刘母改嫁吉安县城的一个卸任统带,是吃官粮的。也是他,影响了刘峙的一生,让他从小就产生了从军的想法。
可以看得出,小时候的刘峙,日子过得很是艰苦,寄人篱下。所以,等他出人头地,成为国军集团高级将领,有权有势的时候,就疯狂敛财,害怕再回到从前,过上寄人篱下的生活。

享受荣华富贵的同时,刘峙也开始放飞自我,不思进步,只图享受。时间一长,曾经的下属黄埔生都赶上了他。加上在八年抗战时期,刘峙面对侵略者的铁骑时,早已经没有了昔日的雄风,而是一味地率领部队逃跑,没有打过一场像样的战役,被大家戏称逃跑将军。
几年的好生活,也把刘峙养得肥肥胖胖,这才有了猪将军的称号。
此将的人生虽然很短暂,但十分辉煌,曾担任过三个重要的职务
在开国将领中,有不少将领活到了一百多岁,如开国上将吕正操106岁,还有陈锐霆:享年105岁,童陆生:享年103岁,萧克:享年102岁,孙毅:享年100岁,这些开国将领都算是高寿了。当然了,也有不少开国将领在五十多岁时就病故了,像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走得就比较早。还有开国上将贺炳炎,还有开国上将刘亚楼,病故的时候才55岁。诺哈网2023-06-01 01:03:480000红军时期与解放时期,让朱毛周三位首长,最为倚重的战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5-31 23:03:41000016位兵团司令员,在解放后担任何职,授予什么军衔?
1949年,全军改编的时候,人民子弟兵,共编了16个主兵团。兵团番号是第一至第20兵团,中间缺少了第五,第11,第16,第17兵团。那么,这个16个主力兵团的司令员,在解放后担任何职,他们又是授予了什么军衔?诺哈网2023-05-27 12:49:070000恢复军衔后,在17位上将中有哪些人,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
1955年,是新中国首次举行授衔的第一年。在这一年,许多战功卓越的开国将领,都被授予了军衔。应该来说,1955年是授予军衔数量最多的一年。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加起来共计一千五百多名。但后来随着个别原因,在那个特殊时期,军衔制又被取消了,不再对任何将领进行授衔。诺哈网2023-05-29 06:37:470000民国时期的龙卢,李白,段徐,张杨,吴曹,分别指哪五个军阀集团
清朝灭亡后,中国正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进入了民国,虽说是共和了,但民国也是一个多事之秋。是强者生存,弱者只能任人宰割的时代。要知道,在袁世凯死后,形成了以地方为首的军事集团,而这些人都被称之为是军阀。如直系军阀,皖系军阀,奉系军阀,滇系军阀,桂系军阀,湘系军阀,晋系军阀,西北军阀,粤系军阀等等都是民国时期,以地方为首形成的军事团体。诺哈网2023-05-29 12:34:5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