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校在六期之后,走出的三位名人,都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
黄埔军校,云南讲武堂,保定军校并称民国时期的三大军校,而其中的黄埔军校,被比喻为是东方的西点军校。黄埔军校之所以名气响亮,影响力大,全是因为,该军校自成立以来,名将辈出。
如果讲到从黄埔军校走出来的名将,就比如: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我军十大元帅之一的林总,徐帅就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还有蒋介石军事集团的王耀武,杜聿明,关麟征,廖耀湘,邱清泉,胡琏,张灵甫,郑洞国等一批国军名将,也都是从黄埔军校毕业的,他们都是属于各自阵营的主力战将。

黄埔军校在乱世民国时期,培养出来的名将有很多,尤其是前六期,完全可以用“名将辈出”这个词来形容黄埔军校。但是,黄埔军校在六期之后,出的名将就很少了。这时,完全可以用再无名将,来形容黄埔军校六期之后的状态。
虽然,黄埔军校在六期之后,没有出什么名将,但也走出了三位名人。其中一位出身高贵,父亲是东北王张作霖,哥哥是东北军最高统帅张学良。讲到这,相信熟知历史的朋友都已经猜出来了,他就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十期的张学思。

作为军阀之子的张学思,在民国时期,那也是属于含着金钥匙长大的富家子弟。不过,张学思从黄埔军校毕业后,并没有留在蒋氏集团中任职,而是加入了革命队伍,成为我军一员。
后来事实证明,张学思的选择是对的。在经历革命战火洗礼后的张学思,在建国后的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了开国少将军衔,并投入人民海军建设事业,任职大连海军学校副校长,海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参谋长等职。
1970年5月29日,张学思因病逝世,享年54岁。

黄埔军校第12期也出了一个名人,他就是郝柏村。这位还有点时运不济,在刚刚考入黄埔军校第12期时,抗战就全面爆发了。这样一来,在兵员紧缺,物资缺乏的情况下,黄埔军校只能加快教学的步伐,缩短学习的时间,让黄埔军校第12期的学员成为火箭班,只就读半年,便走向战场,抵御侵略者。
大家是不是感觉郝柏村有点背,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因为,郝柏村从黄埔毕业后,得到了同乡顾祝同的关照。于是,就把他调到身边,担任办公室参谋一职。

要知道,顾祝同可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能够得到他的器重,飞黄腾达那是迟早的事情。所以,郝柏村在后来的发展,是相当不错的,先后任职金门防卫司令。1981年,被提拔为参谋总长。1988年,任国防部长。2002年3月3日,郝柏村因病逝世,享年101岁。
黄埔军校不仅产名将,同时,还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情报工作者。如:戴笠,郑介民,曾扩情,毛人凤,康泽等人,都是从黄埔军校走出的情报工作人员。而在黄埔军校第15期学员中,也出了一位优秀的情报工作者,他就是熊向晖。

熊向晖可是一位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毕业于清华大学中文系,后考入黄埔军校,并秘密加入我党,从此成为隐秘战线的工作者。由于在革命战争年代,他多次提供的重要军事情报,让人民队伍,在战场上接连取胜,化险为夷。因此,熊向晖被伟人称赞“一人能顶几个师”。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熊向晖投入我国的外交事业,成为一名出色的外交官。2005年9月9日,熊向晖因病逝世,享年86岁。
总结:黄埔军校在六期之后,走出的三位名人,分别是张学思,郝柏村,熊向晖。
第二野战军发展最好的兵团司令,军长,师长,分别都是谁?
第二野战军是解放时期,威震敌胆的四大野战军之一。这支部队是由中原野战军在1949年改编而成的,司令员就是拥有军神之称的刘帅,政委就是大名鼎鼎的邓公,故此第二野战军也被大家称之为刘邓大军。诺哈网2023-05-26 07:19:310000都知道上将三杨,其实在开国上将中,还有一位将军也姓杨,他是谁
相信熟悉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授予的57位开国上将中,有三位能征善战的将领都姓杨,因此被称之为上将三杨,更巧的是他们都参加了,后来的抗美援朝战役,被周公称之为三阳(杨)开泰。而这三位战功赫赫的将领分别是杨成武,杨得志,杨勇三位将军。诺哈网2023-06-01 00:49:090000关麟征为什么不跟着蒋介石去台湾,是不想去!还是另有隐情
关麟征陕西人,他是民国时期蒋介石集团中著名的战将,也是一位抗日英雄。在八年抗战中,他转战全国,多次与日寇交手,都取得了非凡的成绩,因此被敌人称之为关铁拳。可以说,关麟征是国军中难得的一位将才。而国军中号称第六大主力的52军,就是他一手缔造出来的王牌军,该军下辖二十五师(号称国军千里驹师)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部队。诺哈网2023-06-01 23:20:3300001955年,杨成武担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四位副司令都是谁?
北京军区的前身就是华北军区,该军区的主要责任是负责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境内的防御任务。其主要责任就是负责京师卫戍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由人民子弟兵组建的16个兵团中。只有杨成武将军的第20兵团,在华北地区获得全境解放后,就没有投入其他地区的解放战争。而是留在了华北地区,负责即将进入北平城的我军一号,2号,三号首长的安全。诺哈网2023-05-27 13:03:520000解放战争时期,军长级别的将领众多,为何这七位军长是上将军衔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拥有五大野战军,他们分别是西北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东北野战军,华北野战军,每一个野战军都有一位司令员。同时,各野战军也是由几个或十几个纵队组建而成的,按照数字先后,分为第一纵队至第十纵队。每个纵队的编制大概是两到三万余人,其实和国军一个军的编制差不多,只是叫法不一样。诺哈网2023-06-01 08:52:3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