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军四大名将,个个都很厉害,尽管阎锡山倒台,他们都能得以善终
#头条创作挑战赛#
晋军又称晋绥军,这支部队是民国时期,由山西军阀阎锡山统领的一支地方武装力量。由于,阎锡山占领的地方是山西与绥远,所以,这支部队也被大家称之为晋绥军。可能在乱世民国时期,晋绥军不是拥兵最多的地方军阀集团,也不是拥有地盘最广的地方军阀集团。但这支部队,一定是民国时期,存在时间最久的地方军阀集团。
晋绥军是在1907年诞生的,当时,这支部队的称呼是山西新军。在1912年,阎锡山被任命为山西都督,开始主政山西,到独揽军政大权,成为大家眼中的山西王,再到1949年覆灭,他都是这支部队的掌门人。

这样看来,晋绥军从诞生,到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存在的时间是42年。而阎锡山开始掌控这支部队,是在1912年。那也就是说,老阎当晋军掌门人的时间是37年。同时,他也当了37年的土皇帝。
鼎盛时期的晋军,兵员数量达到20万,拥有一批骁勇善战之将。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阎锡山麾下有13位军官,是他在军阀混战中,比较倚重的13位将领,也是老阎巩固山西的得力干将。所以,这13位将领,也被大家称之为是阎锡山的13太保。
土皇帝阎锡山,除了拥有13太保外,还拥有四位名将,他们个个都是晋军中的佼佼者,阎锡山的心腹干将。

晋军四大名将之一的杨爱源,是阎锡山军事集团的得力干将,也是老阎身边的军事副手。办事能力强,又有一定的军事才干,很得阎锡山的信任与器重。所以,在杨爱源的军旅生涯中,他担任的职位,基本上都是副职,只有一次,任职第六集团军司令官。
既然,杨爱源是晋军中的名将,干将,为何多次担任副职呢?主要是因为,正职都是阎锡山他本人担任。那也就是说,老阎离不开他,走到哪,都要带着杨爱源。甚至,在解放战争时期的1949年,晋系军阀集团面临覆灭时,阎锡山准备逃离山西,临走前,还将杨爱源一同带走,并将所有的身家财产全部交由他保管,信赖之情莫过于此。

晋军四大名将之二的傅作义,算是晋系军阀所有将领中,在后来发展比较好的一位。因在涿州之战中,让奉军无功而返,从而一战成名,赢得守城名将的称号。从此得到了阎锡山的重用,并成为晋军中的十三太保之一,驻防绥远,成为该地区的最高军事主官。
在抗战初期,晋绥军被改编成第六,第七集团军时,傅作义任第七集团军的司令官,投入抗日战争。也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傅作义独成一派,开始培养自己的势力。以致,到了解放战争时期,成为名震一时的北平王,手中掌控的兵力达到40万。

晋军四大名将之三的商震,是民国时期,晋系军阀中唯一一位,在军事,政治,外交上,都取得很大成就的人物,堪称是一位全才。所以,商震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在1943年,陪同蒋介石参加开罗会议。作为地方将领,能够陪同蒋介石参加盟国首脑会议。这也充分说明,蒋介石对他的信任和器重。
晋军第四大名将是徐永昌,这位堪称文武双全,被誉为是晋军中的二号人物。要知道,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兵败后的阎锡山,在下野之前,就将家中之事,全权委托徐永昌打理,让他守住这份家业。
要知道,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冯玉祥的西北军就是被蒋介石趁机瓦解,整编,从此,一代西北王冯玉祥,成了光杆司令。老蒋本来也想用同样的手段瓦解晋绥军,但最终,以失败告终。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徐永昌在阎锡山下野后,将晋系军阀集团打理得井井有条,让蒋介石无从下手。

包括徐永昌他本人,也多次拒绝蒋介石的邀请。正是因为这一点,让徐永昌也得到了蒋介石的青睐。以致,在后来的抗日战场上,徐永昌被蒋介石调到南京大本营任职,成为抗战时期,与陈诚,何应钦,白崇禧齐名的司令部四巨头之一。
在1949年,阎锡山军事集团倒台后,曾经的晋军四大名将,都得以善终。杨爱源在1959年因病逝世,享年74岁。傅作义在1974年因病逝世,享年79岁。商震定居日本,在1978年因病逝世,享年90岁。徐永昌在1959年因病逝世,享年72岁。
跟着蒋介石一起赴台的孙元良,李弥,刘汝明三位将领,后来怎样
一场淮海大决战,让蒋介石损失80万大军,他的精锐嫡系部队,也在这场战役中全部被英勇的人民军所歼灭。就连被誉为是蒋介石的救火队长杜聿明,也在这场战役中兵败被俘。包括装备精良的第二兵团(邱清泉战死),第12兵团(黄维被俘),第七兵团(黄百韬战死),也在这场大决战中,全部损失殆尽。而这三个精锐兵团的司令员,不是战死就是被俘,没有一位成功突围出去。诺哈网2023-05-28 18:32:530000一千多名开国少将,这十位,堪称是少将中的佼佼者
诺哈网2023-05-31 21:53:280000粟司令员有多厉害,在华东战场上,打得敌军五次易帅
在革命战争年代,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总,属于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一位优秀的军事统帅。其实,我军除林总以外,还有一位优秀军事统帅,是和林总齐名的人物。他在解放战争时期,打仗也很厉害,同样拥有战神,常胜将军等美称。并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华东战场上,曾经打得敌人五次易帅。可能讲到这,大家都已经猜出来了,这位将领就是华东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将军。诺哈网2023-05-29 16:08:000000新组建的新四军,不仅七位师长是牛掰人物,连独立旅旅长也很牛掰
诺哈网2023-05-28 10:47:250000解放战争时期最成功的渡海作战,参战的两位军长,后授予什么军衔
在解放时期,我军大多都是与国军进行陆地作战,可以说,我党各大野战军都拥有丰富的陆战经验,不然得话,拥有几百万的国军也不会连战连败。但是在解放战争进行到最后阶段时,我党各大野战军在解放全国作战阶段期间,尤其是解放东南沿海地区岛屿,需要渡海作战。这可不是我军的强项,渡海作战毕竟不是陆地作战,两者之间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诺哈网2023-06-01 11:01: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