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快评 | 以理性压制戾气

惊魂!车辆差点坠桥掉落高架。5月24日,上海内环高架路近宜山路附近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黄色特种车辆与蓝色SUV发生“争执”并来回“斗气”,最终蓝车逼停黄车且使其骑上高架护栏。警方通报称,两车斗气,司机已被控制。
此事发生后,网络上一片舆论哗然。有视频显示从17:49到17:50左右,“蓝车”在高架车道并线处打转向灯后,加速想要向左侧借道进入主车道,但车顶闪着箭头警灯的“黄车”没有刹车避让,而是快速向左车道借道。大约10秒钟以后,“黄车”右侧就挤上了“蓝车”。另有视频显示,过了大约10秒钟,“黄车”加速越过“蓝车”开到前面。随后,“蓝车”穿插到左边一条车道,向右侧一把方向直接侧横在了“黄车”前方,逼停对方并使其骑到高架护栏……
两车如此斗气,这是将道路安全和他人生命置于何种位置?在哗然的舆论声中,网友的意见表现出的理性特点,却令人欣慰。一是,网友普遍具有“依法行车”的道路安全意识。比如,有网友称“蓝车之前被别和被刮之后保存视频报警是最妥当的做法”“蓝车错在先,从辅导上来,就应先让直行车辆”“正确的处罚才以禁止此类事件的再次出现”。二是,网友提出了行车的伦理道德问题。网友称“公车没公德,私车没私德,两个司机应永久吊销驾照,涉嫌危险驾驶。”“黄车有顶灯就牛吗,就可以横行霸道任意为之”“蓝车超车就强行并道,之后又踩刹车,蓝车有错在先”。三是,网友提出了理性思考的问题,比如,“不是黄车错,是开黄车的人错”“蓝车就不知道让黄色救援车吗?”“戾气太重的人太多了,请大家认真看看视频前几秒,蓝车再缓一缓、减减速变道会是什么情况?”
“两车斗气”事故实在令人后怕和警醒,在这样的突发事件面前,公众不再像前些年一样,一味地批判“亮着顶灯”的黄车,一窝蜂地转向“公车”的道路公权侵犯,而是强调依法行车、强调理性思考、强调行车伦理,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家对《道路安全法》的学法用法意识,另外,也反映了这些年《道路安全法》及相关规章的普及教育成果。依法行事,归于理性,社会情绪理性是一种“正向力”,只有这个力量越来越强大,“两车斗气”式的戾气,才可能越来越式微。
赵红玲/文
均衡的水桶车才更受欢迎 四款15万合资大空间SUV推荐
15万左右选什么SUV?这是很多消费者在买车时候纠结的问题,而国内消费者买车普遍追求大空间,以便在节假日外出游玩能让家人坐的更舒服,也能载更多的行李。在精挑细选之后,今天我们就找了四款合资大空间SUV来聊聊。推荐车型:领睿(配置|询价)指导价格:13.98-16.58万亮点:具备L2级驾驶辅助、后排空间足够大0000明明可以靠颜值却非要靠价格实力,宝马1系全国14.15万起
说到买车,大家都会有各种纠结。汽车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高消品,品牌配置差点的少则几万,中等好点的十几二十几万,高档高配置的几十上百甚至上千万,由于经济能力的不同,大家的选择也不尽相同,那么买车时,该如何注意才不容易被坑呢?拿宝马1系为例,我们就来看看它的行情价格相关信息,以便去4S店砍价时心里有谱,不容易被忽悠。000035万大切、45万途锐,这些“捡漏”豪车你了解吗
本文转自:封面新闻新年伊始,由比亚迪、特斯拉开启的降价潮,给2023年的中国车市定下了基调,一个字卷。这场原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的价格战,不仅让小鹏、蔚来等新势力车企遭遇销量下滑,东风本田、东风日产等传统车企的燃油车也受到了牵连,而处于顶端的豪华车也未能幸免。0000续航虚、充电桩少、充电慢、怕自燃.....
#电车痛点被拿捏住了#续航虚、充电桩少、充电慢、怕自燃......目前阶段电车的痛点真的有很多,但是最核心的还是补能效率和储能能力这两点。让我们大胆畅想一下,5分钟充满/花长时间充满但一次跑1000公里,这俩问题但凡有一个有重大突破,想必电动化步伐会来的更加迅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