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与白崇禧,陈诚是接替谁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的
程潜与白崇禧,陈诚,都是属于国军集团中,级别较高,资历较老的三位大佬。
程潜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得到重用,成为大元帅府的高参。据说,在黄埔军校创办初期,中山先生心中最满意的校长人选,不是蒋介石,而是程潜。至于是什么原因,最后导致程潜落选,那只能说:是蒋介石的手段太高明了。
虽说,程潜与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擦肩而过,但他在国军中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程潜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成为国军建军初期,八大军长之一。

白崇禧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三号人物。后来,在二号人物黄绍竑离开桂系后,白崇禧就成为,该军阀集团的二号人物,并且与一号人物李宗仁,并称李白。他们二人的组合,堪称是民国最佳搭配。
白崇禧以擅长谋略而著称,就是因为这一个优点,受到了蒋介石的欣赏。在北伐战争时期,白崇禧是担任北伐军的参谋次长,成为蒋介石身边的高参。出色的谋略才能,在这场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实现饮马长江,占领武汉,击败孙传芳,吴佩孚等地方军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能在北伐战争时期,陈诚担任的职位,没有程潜,白崇禧等人,那么重要,那么高。但是,陈诚是个潜力股,升职很快,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赶上了程潜,成为老蒋身边的干将。尤其是在抗战时期,陈诚已经发展到,可以取代何应钦的位子,成为国军中新二号人物。
程潜与白崇禧,陈诚等三位大佬,那绝对是属于国军集团中的高级将领。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三位将军,分别在1939年,1945年,1947年晋升一级上将的。

要知道,在蒋介石完成大一统后的1935年,也开始,对有功于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的国军高级将领进行授衔。尽管当时程潜,白崇禧,陈诚都是属于,位高权重的国军将领。但是在1935年,蒋介石集团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时候,这三位将领,并没有获得一级上将。
程潜与白崇禧是获得了二级上将,而陈诚就比较可怜了,连二级上将都没有获得。还是在1939年5月13日,接替病故的刘湘,成为国军二级上将。
其实,在国军集团中,一级上将与二级上将的数量。在1935年设定后,好像后来都没有增加,只有中将军衔的数量比较泛滥,一抓一大把。除非一级上将与二级上将的获得者,有人退役,或者病逝,这时就有人,接替他的头衔,成为一级上将或者二级上将。

就比如,陈诚在1939年,就是接替病故的刘湘,成为二级上将的。还有庞炳勋是接替被枪决的韩复榘,成为二级上将的。孙连仲是接替退役的杨虎城,成为二级上将的。张发奎是接替病逝的陈调元,成为二级上将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那么,在1939年晋升一级上将的程潜,1945年晋升一级上将的白崇禧,1947年晋升一级上将的陈诚,等三位大佬,又是接替谁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的呢?
程潜是接替病故的朱培德将军,在1939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程潜成为二级上将的是卫立煌。
白崇禧是接替退役的冯玉祥,在1945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白崇禧成为二级上将的是张治中。
陈诚是接替退役的张学良,在1947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陈诚成为二级上将的是邓锡侯。
总结:程潜,白崇禧,陈诚三位大佬,分别是接替朱培德,冯玉祥,张学良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
刘亚楼将军逝世后,他的空军司令员的位子,是由哪位将领接任
刘亚楼将军是我党一位智勇双全的开国将领,他在革命战争时期,留学过苏联,担任过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的职位,之后又担任第四野战军14兵团司令员,指挥解放天津战役,并且活捉了陈长捷,本想继续南下的刘亚楼将军,被上级一道指令,调离14兵团。当然了,并不是撤了他的职位,而是另有重任,那就是组建我国空军,因此他也成为我国空军首任司令员。诺哈网2023-06-01 02:05:110000抗战时期,蒋介石建立的第一个西安行营,麾下三位军团长都是谁
熟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抗战时期蒋介石建立了12个战区,每一个战区都有一位战区司令长官,主要负责该战区的作战任务。其实除了战区以外,蒋介石在抗战时期还建立了第一个西安行营,该行营也是抗战时期第一个建立的行营。不像后来,在解放战争初期,蒋介石在全国各地都设置了行营。那么,作为抗战时期第一个西安行营主任是蒋介石的五虎将之一的蒋鼎文担任。诺哈网2023-06-01 12:46:010000第四野战军的阵容有多强大,看授衔名单与职务,就知道是主力部队
解放战争时期,五大野战军人数最多的是哪一支?答案是第四野战军。五大野战军作战区域最广是哪一支?答案是第四野战军。五大野战军出得猛将最多的是哪一支?答案还是第四野战军。五大野战军军事统帅,最能打仗的是哪个野战军,答案还是第四野战军统帅林总。就是在这场解放战争中,创造多个第一的第四野战军,绝对是解放战场上的主力王牌。可以这样说,第四野战军可能缺军饷,缺武器弹药,但是就是不缺能征善战的将领们。诺哈网2023-05-31 22:54:290000二野悍将是大校,四野悍将是少将,都是主力战将,为何军衔偏低
诺哈网2023-05-31 22:16:280000二战时期日本有多疯狂,不仅发动了侵华战争,还单挑东南亚各国
日本是一个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它西靠东海,黄海,又与中国,朝鲜,韩国等相望。别看它是个岛国,国土面积只有377972.28平方公里。但在,1868年,日本出现一位雄才大略的明治天皇,他是日本第122代天皇,正是在他执政时期,让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论是经济还是军事,都比之前突飞猛进。同时也建立起亚洲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日本也是在他手上慢慢走上军国主义,称霸世界道路。诺哈网2023-06-02 14:30: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