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潜与白崇禧,陈诚是接替谁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的
程潜与白崇禧,陈诚,都是属于国军集团中,级别较高,资历较老的三位大佬。
程潜在日本留学时,就加入了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并得到重用,成为大元帅府的高参。据说,在黄埔军校创办初期,中山先生心中最满意的校长人选,不是蒋介石,而是程潜。至于是什么原因,最后导致程潜落选,那只能说:是蒋介石的手段太高明了。
虽说,程潜与黄埔军校校长的位子擦肩而过,但他在国军中的地位还是挺高的。在1926年的北伐战争中,程潜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军长,成为国军建军初期,八大军长之一。

白崇禧是新桂系军阀集团的三号人物。后来,在二号人物黄绍竑离开桂系后,白崇禧就成为,该军阀集团的二号人物,并且与一号人物李宗仁,并称李白。他们二人的组合,堪称是民国最佳搭配。
白崇禧以擅长谋略而著称,就是因为这一个优点,受到了蒋介石的欣赏。在北伐战争时期,白崇禧是担任北伐军的参谋次长,成为蒋介石身边的高参。出色的谋略才能,在这场北伐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发挥,为实现饮马长江,占领武汉,击败孙传芳,吴佩孚等地方军阀,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可能在北伐战争时期,陈诚担任的职位,没有程潜,白崇禧等人,那么重要,那么高。但是,陈诚是个潜力股,升职很快,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赶上了程潜,成为老蒋身边的干将。尤其是在抗战时期,陈诚已经发展到,可以取代何应钦的位子,成为国军中新二号人物。
程潜与白崇禧,陈诚等三位大佬,那绝对是属于国军集团中的高级将领。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这三位将军,分别在1939年,1945年,1947年晋升一级上将的。

要知道,在蒋介石完成大一统后的1935年,也开始,对有功于北伐战争,中原大战的国军高级将领进行授衔。尽管当时程潜,白崇禧,陈诚都是属于,位高权重的国军将领。但是在1935年,蒋介石集团首次实行军衔制度的时候,这三位将领,并没有获得一级上将。
程潜与白崇禧是获得了二级上将,而陈诚就比较可怜了,连二级上将都没有获得。还是在1939年5月13日,接替病故的刘湘,成为国军二级上将。
其实,在国军集团中,一级上将与二级上将的数量。在1935年设定后,好像后来都没有增加,只有中将军衔的数量比较泛滥,一抓一大把。除非一级上将与二级上将的获得者,有人退役,或者病逝,这时就有人,接替他的头衔,成为一级上将或者二级上将。

就比如,陈诚在1939年,就是接替病故的刘湘,成为二级上将的。还有庞炳勋是接替被枪决的韩复榘,成为二级上将的。孙连仲是接替退役的杨虎城,成为二级上将的。张发奎是接替病逝的陈调元,成为二级上将的。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推理。那么,在1939年晋升一级上将的程潜,1945年晋升一级上将的白崇禧,1947年晋升一级上将的陈诚,等三位大佬,又是接替谁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的呢?
程潜是接替病故的朱培德将军,在1939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程潜成为二级上将的是卫立煌。
白崇禧是接替退役的冯玉祥,在1945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白崇禧成为二级上将的是张治中。
陈诚是接替退役的张学良,在1947年成为一级上将的,而接替陈诚成为二级上将的是邓锡侯。
总结:程潜,白崇禧,陈诚三位大佬,分别是接替朱培德,冯玉祥,张学良的军衔,成为一级上将。
抗战名将王耀武,不光军事方面有过人之处,为人也十分慷慨
说到王耀武将军,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他是蒋介石集团中比较有名的抗战名将。凭借在抗战时期的出色表现,以及立下的战功,得到了两党双方的认可,有抗战第一名将之称。王耀武不光军事方面有过人之处,而且为人也十分慷慨。其实这和他出身和早年经历有关。诺哈网2023-06-02 12:05:330000抗美援朝期间,四野部队,为何能够成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
在毛爷爷决定出兵援朝后,首次入朝参战的部队是第13兵团,而该兵团在解放战争时期属于是四野部队,那么问题来了,为何在抗美援朝期间,四野部队能够成为第一批入朝参战的志愿军。诺哈网2023-06-01 01:26:1500001945年,林总任东北人民自治军总司令,四位副总司令都是谁担任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并且派遣部队进入东北三省与盘踞在东北的20万关东军作战。为了支援苏联部队,我党上级也派出一部八路军进入东北,会同东北抗日联军,配合苏军作战。可见,我军是最早进入东北地区的部队,而此时蒋介石的国军大多数都聚集在南方。诺哈网2023-05-29 04:21:390000第四野战军,除了有战无不胜的林总以外,还有一位常胜将军
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抗战时期的115师,以及新四军第三师,还有东北抗联等不同的队伍发展过来的一支主力军。从解放初期的东北民主联军,到威震东北的东北野战军,再到横扫天下的第四野战军。这支部队,在战无不胜的林总的领导下,由弱变强,而在解放战争的战绩也是辉煌的。诺哈网2023-06-01 00:51:370000半路弃暗投明,加入我党的开国上将,中将,少将都是谁?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57位开国上将中,陈明仁,董其武,陶峙岳等三位开国上将都是解放战争时期,选择起义,加入我党的国军将领。还有开国中将曾泽生也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选择起义加入人民军的国军将领。以上这四位开国将军,都是在解放战争时期,加入我党的国军将领。然而,还有在抗战时期,选择弃暗投明,加入我党的国军将领。他们虽然没有经历过艰苦的长征之路,但都参与了解放战争,并且为解放事业作出了贡献。诺哈网2023-05-28 08:27:0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