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 1丨4月入汛,全国气候会怎样?
3月24日,全国入汛,这个时间较多年平均入汛日期(4月1日)偏早了8天。而就在最近这两天,浙江、重庆等地也陆续正式入汛,这意味着安全度汛的大考已经到来。17日,水利部召开了一场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工作。与此同时,刚刚进入4月,气温大回暖,不断升温的模式,还会继续吗?已经到来的汛期,又还需要应对哪些挑战?《新闻1 1》邀请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高辉,共同关注:4月入汛,全国气候会怎样?
打响防汛“发令枪”
17日上午,水利部召开水库安全度汛视频会议,安排部署水库安全度汛工作。还有一个月,长江流域就将进入汛期,湖北水利部门也在加快一批水利工程建设和修复,抓紧防汛备汛。当度汛大考已经来临,如何更好地应对?戳视频,一起了解↓
南方新一轮降雨过程开启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从17日夜间一直到19日,预计未来三天,我国南方地区将出现新一轮较强降雨天气过程。这次强降水过程具有明显移动的特性,从江汉一直移动到江南和华南等地,过程中还伴有局地强降水和大风等一些典型的强对流天气特征,降水量可以达到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汛期提前是否意味着汛情更严峻?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汛期提前并不一定会跟大的汛情直接画等号。我们国家不同地区进入汛期的时间段是不一样的,比如说江南地区往往是在6月初开始进入梅雨季节,华北地区可能在7月中旬才进入华北雨季。所以说前期入汛时间的早晚并不完全能够跟汛期的降水量对应起来。
今年气象干旱会频繁出现吗?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从目前国家气候中心给出的汛期预测情况来看,今年干旱的总体范围和强度要弱于去年长江流域极端严重的干旱。但是在局部地区,比如在长江中游地区,发生持续干旱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另外在长江下游等地,随着雨季结束以后高温的快速发展,会带来蒸发量的急剧加大,从而导致阶段性旱情的快速发展。所以从全国总体角度来看,阶段性的区域性的气象干旱还是会频繁发生的。
今年汛期常见的气象灾害有哪些?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除了高温和干旱事件以外,汛期常见的气象灾害首先就包括强降水天气。①强降雨天气。根据国家气候中心预测,今年北方地区强降水过程和强度比常年同期要偏重,所以这些地区要特别关注流域防汛情况。另外,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极端强降水事件频繁发生,所以对于北方地区的一些中小河流,包括一些大城市里面中小河流汛情,以及城市的内涝是需要特别关注的方面。此外,北上台风也可能会对我国北方沿海城市带来一些风暴潮、强降水、大风等不利影响。②关于地质灾害。一些强降水导致的地质灾害,尤其是西南地区的南部,根据我们的预计,今年强降水的过程比常年同期要偏多,所以这些地区需要特别关注一下可能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要注意密切监视最新的降水演变,同时还要注意接收气象预警信息,提前开展人员输送和转移等工作。③强对流天气。今年3月份以来我国南方地区的强对流天气不断发生,后期要特别关注强对流里面的大风、冰雹、强降水等一些极端的天气事件,对人身的安全、基础设施以及工农业生产所造成的一些不利影响。
多地气温超30℃ 今年的天气形势如何?
气温大幅回升的势头仍在延续。17日,安徽多地打破了4月最早高温日纪录。在素有“火炉”之称的重庆,相比往年,超过35℃的高温天气,今年似乎也来得早了点。刚刚4月,气温就大幅回暖,大家自然关心接下来的夏天是否会出现去年一样的罕见高温,今年的天气形势又会如何呢?戳视频,一起了解↓
今年夏天会不会比往年更早到来?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春季的气温快速回升。从我们最新的一些监测情况来看,全国总体上平均大部分地区是存在入夏提前的大趋势的。根据国家气候中心对季节进程,尤其是夏季风进程的预测,我们也是预计今年的夏季季节进程是比往年要偏早。但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入夏时间是会存在比较大的差别的。
今年夏天极端高温天气是否会出现?
国家气候中心首席预报员 高辉:从今年前期的气候状况跟去年情况对比来看,我们认为今年我们国家夏季高温是要弱于去年的,不管是从持续的时间长度,还是峰值的强度,或是高温的范围,甚至包括一些最极端的40℃以上的高温所覆盖的城市,今年都会比去年要弱。但是今年的高温时长、高温范围与常年夏季相比还是要偏多的。
责任编辑:王树淼 SN242
第八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中选结果公布
今天(4月11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公布了第八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中选结果。与此前3月29日公布的拟中选结果一致,此次集采共有39种药品集采成功,中选结果将于2023年7月实施,具体执行日期以各地发布通知为准。通知强调,中选结果公布后,如经调查发现中选企业存在违法违规的情况,将按照采购文件有关条款予以处理。(总台央视记者张萍怡哲)责任编辑:王树淼SN2420000联播 |如何开展这项主题教育?中央明确方向
联播3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央视网2023-03-31 16:43:510000奔跑在新春丨恢复和扩大消费 如何更优先更优质
随着疫情防控举措优化,今年开年以来,国内旅游出行、餐饮零售等服务消费都在大幅回暖。这个三月,也是“全国消费促进月”,各地又一轮促消费举措的密集出台,也让这种回暖更加强劲。如何看待各地举措对促消费的作用?消费对全盘经济的提振作用体现在哪儿?促销费举措密集出台多地消费回暖强劲央视网2023-03-24 16:57:400000第一观察丨感悟习近平主席俄罗斯之行的“历史逻辑”
3月的莫斯科天朗气清。应俄罗斯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本月早些时候再次当选国家主席后首次出访,也是他时隔3年多再次来到莫斯科。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的大背景下,这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备受中俄两国和国际社会关注。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局势,为何将俄罗斯作为连任国家主席之后的首访国家?新华社2023-03-24 09:21:4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