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八喜:给机器人“加腿”
①种八喜和妻子 。
②种八喜和导师Daniel Goldman教授。
■本报记者 刘如楠
种八喜很难说清灵感是什么时候爆发的,也许是在观察蜈蚣时,也许是在和妻子散步时,又或者是在洗澡时。
传感器对机器人来说至关重要,它赋予了机器人视、力、触、嗅、味等感知能力。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院博士后种八喜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去掉这些传感器,给机器人增加足够多的腿,是不是也能使其稳步前进?”
他抓住了这个想法,立刻进行验证。经过2个月实验、2个月写作、4个月投稿,29岁的种八喜作为第一作者,近日收获了人生中第一篇发表在《科学》的论文。
在这项研究中,种八喜等人通过数学、物理建模,提出了一个“物质运输”理论框架:给机器人增加腿脚,即空间冗余,可以提高它在复杂环境中稳健移动的能力。这种空间冗余使机器人无须传感器也能移动。
这给机器人研发开辟了一个全新方向。
从观察蜈蚣到“蜈蚣机器人”
从读博士起,种八喜就致力于探究机器人运动背后的数学及物理原理。
机器人通常有2条或4条腿,借助遍布全身的视觉、触觉等传感器和计算系统,实现对周围环境的感知和运动。多年来,依靠这样的路径,大家研发出适用于各种场景的机器人。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推动下,这一领域越发火热,很快聚集了大批追随者。
“当我做了一些相关的课题后,发现对此并不感兴趣。比起智能算法的‘黑匣子’,我更想通过严谨的数学和物理模型实现对机器人的控制,例如其中涉及的几何力学让我非常着迷。”种八喜说。因此,他选择到佐治亚理工学院物理学院攻读博士。
走进这个名为“复杂流变学与生物力学”的实验室,让人忍不住感叹这里像个“动物园”:鱼、乌龟、蜈蚣、蛇、蜥蜴……饲养、观察它们,成了实验室成员的日常。
长久的观察,引发种八喜和同学不断思考:这些动物有的4条腿,有的8条腿,有的几十条腿,还有的没有腿,它们都能行动自如。机器人是不是也可以像它们那样,拥有8条腿甚至几十条腿呢?
经过几年的实践和积累,研究团队开发出拥有多条腿的“蜈蚣机器人”。“每多一条腿,都涉及与身体其他部位的配合协调问题,都要重新建立数学模型,计算量更是呈指数级增长。”种八喜说。
而比工作量增加更关键的问题是:多了这么多条腿有什么用?在4条腿够用的情况下,为何要使其变得更复杂?
导师推荐看的书恰好在妻子书架上
种八喜思维活跃,脑子里总会不断冒出新想法。而当缺乏灵感时,他常常会回归观察。
“人们走路时,需要密切关注周围信息,眼睛、耳朵、鼻子这些感官系统将得到的信息传递给大脑,大脑指挥身体,帮助我们避开障碍,平稳行走;而猫、狗似乎不需要这么多对环境的感知和反馈,4条腿的稳定性让它们走路时更大胆;对于蜈蚣,它甚至不需要感知和反馈障碍物,足够多的腿使它在崎岖不平的地方照样平稳爬行。”种八喜说。
在不断的观察和思考中,他灵机一动——蜈蚣机器人有这么多条腿,是否不再需要传感器?不必精确计算前方障碍物的大小和距离?
这天,导师给种八喜推荐了一本《信息论概述》。回到家,他惊喜地发现,这本书就躺在妻子的书架上。种八喜的妻子是生物医学工程学博士,对信息论颇有研究。
那段时间,他们散步时的话题总围绕着信息论展开,讨论升级时还会演变为争吵。“我的思维很飘,有很多异想天开的想法,妻子比较务实,会把我的思绪拉回来。”他笑着说。
香农提出的信息论认为,要想确保消息在有噪声的线路上从A传递到B,不是将其作为模拟信号发送,而是将其分解为离散的数字信号。为了消除噪声的影响,使传输更准确,通常会增加信息冗余。
受此启发,种八喜等人将机器人的身体看作被传输的“信息”,通过数学、物理建模,提出了一个“物质运输”理论框架:给机器人增加腿脚,即空间冗余,可以提高它在复杂环境中稳健移动的能力。这种空间冗余使机器人无须传感器也能移动。
“就算有一条腿踏空,其余的腿也能帮助它移动前行。像是拔河比赛时,一两个人突然绊倒并不会改变整体的移动方向。”种八喜解释说。
无须传感器可轻松穿越农田、废墟
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于机器人移动的研究大多围绕传感器展开,利用视觉、力觉、听觉、接近觉、超声波等各类传感器,使机器人能够完成复杂工作。环境越多变、工作越复杂,对传感器的精度要求就越高。
“在公路、铁路上,轮式或4足机器人可以自由移动、运输货物,而一旦到了农田或倒塌的建筑物中,这类机器人通常难以正常工作。”种八喜说,“当进入火星等未知环境时,其局限性会更加明显。”
为了验证蜈蚣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研究团队建造起复杂地形模型,通过不断增加腿的数量进行测试,最终从6条增加到16条。他们发现,当腿数达到12条时,机器人便可平稳通过地形模型。
随后,他们把机器人带到草丛和石堆中,在真实环境中再次测试,它依然表现出色。
面对这个能穿越狭小空间的蜈蚣机器人,种八喜总会想起2008年汶川地震时的场景。当时的他正在重庆读初二,地震发生后有许多人被困,当时的惨状让他印象深刻。“当时我就在想,有什么办法能够帮助他们?”种八喜说。
这像一粒种子埋进了他的心里,15年后,这颗种子开了花。
舍弃了昂贵的传感器,蜈蚣机器人的成本大幅降低,仅需1000美元。目前,这一机器人已被应用到导师及合伙人开设的农业公司,将用于那些无法使用除草剂的农田的除草工作。
“我们正在对蜈蚣机器人进行优化,希望能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其最佳腿数,在复杂系统中寻求能量、速度、功率、稳定性之间的平衡,以便更加经济高效。”种八喜说,“相信未来它能够用于复杂地形的救援工作。”
相关论文信息: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e4985
我国新疆奇台射电110米口径望远镜奠基开工
2022年9月23日,新疆天文台110米口径全向可动射电望远镜项目在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奠基开工。由于这台射电望远镜建在奇台,按照惯例它被称作奇台射电望远镜,缩写为QTT(QiTairadioTelescope)。0000我国成功发射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9月25日6时5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试验十四号和试验十五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试验十四号卫星主要用于开展科学试验、新技术验证等领域,试验十五号卫星主要用于国土普查、城市规划和防灾减灾等领域。此次任务是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的第18次飞行。诺哈网2023-05-26 10:01:550000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活动:出舱,拥抱浩瀚太空
航天员王亚平讲述神舟十三号乘组出舱活动——出舱,拥抱浩瀚太空(开卷知新)王亚平当推开宇宙之门、置身浩瀚宇宙的那一刻,我感到自己穿越到了另一个时空。宇宙之美无与伦比,而我们居住的蓝色星球悬居其间,平静、美丽而祥和。看到这样的景象,心中不自觉涌起一种深切的感动。这是属于我们神舟十三号乘组的高光时刻。我们身后,是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在托举和支撑着我们实现梦想。0000喝牛奶会致癌吗?51万中国人10年追踪结果来了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乳制品是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乳制品不仅可以提供优质蛋白质、维生素B2和B12、以及钙等营养素,奶中的乳糖还能促进钙、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诺哈网2023-05-25 18:39:220000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2年11月9日14时55分,已完成既定任务的天舟四号货运飞船,顺利撤离空间站组合体,转入独立飞行阶段。天舟四号货运飞船于2022年5月10日在海南文昌发射场发射入轨,为空间站送去约6吨补给物资。目前,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状态良好,后续将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总台央视记者李晓东刘洁宋星光)诺哈网2023-05-26 11:36:0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