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成全球第一,三个视角看待
去年以来,一系列人口预测数据显示,印度人口将在今年4月中旬超过中国,增至14.1亿,成为全球人口第一大国。这对印度来说无疑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自1950年联合国开始统计人口数据以来,中国一直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去年7月,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世界人口展望2022》报告,预计印度人口将在2023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到2023年底,印度人口可能接近14.29亿。
有报道称,联合国正在准备相关问题的技术简报,预计将很快正式宣布这一消息。
毋庸置疑,人口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印度人口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到底意味着什么?怎么看待这件事?不妨从这三个视角出发——
首先,人口总量的确带来了规模庞大的劳动力和可观的经济增长潜力。
事实上,印度人口总量超越中国是“必然的”的结果。1947年印度刚刚独立时的人口大约为3.5亿。此后70多年,印度人口较独立之初翻了四倍。尤其是过去30年中,印度人口保持高速增长。联合国预测,印度人口将在今年4月中旬达到14.1亿,而2011年印度人口普查显示该国人口为12.1亿。也就是说,在过去12年中,印度人口总量增加了2亿。

印度的人口不仅多,而且年轻。目前,40%的印度人口在25岁以下,根据皮尤研究中心数据,全球每五个25岁以下的人就有一个是印度人。印度的年龄中位数为28岁,与中国的37岁形成鲜明对比。
有预测称,印度劳动力在未来10年将达到10亿,拥有可观的经济增长潜力。
数据显示,2022年印度经济总量已超越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同时,印度经济增速超过6%,位居世界前列。在人口总量即将超越中国之际,印媒已在欢呼,“印度在经济增速位于世界前列的基础上,摘得了人口总量世界第一的桂冠”。
人口是社会生产生活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有分析认为,从中长期发展趋势来看,在中低端制造业方面,印度或将与中国展开竞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也都预测,未来几年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印度将保持最高增速。
CNN指出,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人口最多的国家还有一个显著意义——将更有利于印度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
第二,如果没有国家层面的政策措施适应人口更替和发展趋势,“红利”或将成为“负担”。
印度经济之所以能够保持快速增长,与快速增长的人口有重要联系,也就是所谓的“人口红利”。然而如何利用“人口红利”加快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使庞大的人口规模不成为“负担”,是印度当前面临的一大难题。
早在2019年8月的“独立日”演讲中,当时刚刚再次当选的印度总理莫迪就将印度人口快速增长的现象称为“人口爆炸”。他表示,“人口爆炸”影响了印度的持续发展,对此感到忧心。“如果人们不接受教育,不健康,那么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都不会幸福。”莫迪说。

根据联合国预测,未来40年印度人口仍将持续增长,到2064年印度人口将增至17亿的顶峰,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印度也面临着很多挑战。
对当前印度来说,阶层分化、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女性就业率低等问题,都牵制着其经济社会发展。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25岁以上的印度人中,有46%没有完成小学教育。印度经济监测中心的数据则显示,2022年只有10%的劳动年龄妇女处于工作状态,也就是说仅有3900万女性劳动力找到了工作。
能否将潜在的“人口红利”转变为经济增长动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印度政府能否出台有效的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有专家警告,如果印度的政策制定者没有创造足够的教育和就业机会,“人口红利”可能会成为“人口负担”。
第三,我们要看淡人口总量排名,关注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个体幸福感。
那么,如何看待印度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当前,尽管人口增长趋势放缓,但随着高等教育普及,中国人口发展模式已逐渐从数量型“人口红利”向质量型“人才红利”过渡。数据显示,中国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已超过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4年。高素质的劳动力更紧密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人才红利”正在形成,发展动力依旧强劲。
一段时间以来,人口负增长、老龄化社会等话题引发热议,也有一些表达担忧的声音。
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日前接受中新社采访时指出,人口数量第一、第二,本身没有优劣可言,我们没必要过分关注人口规模排第几,而更应关注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更有利,人们的幸福感、获得感是否在持续提高,更应关注人口结构变化会带来哪些优势与挑战。
经济学家蔡昉则多次在演讲中表示,应推动“人口红利”转向“改革红利”,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供给侧的目标是挖掘生产要素的供给,让劳动力更充分,资本使用得更有效率,要素的配置效率更高;而需求侧,最核心的就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改革开放45年以来,中国的崛起受益于“人口红利”,世界也分享了这一红利。如今印度人口总量即将超过中国,这是人口发展规律的结果。重要的是,人口总量是集体概念,它无法替代个体幸福感。我们则要适应变局,把握机遇,走好自己的发展道路,聚焦伟大复兴进程中每一个人的幸福感。
责任编辑:张玉
“为何不加入金砖?”阿根廷15名议员向米莱讨说法
(观察者网讯)据西班牙语通讯社埃菲社(EFE)1月20日报道,阿根廷反对党“祖国联盟”的15名议员要求总统米莱“解释并证明”不让阿根廷加入金砖国家的合理性。阿根廷前外长圣地亚哥·卡菲罗(SantiagoCafiero)警告称,拒绝加入金砖将给阿根廷带来贸易争端并造成“经济伤害”。观察者网2024-01-23 23:46:470000美澳多国军演致美军3人死亡20人受伤,澳大利亚总理回应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达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7日报道称,美国一架MV-22B“鱼鹰”倾转旋翼运输机当天在澳大利亚参加演习期间坠机,造成3人死亡,20人受伤的严重事故。澳大利亚国防部证实,伤亡的军人均来自美军,澳大利亚国防军人员不在其中。澳总理阿尔巴尼斯表示,这是一起“令人遗憾的事件”,并强调当局仍在努力还原事发时的情况。环球网2023-08-28 06:46:440000印度未能与月球探测器重新建立联系,“中国成功过”
(观察者网讯)据英国广播公司(BBC)9月22日报道,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称,在下一次着陆区日出来临之时,他们就试图与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取得联系,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收到任何信号。此前有专家指出,由于月球车设计水平有限,唤醒成功的概率可能不高。ISRO也提前预告,“希望我们能够唤醒月球车,否则它将作为印度的‘月球大使’永远留在那里。”观察者网2023-09-23 15:38:060000越南首都河内附近发生4.0级地震
当地时间3月25日上午8时左右,越南首都河内附近发生4.0级地震,震源深度约16公里,河内市内有震感。目前未接到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的报告。(总台记者付新日)责任编辑:刘德宾0001德防长:德国需做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准备
来源:参考消息[德防长:德国需做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准备]据俄罗斯卫星社6月6日援引《焦点》周刊的报道称,德国防长鲍里斯·皮斯托里乌斯表示,德国需要在未来几年做好与俄罗斯发生战争的准备。皮斯托里乌斯说,“德国需要在2029年前做好发生战争的准备”,为此德国需要重视人员培训及物资和财政问题。他还表示,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胜利将会使德国付出比军事和财政援助乌克兰更高昂的代价。新浪新闻2024-06-06 22:33:3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