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封面:“幽灵化石”首次现身!这项发现,关乎海洋未来
球石藻是海洋中的一种常见浮游植物,或许很少有人了解这类生物的存在,但正是这些肉眼根本看不见的微型生物,掌控着海洋生物的命运:它们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氧气生产者之一,它们也是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要基石。
但是,全球气候变化却可能对球石藻的生存造成影响。要知道,它们的骨骼是由碳酸钙组成的,而当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通过大气进入海洋中,酸性的海水让碳酸钙加速溶解。

▲每一个“圆盘”都是一枚球石藻(图片来源:Nannotax https://www.mikrotax.org/Nannotax3/)
我们想要知道,在未来的海洋环境中,这些至关重要的生物究竟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它们对海水酸化的承受力有多强,反过来又会对海洋产生什么影响?
要预测未来,一个思路是从历史寻找答案。地球历史上发生过多次全球变暖事件,此前的化石记录显示,在全球变暖期间,球石藻的含量明显下降,显示了它们受到气候变暖与海洋酸化的严重影响。
但是,最新一期《科学》杂志的封面却提出了全新的观点:球石藻并不是消失了,而是如同“幽灵”一般藏在了其他化石的表面。这些以往始终被忽视的球石藻化石告诉我们,它们比我们想象得更能抵御气候变化的影响,这一发现也将帮助我们理解未来的海洋生态。

球石藻虽然体型微小,但在当今海洋中的含量极其丰富。死后,它们的钙质外壳沉入海底、堆积形成岩石。该团队研究的是地球历史上的3次变暖事件(分别在侏罗纪与白垩纪)。此前的古生物研究中,科学家在这些时期的岩石记录里很难找到球石藻化石,因此他们认为球石藻群落在酸化的海水中崩溃了。
但最新研究却在花粉等有机物化石中,发现了球石藻留下的印记。
“这些‘幽灵’化石的保持条件令人印象深刻,”论文作者之一,伦敦大学学院的Paul Bown教授说,“它们的尺寸非常小,直径只有5微米,还不到人类头发直径的十分之一。虽然这些球石藻自身早已被溶解,但它们在花粉上压出的印记细节却清晰可见。”
这些“幽灵”化石是海底的沉积物在转变为岩石时形成的,上方沉积物的压力将球石藻压入花粉、孢子等有机物的表面,随后岩石内的酸性海水溶解了球石藻,但它们在有机物表面的印痕却留了下来。

根据最新研究,在这3次变暖事件中,球石藻含量丰富、种类多样。这类“幽灵”化石或许在地质记录中十分常见,但由于保存方式过于出乎意料,因此它们总是被忽视了。
另一位论文作者,瑞典自然历史博物馆的Vivi Vajda教授说:“通常,当古生物学家找不到球石藻化石时,他们会认为这些浮游植物群落已经崩溃。但这些‘幽灵’化石告诉我们,化石记录有时会欺骗我们。还有我们意想不到的方式可以保存这些钙质浮游生物。”
浮游生物在酸性海水中比想象中更顽强,这样的结论对海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研究人员表示,在历史上的变暖事件中,海水底部会出现“死区”:这里的氧气浓度很低,造成大量海洋生物死亡。而根据这项研究的最新结论,浮游生物在这些时期依然大量繁殖,它们死后沉入海底、需要消耗大量底部的氧气。因此,海洋“死区”很可能比想象中的更加普遍。这不免令我们担忧:随着全球变暖的持续,海洋深处的生命或许将面临异常严苛的生存条件……
参考资料:
[1] Sam M。 Slater et al。, Global record of “ghost” nannofossils reveals plankton resilience to high CO2 and warming。 Science (2022) DOI: 10.1126/science.abm7330
[2] Discovery of ‘ghost’ fossils reveals plankton resilience to past global warming events。 Retrieved May 19, 2022 from https://www.eurekalert.org/news-releases/952860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
能力惊人!GPT-4通过注册会计师和内审师考试
快科技5月23日消息,AI目前的发展速度前所未有,同时使用方式和场景十分广泛,甚至超乎想象。3月14日,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了大语言模型的最新版本——GPT-4。最近GPT-4通过了注册会计师考试,这是公认最难考的考试之一。诺哈网2023-05-26 06:04:390000打破对称性带来的惊喜
来源:原理1911年,物理学家海克·卡末林·昂内丝(HeikeKamerlinghOnnes)最早注意到了超导现象。它起初被认为仅仅代表了一种科学的好奇,但随后,这种非同寻常的现象为物理学家带来了无数的理论挑战和实验惊喜。从20世纪中叶年著名的巴丁-库珀-施里弗(BCS)理论的发展,到1987年高温超导铜氧化物陶瓷的发现,超导性越来越多地受到了科学界的关注。0000我发现了新细菌,可以命名为王心凌菌吗?
如果你不认识下面这位朋友,管它叫“长毛黑猪”也行。其实叫卷毛野猪丨wikimediacommons/Magalhães下面这丛植物,我们不妨叫它“大管子草”。其实是山地瓶子草丨wikimediacommons/NoahElhardt就算没有专业知识,我们也很容易根据外观,给肉眼可见的动物、植物起名字,比如小红花、大橘猫等等。诺哈网2023-05-26 10:41:250000蘑菇提取物可清除HPV感染
科技日报北京6月23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根据美国得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的最新研究,每天使用蘑菇提取物有助于免疫系统清除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这项研究发表在22日的《肿瘤学前沿》杂志上。0000科学大家|李儒新:羲和,中国自己的强激光
作者:李儒新出品:新浪科技墨子沙龙作者简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研究员,光学专家,主要从事超高峰值功率超短脉冲激光与强场激光物理研究。现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理事长、美国光学学会会士、国际超高强度激光委员会委员。内容来自墨子沙龙“激光器和加速器”活动(2021年9月)大家下午好,非常荣幸能够来到墨子沙龙。我今天讲关于“羲和”的故事。诺哈网2023-05-25 21:16: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