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局势不稳,镇守边疆的12大名将,都是谁?
在建国初期,国内局势并不是很稳定,对内有蒋介石军事集团潜伏下来的特务头子,以及各方势力。对外有悬孤海外的蒋介石一直叫嚣反攻大陆,包括西方帝国主义,也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蒋介石的军事集团,想通过国军集团打压我国。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全军上下在伟大的毛爷爷领导下逐一击破,让全国百姓远离战火,过上太平生活。
在取得一系列明争暗斗胜利的同时,我国也加强了边疆的防御工作。要知道,镇守边疆的将士们很是辛苦,他们长年累月,都要保持高度警戒,防止外敌入侵。与此同时,在建国初期,能够担任镇守边疆的大军区司令员,一定都是人民队伍中的勇猛之将。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1955年至1956年,全国先后成立了13个大军区,而每一个军区的司令员都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以及较强的军事素养。
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一看,在各方面局势不稳的建国初期,镇守边疆的12大名将。

镇守祖国东北地区的名将是邓华,任职沈阳军区司令员。相信大家对这位都比较了解吧,他是人民军队历史上,十大杰出军事将领之一。在解放时期,邓华就投入了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加上他作战经验丰富,有大局观,是一位可以独当一面的开国名将。
镇守祖国西南边疆的是谢富治,后是秦基伟将军。他们二人都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谢富治是一位出色的政工将领。因此,在他任职两年后就被上级调走了,改由秦基伟将军接任。他是一位身经百战的虎将,作战经验丰富,在援朝战场上,秦基伟将军打出了国威军威,令对手美帝军胆寒。

镇守西藏边境的开国名将是张国华,他也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在解放战争进入尾声时,就是他带领第18军入藏,成功解放西域高原。在此之后,西藏边境就由张国华将军镇守。在他任职期间,还指挥了1962年的边境自卫反击战,带领边防军将士重创入侵者。
镇守西北边境的是王震与王恩茂,他们都是来自解放时期的第一野战军,也是这两位将军带领部队解放这片土地的。所以,在新疆刚刚获得解放后,是王震将军镇守此地。后来王将军转到铁道兵任司令员,这样一来,就由王恩茂将军接替,继续守卫祖国的西北边境。

镇守祖国南大门的开国名将是黄永胜,他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四野战军,也是一位久经沙场的名将,实战经验丰富。由他守卫祖国的南大门,百姓睡得踏实。
镇守祖国东大门的开国名将是杨得志(任职济南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任职南京军区司令员)。这两位将军都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的铁血战将。论战术指挥才能,作战勇猛,在开国将领中名列前茅。在革命战争年代,杨得志是华北地区的主力战将,许世友是山东战场上的主力战将,两位将军都为革命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镇守祖国北大门的是乌兰夫,他并非是专业的军事将领,而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工作者。

镇守祖国东南边境的名将是叶飞与韩先楚。这两位在解放战场上,都可以称得上是各自野战军的第一虎将。叶飞被誉为是华野三虎之首,韩先楚独特的战术指挥才能,被誉为是第四野战军第一虎将,军旅生涯创造了诸多经典战役。而最让世人熟知的便是带领第40军解放海南岛。
总结:在建国初期,镇守边境的十大名将分别是邓华,谢富治(政工工作者出身),秦基伟,张国华,王震,王恩茂(政工工作者出身),黄永胜,杨得志,许世友,乌兰夫(政工工作者出身),叶飞,韩先楚。
八路军下辖三个师,在抗战时期,都指挥了哪些经典战斗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正式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由此揭开了八年抗战岁月。面对外敌入侵,当时的我党领导的红军,也改编成八路军划归第二战区阎锡山麾下投入抗战事业。改编后的红军下辖三个师,这三个师分别是115师,120师,129师,同时这三个师也是我军主力部队,后来的第一野战军,第二野战军,第四野战军都是从这三个师演变而来的。诺哈网2023-06-01 14:27:200000抗战时期,这三位将领的职位是一样的,为何建国后级别相差很大
#头条创作挑战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出自荀子《劝学》,比喻人经过学习或教育之后,可以得到提高,常用以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者后人胜过前人。在大争之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例子比比皆是。尤其是在战场上,全凭真本事,掺不得一点假,行就行,不行就会被淘汰,被超越。诺哈网2023-05-26 15:15:3600001973年,被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都是守卫一方的铁血战将
在建国初期,全国各地共划分成六个大军区,分别是东北军区,华东军区,华北军区,西北军区,西南军区,中南军区。而担任军区司令员的将领,级别都很高,他们在1955年,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除东北军区司令员高岗外。1955年,六大军区的时代结束了,全国共划分成12个大军区,每一个军区,都由一位铁血战将镇守。要知道,军区的责任就是戍边卫国,维护一方治安。诺哈网2023-05-27 22:46:520000开国中将都是战场上的顶梁柱,而他们的打仗本领,都是现场自学
诺哈网2023-05-31 21:17:3200001955年镇守东北,西北,西南,东南边境的四大猛将都是谁?
在解放战争刚刚胜利后,全国部队都是由六大军区司令员所管辖。而担任六大军区司令员的将领都是元帅级别的,只有东北军区的高岗无军衔,剩下的五个战区司令员后来都被授予了元帅军衔。然而,到了1955年,六大军区的制度被取消了,全国各地先后成立了12个军区,后来又增加了一个。这样一来,全国部队都是由这13个军区所管辖,而军区司令员直接归上面指挥。诺哈网2023-05-29 12:13:1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