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省份人口版图因何变化?
界面新闻记者 |赵孟 实习记者 梁珺怡
界面新闻编辑 |翟瑞民
中国出现近60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后,2022年各省份人口变动情况格外引人关注。
截至目前,已有29个省份发布了年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并公布了常住人口相关数据。对于尚未发布公报的宁夏自治区和西藏自治区,界面新闻从两地统计局也拿到了相关数据。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省际人口变动版图呈现出哪些趋势?对制定生育支持政策又有何启示?界面新闻梳理31个省份完整的人口数据发现,虽然2022年有17个省份常住人口依然增加,但人口自然增长为负的省份已升至20个,这意味着2022年多数省份实际是依靠省际间的人口竞争实现了常住人口增加。
从自然增长率指标看,人口自然增长为正的省份多数分布在更重视传统生育文化的南方和西部省份,显示经济水平并非生育意愿的决定性因素。人口专家指出,这对“越发达,越少生”的观点提出了挑战,也提醒决策者在制定支持生育政策时,除了考虑生养子女的经济负担,也不能忽视生育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东北三省和京津冀人口同时减少
从常住人口规模看,广东省继续稳坐第一把交椅。
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为12656.8万人,占全国人口总量的8.97%,常住人口数量继续保持全国第一位。其中,户籍人口为10049.7万人,增加102.8万人,增长1.03%,成为全国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同时达到过亿体量的省份。
2007年,广东省人口首次超过河南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这一地位已维持了15年。2022年,山东省常住人口为10162.79,比广东省少2000多万。河南省则以9883万人,位居全国第三。
从增长量上看,2022年浙江省常住人口增加37万,位居全国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安徽省和江西省,分别以14万和10.58万位居第二、第三。
在全国人口负增长背景下,常住人口的增减很大程度上反应了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对人口的吸引力,因而广受关注。2022年,中国共有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加,但除了位列前三的三个省份增长数超过10万,其余省份增长量均在10万(含)以下,4个省份增长量在1万左右,这显示2023年这些省份极有可能出现常住人口负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既有经济发达的东部省份,也有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除上海市外,长三角地区的浙江省、江苏省和安徽省常住人口均保持增加;同时,西部省份四川省、云南省、宁夏自治区、青海省等常住人口也有小规模增长。这显示,人口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与劳务输出地人口回流现象,在2022年同时存在。
此外,东北三省和京津冀地区常住人口在2022年都出现减少。辽宁省常住人口减少最多,为32.4万。而东北三省2022年常住人口总共减少86.08万。
人口自然增长受出生和死亡数影响,反应人口规模变化的长期趋势。如果人口自然增长数为负,意味着人口增长惯性可能已经耗尽。
界面新闻梳理发现,2021年,中国有11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2022年,自然增长率为负的省份迅速上升为20个。(注:天津市只公布了2022年常住人口和城镇人口等数据,未公布出生、死亡相关数据,以及自然增长率。天津市统计局向界面新闻解释,该指标并非必须要公布的指标,因而未体现在公报中,但对方明确,天津市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也为负)
作为人口大省,河南省人口自然增长率62年来(自1961年开始)首次出现负增长。2022年末,河南全省常住人口为9872万人,比2021年末减少11万人;出生人口73.3万人,出生率为7.42‰;死亡人口74.1万人,死亡率为7.50‰;自然增长人口为负0.8万人,自然增长率为负0.08‰。
对此,河南省统计局发布的解读文章认为,受育龄妇女持续减少、生育观念变化、婚育推迟、人口外流和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全省出生人口持续减少,死亡人口增加,导致自然增长转负。
17个省份常住人口增加的同时,20个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意味着多个省份常住人口的增加只能依靠机械增长实现。机械增长一般指人口的流入。对此,人口学专家认为,在国际移民可以忽略不计,全国人口进入负增长的背景下,依靠省际间人口流动带来的机械增长,长期来看无法持续。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17个常住人口增加的省份中,有9个省份的自然增长率为负,其中既有经济发达的江苏省,也有劳动力输出大省四川、云南等省份。
各省份常住人口增加或减少的原因也不完全相同。
作为人口流入大省,2022年广东省常住人口减少28万人,而2021年末,广东省常住人口比上一年增加了60万。4月2日,广东省统计局发文以《2022年广东常住人口继续稳居全国之首 稳定增长可期》为题,对人口数据变化进行释疑。
文章称,“七普”数据显示,广东流动人口总量全国第一, 广东外来人口总规模高达2962.2万人,占总人口的23.5%,位居全国之首。2022年,广东省外流动人口减少69.2万人,这是在2022年广东疫情散发多发的因素影响下,省外流动人口暂时回流返乡的阶段性现象。作为外省务工人员输入大省,广东省外流入人口来源地前五省份分别为广西、湖南、河南、湖北、四川,由于2022年广东疫情防控政策持续时间较长,多地外省务工人员回流返乡。
根据2022年手机信令大数据情况,广东手机信号流出量大于流入量。广州自2022年10月以来,不同区域相继有疫情发生,后期疫情波及全省大部分地区,且临近年底,部分省外流动人口选择了暂时返乡。
文章称,随着防疫手段调整,广东社会经济发展将逐步恢复正常,跨省流动人口将继续选择流入广东。据运营商手机信令大数据显示,2023年1月返乡的跨省流动人口,2月已有84%回流广东。广东省统计局表示,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广东人口规模及其结构优势将长期保持稳定,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常住人口保持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不会改变。预期2023年广东常住人口将逐步恢复稳定增长。
因防疫政策调整导致人口流出,进而使常住人口减少的还包括西藏自治区。界面新闻从西藏自治区统计局获悉,2022年末西藏常住人口为364万人,比上一年减少2万人,自然增长率为8.76‰。而2021年末全区常住人口总数为366万人,比上一年增加1.19万,自然增长率8.70‰。自然增长率为全国最高。
对此,西藏自治区统计局有关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西藏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因防疫政策调整后,大量务工人员外流。据介绍,2022年8月西藏自治区出现疫情,人们出行受限,10月份政府开始派发“离藏卡”,很多外省人员获准离开。11月1日,按照有关统计法规,统计部门开展年度人口抽样调查。调查人员发现,一些住户房门被锁,已经离开。
后期,调查人员核对人口结构数据发现,流出的多数是劳动年龄人口。此外,调查人员还会同防疫、民政等部门评估数据,最终认为,常住人口减少系人口机械增长(转负)所致,属特殊时期的暂时性现象。
流动人口从工作地回流到户籍地的结果,使一些人口流出省份常住人口出现增加。以重庆市和安徽省为例,两地2022年人口自然增长均为负,但常住人口均出现增加。
2022年末,安徽全省常住人口为6127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4万人,但安徽省的自然增长率为-0.93‰。安徽省统计局人口统计处人士向界面新闻介绍,安徽省一直是人口流出大省,但近些年出现人口回流,导致常住人口正增长。一方面是由于安徽省经济发展较好,就业机会增加,另一方面是受疫情影响,一些人选择回到家乡工作。
重庆全市2022年末常住人口为3213.34万人,比上年增加0.91万人,自然增长率为-2.11‰。重庆市统计局局长黄可在随后发布的解读文章中认为,重庆人口集聚力持续提升,农民工返乡创业效果持续,他列举的另一组数据显示,重庆市2022年流出市外人口为403.53万人,比上年下降2.2%。
一些人口学专家向界面新闻表示,人口回流导致的常住人口明显变化,是2022年省际人口变化最重要的特征,而疫情被认为是主要影响因素。
2023年各个省份常住人口如何变化,或将与这部分回流人口的迁徙选择有关,这也取决于人口流入大省的经济和就业恢复情况。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之差。人口学专家何亚福告诉界面新闻,“七普”数据显示,中国的生育率呈现出南方高于北方、西部高于东部的特征。这与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不同区域的生育意愿差异。
31个省份中,东北三省自然增长率垫底,黑龙江省最低,为-5.75‰,辽宁省为-4.96‰,吉林省为-4.07‰。
人口自然增长率为正的11省份分别是广东、浙江、海南、福建、江西、广西、青海、宁夏、西藏、新疆和贵州。西藏自治区的自然增长率最高,为8.76‰,其次是宁夏自治区的4.41‰。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的常住人口虽然减少较多,但人口自然增长依然保持在3.33‰的较高水平。
有一种观点认为,“发展是最好的避孕药”,认为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生育意愿就越低。但是,这种观点并不完全符合2022年的现实情况,也无法解释为何中国南方的生育率普遍高于北方。
何亚福表示,经济发展水平和生育意愿的关系很复杂,无法简单地认为二者是正相关或负相关。影响生育的因素很多,如果分析经济水平与生育意愿的关系,就需要找到两个地区的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只有收入水平不同,才能进行可靠的研究。但现实中很难找到这样的案例。
不过,他引用美国芝加哥大学哈里斯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丹·布莱克(Dan A。 Black)等人在2013年发表的一篇论文指出,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活在美国阿巴拉契亚煤矿地区(包括俄亥俄州、宾夕法尼亚州、肯塔基州和西弗吉尼亚州的县)的人们经历了一次能源价格上涨,研究人员对煤炭储量不同县的人们的收入与生育意愿的研究显示,伴随着收入的增加,富煤县男性的收入提高,生育率也随之提高。研究人员发现,收入增加10%会导致出生率增加8%。这对过去认为“越穷越生,越富越不生”的观念提出了挑战。
何亚福认为,相比从经济发展角度解释生育意愿,从一个地区人们对待生育的态度,即生育文化的视角来分析生育意愿的强弱,或许更接近事实。仔细观察,11个自然增长率为正的省份,不管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其传统文化对待生育的态度都更积极。
何亚福长期居住在广东湛江。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家族、家庭,因而更倾向于“多子多福”,广东省对传统文化的保存较完整,祠堂随处可见。在湛江,农村每年都要过“年例”,相当于一个村子的生日,比过年还要隆重。湛江农村家庭几乎都有两个孩子。
相比内陆地区,广东省群众依然保持相对旺盛的生育意愿。2022年,广东省出生105.2万人,出生率8.30‰。广东连续三年成为唯一一个出生人口超100万的省份,连续五年成为第一生育大省,显示广东省人口“基本盘”依然稳固。
另一位人口统计专家告诉界面新闻,广东省作为改革开放的先驱,过去在生育政策执行方面有所不同,在1998年之前广东农村一直施行二孩政策,直到1998年以后才施行“一孩半”(即第一个孩子为女孩的,可以生第二个孩子),因此广东省的生育率一直较高。此外,广东省特有的“潮汕文化”,也更加重视家族,重视生育。
浙江省的私营经济一直比较发达,尤其是“温州模式”崛起,家族生意需要人继承,因此生育意愿也较高。但其他省份,“多子多福”的传统生育文化已经发生彻底转变。由此该专家认为,现行生育支持政策除了关注生育的经济成本外,还应该在塑造新型生育文化方面有所作为。
这位专家表示,人口学界曾做过研究,中国人的生育观念转变,与人口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不同地区存在梯度差异。东北比全国早10-15年,汉族地区比少数民族早10-15年。从目前的数据变化看,基本符合这一趋势。
宁夏自治区统计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2年宁夏常住人口为728万人,比上一年增加3万人,自然增长率为4.41‰。宁夏自治区过去十年的增长率也高于全国。“七普”数据显示,宁夏全区常住人口为7202654人,与“六普”数据相比,增长14.30%。而全国“六普”到“七普”人口的增长率仅为5.38%。
1984年,中共中央7号文件规定,人口在1000万以下的少数民族,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两个子女,某些情形可以生三个子女。宁夏自治区统计局人士向界面新闻解释,宁夏少数民族比例较高,独生子女时代生二孩的比例就比较高,人们的生育意愿比较强,这是宁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何亚福指出,西部一些省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并非是“越穷越多生”的结果,而是这些地区多数属于民族省份,一孩时代受到生育政策的限制较小,某些地区依然能保持民族传统中重视生育的文化。
责任编辑:张迪
新京报:公积金可作首付,助力住房消费回暖
鼓励提取公积金作首付,精准对接了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将释放更多的住房消费潜力。新京报社论8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上涨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持平或下降。新京报2023-08-17 04:04:500000突发!王健林怒了,下狠手!
来源:中国基金报泰勒兄弟姐妹们啊,今天市场又不大行,大家都挣钱了吗?市场比较大的事情是,王健林下狠手了,把自家的高级副总裁送到公安去了。新浪新闻综合2023-08-08 15:39:440000华为重回大陆智能手机市场首位 苹果跌至第五位
据Canalys4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时隔两年首次回暖,出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达6770万台。其中,华为经历了13个季度,重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凭借Mate及nova系列热烈的市场反响,出货量达1170万台,市场份额达17%。OPPOReno11系列表现亮眼,助其迅速跃升至第二,出货量达1090万台。每日经济新闻2024-04-26 14:40:570000省委提级调查后,在代县担任近11年县长的她落马了
撰文|刘艺龙7月25日,据山西省纪委监委消息,山西省忻州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郝江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山西省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落马前曾被处分公开资料显示,郝江陵,女,汉族,1966年10月出生,大学学历,农业推广硕士。她曾先后任晋城市委办公厅副处级督查员,朔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忻州市委副秘书长。北京青年报2023-07-26 18:28:160000三二一发射!这群县城小学生竟用塑料瓶造火箭
“三、二、一,发射!”眼前是7个饮料瓶做成的三级水火箭,高1米7,重约1公斤。阀门打开,水火箭的尾部高速喷出高压气和水,在天空中划出一道水波线。几秒钟的时间,火箭就历经了两次分离,最终直冲上180米的高空。中国新闻周刊2023-04-24 10:32: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