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幽微,善恶并存,“翻车”的张译又爆了
《狂飙》之后,张译再演刑警。
正在热播的刑侦悬疑剧《他是谁》依托“白银连环杀人案”“南大碎尸案”等重大案件展开故事,不断抛出紧张刺激的悬疑“钩子”,让观众追剧欲罢不能。

PART。
01
《他是谁》从1988年讲起,在雨夜追捕连环割喉杀人凶手过程中,张译饰演的年轻刑警卫国平目睹战友被凶手一刀封喉。
8年后,宁江市发生了骇人听闻的碎尸案,此时卫国平已成长为成熟的刑警队长,他侦查嗅觉敏锐,总能在错综复杂的线索中理出头绪,也总能在对话中一眼看穿对方的内心。

卫国平最大的性格特点是执着,执着于警察的缉凶使命。剧集开篇,张译对卫国平侦破命案“不破不休”的韧劲刻画非常令人动容,无论是卫国平整个人沉入污浊下水道寻找尸块,还是带队在垃圾山中昼夜翻找案件线索,画面都真实到不适合观众吃饭时追剧。
剧中的服化道和年代氛围也拍出了质感,真实再现了没有高科技手段的年代,刑警破案完全靠实打实的个人能力和意志。
在与警界专家吴教授的办案思路交锋中,实战经验丰富的卫国平屡屡胜出,让案件侦破一次次重现曙光。

PART。
02
《他是谁》演到这里,卫国平这个主角似乎又是那种无所不能的神探高手。
然而,卫国平无比执着的另一面,是他的自我迷失。
对战友之死的自责以及割喉凶手一直逍遥法外,成为卫国平一道解不开的心结,他长期失眠神经衰弱,每每提起割喉案,都会胸口作痛。
当割喉情节出现在“碎尸案”中,陷入执念的卫国平不顾同事质疑,认定抓捕到的嫌疑人就是当年“割喉案”的元凶,但指纹鉴定结果让卫国平低下了头,案件侦破前功尽弃。

这是刑侦剧中不多见的主角“翻车”,《他是谁》给卫国平埋了一条心理暗线,通过8集的铺垫后拉爆,打破了卫国平“强人设”的高光。
剧中,在刑侦业务课上,吴教授阐释的“恶意”一语点醒梦中人:有罪推定就是办案人员心中的恶意,警察的勇敢不光在于奋不顾身,还在于他敢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敢不敢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敢不敢推翻自己、否定自己。

《他是谁》中这一幕对应了1996年《刑事诉讼法》首次大修,生动诠释了确立无罪推定原则的深刻法理。
在缉凶中一路走向偏执的卫国平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心魔,看到了自己的私心,看到了自己的“恶意”,也理解了身为警察应该追求怎样的公平正义。
幡然醒悟、愧疚悔恨、无地自容……张译在表演中把卫国平的所有情绪汇聚成一滴无声滑落的泪水。
《他是谁》中的这一场戏,堪比《狂飙》中那场经典的高启强天台黑化,主角人物完成新生,缉凶故事走向转折。
PART。
03
相比以破案为主线的刑侦情节剧,《他是谁》偏重人物刻画,剧情不惜牺牲主角光环、减慢故事节奏,也要让人物完成“见自己”的内心成长,这在国产悬疑类型作品中难得一见。

《狂飙》大热之后,正面角色塑造如何才能出彩成为舆论争论不休的话题,《他是谁》《狂飙》同为张译饰演刑警,放在一起比较会有所启发。
如果说《他是谁》中的卫国平是一个有缺点、有软肋的人,那么《狂飙》中的安欣就是完美战士。
安欣的完美是自始至终的,人物性格是定型的,角色没有成长空间,从出场到落幕都在一条等高线上。作品执着于塑造一个没有私心的安欣,从而放弃了对人物内心的挖掘,观众在剧中看不到安欣在选择中的内心冲突和挣扎,这也是安欣相比高启强在人物塑造上最大的不同。

角色的魅力来自于真实立体,过度追求正面人物完美无缺,会让人物扁平化,变成一种符号化的存在。
人性幽微,善恶并存,即使一个追求无私的人,也会有私心。
一如《他是谁》中的卫国平一样,甚至还会生出不自知的“恶意”,直面人心的呈现会让角色魅力大增,卫国平的“不完美”反而让人物独具光彩。
与其塑造一个没有私心的完美战士,不如塑造一个战胜私心的人,才会让观众觉得更真实可信有共鸣。
责任编辑:祝加贝
终审维持死刑原判 弑母后吴谢宇的八年“求生”录
5月30日上午9时许,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故意杀人、诈骗、买卖身份证件上诉一案二审公开宣判,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新京报此前报道,2021年8月26日上午,福建省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吴谢宇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被告人吴谢宇犯故意杀人罪、诈骗罪、买卖身份证件罪,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三千元。法槌声落,吴谢宇的“双面人生”迎来结局。新京报2023-05-31 22:16:170000为了年入20万,我变成“害虫杀手”
“年入20万不是梦”。看到这种广告,哪个年轻人不心动,不得停下来多看几眼。这是一家无人机驾校前几年打出的招生口号。而我,从小就梦想着驰骋蓝天,但因恐高症只能作罢。如今,一个体验无人机飞手的机会就摆在我面前,职业听着很潇洒,收入按广告上说的也不低,我立马就报名了。哪想到,想当“飞手”的我,后来却变成了“害虫杀手”。开学第一课中国新闻周刊2023-08-06 12:33:160000余华英拐卖儿童案二审休庭 择期宣判
今天上午9:30,备受关注的余华英拐卖儿童一案在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贵州省人民检察院指派检察员出庭,上诉人余华英及其委托的辩护人到庭参加诉讼。原审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杨妞花等被害人也到庭参加诉讼。央视新闻2023-12-01 22:27:040000村民搭浮桥收费被判刑 法院对其申诉已立案审查
近日,吉林省一村民因私搭浮桥收费,被判寻衅滋事罪一事引发广泛关注。7月8日,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关于黄德义寻衅滋事案件,当事人黄德义向吉林省洮南市人民法院申诉被驳回后,2023年6月26日,黄德义继续向吉林省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诉。2023年6月29日,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定程序对该案立案,目前正在审查中。白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将严格依法办理好申诉审查相关工作。0000村民办酒席烧秸秆均被罚款,四川一村支书回应:若不合理可退
1月19日,四川广元旺苍县嘉川镇灯塔村村民郭某为亡父去世三周年,举办了一次坝坝宴。随后,被群众举报至村委会,被收取惩罚性“教育费”1000元。郭某心生不满,将此事发布到网络上,引发广泛关注。有的网友觉得,人都去世三年了,还在办酒,实属荒唐;也有网友质疑村委会收取“教育费”的合理性和合法性。澎湃新闻2024-01-27 17:44:1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