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拉克战争20周年丨美国的谎言从何而来?
2001年,美国本土遭遇严重恐怖袭击,造成近3000人丧生。同一天,美国正式向恐怖主义宣战。
美国决定发动伊拉克战争
始于2001年9月11日

时任美国总统 乔治·沃克·布什:我已下令美国所有的情报机构和警察机构,全力找出肇事元凶并将其绳之以法。胆敢包庇肇事恐怖分子的人也会被我们视为恐怖分子。
情报显示“9·11”事件幕后黑手是本·拉登及他领导的基地组织。然而,这显然不是美国政府想要的答案。

美国中情局前资深分析师 梅尔·古德曼:美国政府在2001年9月11日就下定决心要发动(伊拉克)战争。

美国中情局前官员 比尔·克里斯蒂森:2001年9月12日,也就是“9·11”的后一天,在白宫战情室举行的会议上,(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问道,“我们难道不应该借此契机也对伊拉克采取措施吗?”

美国白宫前反恐协调员 理查德·克拉克:我们都说,“不,不,基地组织在阿富汗呢。我们必须轰炸阿富汗。”拉姆斯菲尔德却说, “阿富汗没有好目标,但伊拉克有很多”。

美国国防部解密文件显示,时任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在“9·11”事件发生后不到六小时就指示助手,“赶紧,看一下是能不能把萨达姆也一起干掉,而不仅仅是本·拉登。把事情搞大,将他们一网打尽,无论相关还是不相关。”
为“干掉”萨达姆
美国想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为了强行把帽子扣在萨达姆头上,美国政府想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时任美国总统 乔治·沃克·布什:伊拉克是一个多年来秘密发展炭疽、神经毒气和核武器的国家。这是一个同意接受(联合国)武器核查,然后又把专家赶出去的国家。
美国政府的意图再明显不过,情报部门立即闻风而动。

美国中情局前官员 保罗·皮勒:那时一股极端强烈的政策之风,席卷了在政府任职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心知肚明,什么样的情报受偏爱,什么样的情报不受偏爱。
思前想后,他们决定在一则“旧情报”上大做文章。
2001年8月,美国中情局曾称伊拉克试图采购用于离心机的铝管,以制造核武器。随后,美国能源部截获了这批铝管,并命令专家进行评估。

美国核科学家 休斯敦·伍德:通过他们给我的信息,我用了大约15分钟就得出了结论。这些铝管不可能是用来制造气体离心机的,它们太厚了,也太重了。
美国能源部随即得出结论:这些铝管是用来制造常规火箭弹的,并非核武器。但中情局仍坚持已见,白宫则表示相信中情局。
炒作假新闻
美国政府、媒体沆瀣一气

2002年9月,有匿名官员故意将这一消息透露给了《纽约时报》。后者以《美国声称萨达姆·侯赛因正积极寻求原子弹组件》为题,对这一未经证实的情报大肆炒作。几个小时后,白宫政客迅速跟上。

时任美国副总统 切尼:萨达姆一直在尝试获取(铝管)。我们则通过特定渠道,截获并成功阻止他获得(铝管)。

美国核科学家 休斯敦·伍德:我给我在能源部的朋友打电话询问,“这是我们去年(2001年)说的那批铝管吗”?他们说“是的”。我说,“我还以为这个消息去年(2001年)就被辟谣了呢” 。
4天后,时任美国总统更是将其视为“铁证”,在联合国大会上昭告天下。

时任美国总统 乔治·沃克·布什:伊拉克好几次试图采购高强度铝管以研发核武器。
官方“放料”、媒体加工、政客呼应,美国政府就这样自导自演了一出“双簧戏”。
除了核武
美国还谎称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
而除了在核武器方面捕风捉影、颠倒黑白,在谎称伊拉克拥有生化武器方面,美国政府同样费尽心机。

时任美国国务卿 鲍威尔:我们拿出来的事实和结论,完全基于可靠的情报。对于(伊拉克)建造在车轮和铁轨上的生物武器工厂,我们掌握了第一手资料。
2003年2月5日,时任国务卿鲍威尔在联合国安理会进行最后的战前动员时,提到的所谓“第一手资料”就来源于他——代号为 “曲线球”的阿勒万。他自称是伊拉克化学工程专家,是萨达姆政权的反对者。阿勒万说,萨达姆已制造大量特制卡车和火车,作为“移动实验室”,专门用来研制炭疽等致命生化武器。

美国中情局前特工 瓦莱丽·威尔逊:在情报界人人皆知,“曲线球”就是一个捏造事实的人。他说的话根本就不可信。
2011年2月,阿勒万在接受采访时亲口承认,自己确实说了谎。
记者:假如你能回到过去,你还会说谎吗?

阿勒万:当然,毋庸置疑。任何反对萨达姆政权的事,我都会去做。只要有一线可能,我都会去尝试。
“曲线球”行骗
美国甘愿“上当”
区区一个阿勒万真得的骗得了美国政府吗?

中情局前欧洲部主任庄姆海勒说, “其实,链条上的每个人都知道(真相)。中情局里有无数文件、电子邮件、会议记录,都记载着阿勒万的可疑之处,但都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还有人说,这就像是一出戏“曲线球”行骗,美国甘愿“上当”。

美国前国务卿鲍威尔的办公室主任 劳伦斯·威尔克森:这不仅仅是情报差错,这是美国最高决策层的失败。小布什和切尼肯定会发动伊拉克战争,除掉萨达姆·侯赛因,哪怕一点儿情报都没有。
美国为何发动伊拉克战争?
——“新美国世纪计划”

在美国政府的精心策划下,2003年3月20日,美国及其盟友以所谓伊拉克藏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暗中支持恐怖分子为由,绕过联合国安理会,悍然入侵伊拉克。

美国中情局前资深分析师 瑞·麦戈文:是否根本就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事实上也确实没有。是否(萨达姆政权)与“基地”组织没有关系?事实上过去没有,现在也没有。那我们为什么要发动伊拉克战争呢?要回答这个问题,你只需上网下载“新美国世纪计划”。

资料显示,“新美国世纪计划”创建于1997年,自称是“新保守主义”智库。该组织共有25名成员,其中10人在美国政府任职,切尼、拉姆斯菲尔德和沃尔福威茨等人的名字赫然在列。

该组织在声明中,明确指出“作为当今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应扩大和保持“全球霸权”。“若有政权对美国利益和价值观有害,美国应对其发起挑战”。

美国资深媒体人士 保罗·杰伊: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战略目标,在“新美国世纪计划”中就已经得到阐述了,那就是要推翻(萨达姆)政权。既然已经是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了,那美国就没有任何理由再纵容这一政权。
推翻伊拉克政府,在伊拉克扶植亲美政权;攫取伊拉克石油资源,稳固美元霸权地位;彰显美国实力,威慑其他中东国家。借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可谓“一石三鸟”。然而,这样一场建立在谎言之上的战争,在摧毁了一个主权国家、给伊拉克人民带来无尽伤痛的同时,也让美国名誉扫地。

美国中情局前特工 罗布特·贝尔:如果你没有正当理由却对另一个国家发起攻击,人们会说等一下,这不是反恐战争,这是帝国主义,是殖民主义。

美国前中情局人士 帕特里克·埃丁顿:我们吹嘘的是,里根口中所说的“山巅上的闪耀之城”。考虑到现在美国的国际形象,这座“山巅之城”看上去已破败不堪。我认为这合乎情理。
责任编辑:刘德宾
俄罗斯解除汽油出口临时禁令
新华社莫斯科11月17日电(记者刘恺)俄罗斯能源部17日发布消息说,俄联邦政府决定即日起解除汽油出口临时禁令。俄能源部网站发布的消息说,取消汽油出口临时禁令的原因是俄国内汽油市场饱和并出现供应过剩。自9月21日实施汽油出口临时禁令以来,车用汽油交易所批发价格大幅下降,俄汽油库存已达约200万吨。0000克罗地亚困局:年轻的有心无力,年迈的力不从心
来源:足球报官方微博[克罗地亚困局:年轻的有心无力,年迈的力不从心]克罗地亚并非球迷印象中完全的固步自封,看看他们的后防线,29岁的利瓦科维奇已是“功勋老臣”,4名后卫平均年龄不过24.3岁;反观西班牙队,莫德里奇的俱乐部队友,34岁纳乔、32岁的卡瓦哈尔依旧是德拉富恩特委以重任的老臣。新浪新闻2024-06-16 15:13:520000时报广场成第二战场?巴以“战场情绪”正蔓延全球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随着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军队激战引发全球关注,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战场情绪”也蔓延至全球。当地时间8日,数百名亲巴勒斯坦和亲以色列的抗议者分别走上美国纽约街头,高喊口号,互相谩骂。此外,法国、英国以及加拿大等国家也宣布加强对本国境内犹太社区、教堂和学校的安保措施,预防骚乱。时报广场上的“第二战场”环球网2023-10-10 10:31:450000美媒测算:特朗普将赢得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初选
[环球网报道]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3月5日测算,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将赢得北卡罗来纳州共和党初选。据美媒此前不久测算,现任总统拜登同天将赢得弗吉尼亚等州民主党初选。环球网2024-03-06 14:30:250000欧盟想借助拉共体减少对华依赖,德媒:拉美国家对此热情有限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青木环球时报记者陈子帅]来自欧盟、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17日在布鲁塞尔举行八年来的首次欧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拉共体)峰会。外媒普遍认为,这次峰会是欧盟在乌克兰冲突阴云持续笼罩欧洲上空、中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影响力增大的背景下,寻求新的政治和经济盟友的努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