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途控股2023年第一季度营收24.999亿港元 净利润11.918亿元
转自:金融界
金融界5月25日消息,中国以技术驱动的在线经纪和财富管理平台富途控股,今天公布了截至2023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业绩。数据显示,富途控股第一季度营收24.999亿港元同比增长52.3%,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至11.918亿港元,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3.8%至12.68亿港元;第一季度总交易量为1.2万亿港元同比下降7.8%。
2023年第一季度运营亮点
截至2023年3月31日,付费客户总数同比增长15.2%,达到1,528,103人。
截至2023年3月31日,注册客户总数同比增长13.5%,达到3,304,758人。
截至2023年3月31日,用户总数同比增长10.5%,达到2000万。
截至2023年3月31日,客户总资产同比增长20.6%至4655亿港元。
2023年第一季客户日均资产为4,530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增加16.7%。
2023年第一季度总交易量为1.2万亿港元,同比下降7.8%,其中美股交易量为8276亿港元,港股交易量为3722亿港元,沪港通交易量为200亿港元。
2023年第一季度的日平均收入交易(DARTs)同比下降13.7%,至514,105笔。
截至2023年3月31日,融资融券及证券借贷余额按年增加35.3%至345亿港元。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亮点
总收入同比增长52.3%,至24.999亿港元(合3.185亿美元)。
总毛利同比增长56.3%至22.09亿港元(合2.814亿美元)。
净利润同比增长108.4%至11.918亿港元(合1.518亿美元)。
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净利润同比增长103.8%至12.68亿港元(合1.615亿美元)。
富途控股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华先生表示:“截至季度末,付费客户总数同比增长15.2%,达到150多万。今年第一季度,香港市场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新付费客户,因为在1月份股市反弹期间,客户获取速度加快。新加坡付费客户增长保持弹性,我们继续通过线下投资者教育活动建立品牌知名度,并满足投资者对低风险基金产品的需求。我们在不同的市场推出了新产品,包括在香港的24/5美国股票交易,在新加坡的杠杆外汇交易,使36种主要货币对的保证金交易,以及在美国的美国股票的多腿期权策略订单。随着我们继续扩大产品供应和增强用户体验,尽管市场疲软和头条监管新闻,我们仍然记录了另一个强劲的付费客户保留率超过98%。”
“客户总资产按年及按季分别上升20.6%及11.5%至4655亿港元。在新加坡,客户总资产和平均客户资产环比分别增长28%和22%,这要归功于客户群体的稳定净资产流入和美国股市的良好表现。”
“总成交量环比上升11.9%至1.2万亿港元。美国科技股成交量上升,带动美国股市成交量环比增长22.6%,至8,276亿港元。香港股市成交量环比下降6.2%,至3,722亿港元,2月份以来的股市回调打压了投资者情绪。我们观察到围绕科技股的保证金融资和证券借贷活动增加,使余额在季末连续上升29.6%至345亿港元。”
“本季度财富管理业务的客户总资产增加54亿港元至370亿港元,按年增长77.4%,按季增长17.2%。”在新加坡,由于货币市场基金继续获得牵引力,我们本季度客户总资产环比增长69%。截至季度末,我们在新加坡的付费客户中有15%持有理财产品,高于去年同期的1%。”
2023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
收入
总收入为24.99亿港元(3.185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6.41亿港元增长52.3%。
经纪佣金及手续费收入为10.793亿港元(合1.375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11.6%。这主要是由于混合佣金率从7.3个基点增加到8.8个基点。
利息收入为12.943亿港元(1.649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125.0%。
其他收入为1.263亿港元(合161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28.5%。
成本
总成本为2.908亿港元(370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280亿港元增加27.5%。
经纪佣金及手续费支出为7,220万港元(合9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减少24.8%。
利息支出为1.308亿港元(合167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233.7%。
加工及服务成本为8770万港元(11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减少5.4%。
毛利润
总毛利为22.09亿港元(2.814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14.13亿港元增长56.3%。毛利率为88.4%,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86.1%。
营业费用
总营运开支为8.041亿港元(合1.024亿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7.483亿港元增加7.5%。
研发费用为3.549亿港元(合45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长25.7%。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为1.413亿港元(合180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度的2.881亿港元减少51.0%。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3.079亿港元(合3920万美元),较2022年第一季增加73.3%。
净利润
净利润由2022年第一季度的5.718亿港元增至11.918亿港元(合1.518亿美元),增幅为108.4%。2023年第一季度的净利润率从去年同期的34.8%扩大至47.7%。
非公认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利润较2022年第一季度增加103.8%至12.68亿港元(1.615亿美元)。
每ADS净收益
每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基本净收入为8.54港元(1.09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3.88港元。每股美国存托凭证摊薄后净利润为8.44港元(1.08美元),而2022年第一季度为3.85港元。每个ADS代表8股A类普通股。
青昀新材再获超亿元B轮融资,特种纤维材料引领行业新风向
下游产品可应用于近百种场景和行业。作者|Bonnie5月18日,江苏青昀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昀新材)宣布完成超亿元B轮投资。本轮融资由中建材新材料基金及金浦投资联合领投,陕煤投资、元禾厚望、泰合资本参投,A轮领投方高瓴创投、东方雨虹持续加注。泰合资本担任长期独家融资顾问。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扩建产线、强化供应链体系及打造顶尖人才团队等。诺哈网2023-05-26 15:14:450000控制回撤,到底谁负责?
转自:望京博格投基昨天直播聊到:我们总说买(主动)基金,本质上是买“人”,但现在这个大市场环境,主动基金一个跌的比一个惨,指数涨,持仓反跌,投资者很难对基金经理产生持续的信任,宁愿信任(指数)规则,也不愿意信任人。其实延申出来的一个问题是,作为主动管理人,基金经理是否应该控制回撤?这个问题其实可以从几类不同角度来看,而不是一概而论:(1)“固收”诺哈网2023-05-26 07:14:040000坚持做主动管理坚守者 华商基金践行高质量发展
转自: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赵明超)华商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历经17年的实践探索,以持有人利益为先,坚守主动管理,坚持价值成长,展现专业化主动管理优势,业绩表现突出。天相投顾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华商基金一举包揽三项5A评级榜首,在“三年期综合评级”、“主动股混三年期评级”、“主动债券三年期评级”三项评级中,均以最高总分位列第一。00002023全球最佳创投人:沈南鹏再登榜首,刘芹、张震位居前十,3家机构2人入选
今年共有14位来自中国的创投人入选。本文为IPO早知道原创作者|StoneJin微信公众号|ipozaozhidao据IPO早知道消息,2023年福布斯全球最佳创投人榜(TheMidasList)于北京时间5月4日晚间正式发布。在今年的榜单中,共有14位来自中国的创投人入选:诺哈网2023-05-26 17:57:520000建发致新创业板IPO 大量应收账款背后有何玄机
《投资者网》蔡俊近期,上海建发致新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建发致新”、公司)更新招股书。建发致新计划在创业板上市,2022年6月首次更新招股书,已披露两轮回复函。公司主营医疗器械流通,即从上游采购医疗器械,下游卖给终端医院。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