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大军区首任司令员,只有一位,不属于五大野战军编制,他是谁?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解放后的1955年至1956年,我国先后成立了13个大军区,而每一个军区的司令员,几乎都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队伍中的勇猛之将。可能了解解放战争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解放战场上,由我党领导的部队,以及战将,有90%都是归五大野战军司令员管辖,统领他们投入解放事业。
西北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一野战军,是负责西北地区的反动派敌人。中原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二野战军,逐鹿中原,打响战略反攻第一枪,深入国统区作战,解放西南。华东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的第三野战军,负责华东战场上的国军集团,由于这个战区离蒋介石的统治中心南京较近。所以,在解放时期,华东是主战场之一,并且,华野将士面对的敌人都是老蒋的精锐部队。

东北野战军也就是后来第四野战军,投入东北地区,华中,华南地区的解放战争。是征战区域较广的一支王牌野战军。华北军区野战部队也就是后来的华北野战军,负责华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在平津战役结束后,这支部队归我党总部直接领导。
这便是解放战场上,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五大野战军。
五大野战军的将士,都是击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成员,他们都为新中国的成立,革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加上,来自五大野战军的将领们,都是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所以,这批能征善战的将军,在建国后,也成为守卫一方的大军区司令员。

在1955年,我国先后成立了12个大军区,1956年增加了一个福州军区,共计13个大军区。
一野老大哥在1955年,有四位战将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他们分别是贺炳炎任职成都军区司令员,张达志任职兰州军区司令员,王恩茂任职新疆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任职济南军区司令员。
这四位将军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属于一野大军的骨干,其中的杨得志,贺炳炎是虎将的代表。王恩茂是一位杰出的政工工作者,张达志是第四军的首任军长,也是一位身经百战之将。

二野大军在1955年,有三位将领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他们分别是陈再道任职武汉军区司令,谢富治任职昆明军区司令,张国华任职西藏军区司令。三位将军在解放战场上,都是刘邓二人麾下的得力干将,谢富治是杰出的政工将领,属于兵团级别。张国华与陈再道都是属于勇猛之将。
三野大军在1955年,只有许世友当选南京军区司令员。不过在1956年成立的福州军区,也是三野猛将叶飞担任。这样一来,在名将辈出的第三野战军,也有两位猛将成为大军区的首任司令员。
第四野战军在1955年,也是只有两位将领成为大军区司令。沈阳军区的邓华,广州军区的黄永胜,皆是来自四野大军。虽然,四野在1955年,担任大军区司令员的数量有点少,但两位将军的质量较高,都是我军史上大名鼎鼎的开国将军。

北京军区是由华北野战军组建而成的,毫无疑问,该军区的首任司令员,肯定是来自华北野战军。要知道,在该野战军成立的时候,原本是拥有三个兵团,司令员分别是杨得志,周士第,杨成武。可是,后来为了加快西北地区的解放,杨得志与周士第划归第一野战军。这样一来,华北野战军只剩下一位兵团司令员,他就是杨成武,同时也是北京军区的首任司令。
以上12个军区的首任司令员,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是隶属五大野战军编制。可能只有内蒙军区司令员乌兰夫,在解放时期,不属于五大野战军编制。因为,他是一位优秀的政工工作者,在解放战场上,投入内蒙地区的解放事业。
解放战场上,国军陆海空三军总司令都是谁?他们的结局又如何?
陆海空三军是指三个不同的兵种,陆军是指在地面上作战的部队,该兵种是比较古老的兵种之一。像中国古时候的骑兵,步兵都是属于陆军的。海军在中国古时候被称之为水师,是在海上作战的一种兵种。空军是指在天空上驾驶飞机,配合地面部队作战的一种兵种。现如今的战争,空军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兵种,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制空权,算不上是军事强国。诺哈网2023-05-28 15:07:2100001955年被授予的175位开国中将,这十人立功多,战绩佳
1955年除了十位将领被授予元帅,十位将领被授予大将,57位将领被授予上将外,与此同时还有175位战功卓越的将领被授予了开国中将军衔。其实在1956年与1958年还有两位将领补授中将军衔,这样一来,开国中将共177位。然而,就在这1955年被授予的175位开国中将里,有十位战功卓越的将领,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立功最多,战绩最佳。排名不分先后诺哈网2023-05-31 21:53:320000晚年的胡琏为何能够得到如此高的评价,说他;超智超勇、鹤立鸡群
胡琏,陕西华州人,是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生,在这一期却是出了不少名将,如张灵甫,林总,李弥都是这一期的学生。胡琏虽然是黄埔四期生,但是有幸,加入了陈诚的土木系集团中,能够得到陈诚的欣赏,无疑就可以得到蒋介石的青睐。当然了,胡琏并不是靠溜须拍马才得到重用的,也是在战场上杀敌建功,凭借真本事晋升。在抗战爆发后,他担任第18军第11师师长,能够担任该师的师长就表示,胡琏在土术系中地位。诺哈网2023-06-02 04:16:320000抗战名将有很多,但对日寇打击最大的,是这三位名将
1937年,卢沟桥事件爆发后,侵略者日寇发动全面入侵战争,由此揭开了八年抗战的序幕。虽然,在1937年之前,我国各地军阀集团,为了争夺地盘,爆发了一系列内战。但在面对侵略者入侵时,他们都能够冰释前嫌,上下齐心,拧成一股绳共同对付侵略者日寇,保卫家园,保卫百姓。诺哈网2023-05-27 10:25:320000本该授予中将军衔的三位将领,最后却授予了少将军衔,他们是谁?
在1955年,被授予开国少将军衔的将领中,有三位将军,皆为革命事业立下了赫赫战功。如果论革命资历,以及为革命事业所做出的贡献,他们都达到了授予中将军衔的标准。可是,最后由于其他原因的造成,这三位战功卓越的开国将军,都是被授予少将军衔。第一位是贺晋年诺哈网2023-05-27 00:21:5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