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数字中国发展报告》|中央财大陈端:强化引领以评促建深化协同放大动能丨封面天天见
封面新闻记者 张越熙
23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数字中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我国数字基础设施规模能级大幅提升。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将进一步夯实数字中国建设基础,打通数字基础设施大动脉,畅通数据资源大循环。
《报告》透露了哪些信息,展望2023年数字中国发展工作,又可能蕴藏哪些机遇和挑战。中央财经大学数字经济融合创新发展中心主任陈端从三个维度对《报告》进行了解读。

以评促建:
《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纲举目张的量化呈现
她指出,《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从整体框架上看,与《数字中国整体布局规划》里提到的要点保持了高度一致。
《规划》明确,建设数字中国按照“2522”整体框架进行布局,《报告》中则围绕这些要点在数据上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呈现,“成效”框架涵盖了数字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体系、数字经济、数字政务、数字文化、数字社会、数字治理、数字生态文明、数字技术创新能力、数字安全保障体系、数字领域国际合作等,结构全面,数据维度丰富,年度之间的数据对比为数字中国建设的动态监测和效果呈现提供了宝贵资料参考,相关数据在31个省级行政区之间的横向对比也形成对地方的一种监督和激励;
深化协同:
东中西部在新基建支撑之下释放新动能
陈端提到,过去东中西部地区的产业转移是以“梯度发展”为主要特色,数字中国整体战略布局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制度构建双线并行,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为纽带,东中西部有望形成基于产业资源禀赋优势互补的实时协同,在阶段性的投资拉动效应之下,通过东中西部深化协同短时间内让数字动能有一个相对集中释放期,这对于对冲当前经济增速下滑有积极作用。
结构嬗变:
数字技术赋能产业升级
数字中国建设是一张蓝图一盘大棋,但技术引擎和产业重心的阶段性差异客观存在。今年以来,通用人工智能和AIGC成为热议话题,也成为驱动下一轮生产力革命的关键因素。应该说,AI引发的这场技术革命与移动互联时代的模式革命有本质的区别,后者主要是对商业模式和商业生态的重构,而前者影响则更深远,在结构化整体关照之外,需要特别关注AI革命在供给侧和需求侧促发的新特征。
AI大量替代人工已经是没有悬念的未来,在这样一个关键窗口期,处理不好可能是大规模的失业潮,如果能够擅加引导,以一些领域的技术升级、产业升级带动新需求和新业态,或许会实现新一轮发展动能转换。
制造业的智能化自动化是更明显的趋势,而服务业的智能化数字化则可能衍生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增量空间,未来可能有大量的数字人以新型交互界面中进行场景化个性化服务,同时也意味着更多普通人可以从繁琐的一二三产业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拥有更多休闲时间,在这些时间平台上有着新型休闲娱乐服务业创新的巨大空间。
她认为,自然人及其数字分身之间的社交互动、场景化价值众创如果引导得当,既可以体现为个体休闲娱乐,也可以体现为群体的新型价值共创。凡能以不同形式、手段和途径在不同维度满足人生产生活需求的创新,都可以是新型价值的源泉,而新价值的创造过程则是新动能的源泉。
专家共话高抗赤霉病小麦新品
科技日报讯(过国忠柳鑫记者夏凡)5月21日,国家小麦赤霉病综合防控协同创新联盟的育种、栽培、植保等60多位专家,以及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和各市农业部门相关负责人齐聚江苏高邮,现场观摩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扬麦33推广示范田,并就进一步加快赤霉病抗性育种和建立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进行深入研讨。0000中国互联网协会:警惕“AI换脸”新骗局
今年以来,ChatGPT和GPT-4等技术的应用,成为了信息科技领域的热点,引起公众对AI技术的广泛关注和热情。但伴随着深度合成技术的开放开源,深度合成产品和服务逐渐增多,利用“AI换脸”“AI换声”等虚假音视频,进行诈骗、诽谤的违法行为屡见不鲜。0000山东诸城发现水波纹遗迹化石和恐龙足迹化石
本报济南3月28日电(记者王沛、李蕊)记者从山东省诸城市恐龙文化研究中心获悉:近日,该中心工作人员在春季野外化石勘察过程中,从诸城市主要化石遗迹区新发现一处较为完整的水波纹遗迹化石和一些大型恐龙足迹化石。该化石遗迹区地质地貌发育及保存比较完整,经过分析周围岩层沉积的特征,并对遗迹化石点周围地层岩性和岩石组合的特征以及实物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断定为早白垩世地质地层。0000基因测序证实猴痘已大规模社区传播 国卫生官员为6月拉响警报
随着法国、意大利、西班牙在内的多个欧洲国家研究团队发布新一轮猴痘病毒基因测序报告,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猴痘已经在欧洲发生了大规模的社区传播。由于目前已知猴痘病例主要出现在男男性行为者中,在六月即将到来之际,全球卫生官员提醒相关群体,应随时对猴痘病症保持高度警惕。诺哈网2023-05-26 20:14:2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