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谢兵团的两大纵队司令员,一位军长,八大旅长,分别都是谁?
1947年7月27日,由第四纵队,第九纵队,以及第38军,外加太岳军区第22旅,共计8万余人,组成战略集团军,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政委谢富治,故此,这支部队被称之为陈谢兵团。
陈谢兵团成立的作战目的就是挺进中原解放豫西,与刘邓大军,陈粟大军互为“品”字形阵势,互为犄角,机动歼敌。这便是解放初期,伟大的毛爷爷制定品字形战略方针。
陈谢兵团成立后,便强渡黄河,挺进豫西,豫西地区解放的序幕自此拉开。

进入豫西后陈谢兵团伺机歼敌,先后解放了登封十余座城市,歼敌1.3万余人,取得豫西战场第一场胜利。就在陈谢兵团在陕南,豫西连连获得胜利时。胡宗南让他的心腹干将李铁军率领七个旅的兵力进入宝丰,鲁山地区寻找陈谢兵团决战。
要知道,李铁军也并非等闲之辈,他是黄埔一期生。军旅生涯经历了东征,北伐,中原大战,因行事小心,为人狡猾,拥有广东狐狸的美称。面对来势汹汹的李铁军兵团,陈赓将军决定放长线钓大鱼,先派一部分兵力伪装成主力西进,迷惑敌人,引诱敌人,牵着李铁军这头“大牛”走,将这头大牛拖疲拖瘦,待时机成熟后,再一举歼灭李铁军兵团,这便是大名鼎鼎的牵牛战术。
最终陈谢兵团在河南西部南阳一带的南召县,方城县重创李铁军兵团。

豫西伏牛山牵牛战斗的胜利,不仅打乱了蒋介石的中原作战计划,还使得平汉线西侧解放区连成一片,彻底扰乱了国军集团在中原地区的军事部署。
陈谢兵团作为一支战略集团军,圆满完成上级交给他的作战任务。与此同时,陈谢兵团两大纵队司令员,也是家喻户晓的名将,猛将。
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陈谢兵团主要是以第四纵队,第九纵队组建而成的。尤其是第四纵队,是公认的陈谢兵团核心部队,下辖四个旅,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陈赓将军,同时,他也是陈谢兵团的司令员。

第九纵队下辖三个旅,该纵队也是陈谢兵团主要组成部队之一,纵队司令员就是大名鼎鼎的虎将秦基伟将军。
陈谢兵团下辖的第38军,这支部队的情况比较特殊。它是由国军起义部队在1946年改编而成的,军长是孔从洲。虽然,他是一位起义将领,但在解放事业中也立下了赫赫战功,所以,在取得革命战争胜利后的1955年,孔从洲被授予中将军衔。
陈谢兵团下辖的八大旅长,是该兵团冲锋陷阵的八大虎将。

第22旅旅长查玉升,他是安徽六安裕安区人,是属于一位在战火中历练出来的虎将,因打仗勇猛,深得兵团司令员陈赓将军的喜爱,成为该兵团的主力战将之一。
第十旅旅长周希汉,是陈谢兵团的一把尖刀,几乎较为重要的战斗,陈赓将军都会交给,这位猛将去完成。比如:全歼天下第一旅,重创李铁军兵团等重要的战斗,都有周希汉的参与。
第十一旅旅长李成芳,是湖北麻城人,军旅生涯经历了不少硬仗。到了解放时期,李成芳已经成长为人民队伍中,一位出色的军事指挥员,被誉为是陈赓将军麾下四大猛将之一。
第12旅旅长刘金轩,也是一位身经百战之将,同时具备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才能。在陈谢兵团进入豫西,建立豫鄂陕根据地时,刘金轩受命率领第12旅远离主力孤军西进,出击陕南,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卓绝的战斗,先后解放洛宁、芦氏、均县等县城,成功开辟了规模较大的陕南根据地。
第12旅在他的领导下日渐壮大,最后发展成一支主力部队。在1949年全军改编时,陕南根据地的人民队伍改编成第19军,军长就是刘金轩将军。

第13旅旅长陈康,他是湖北武穴人。周希汉称赞他是打仗的材料,陈赓将军称赞他是一位猛虎。能够得到两位名将称赞的陈康,自然也是一位实战经验比较丰富的虎将。在豫西牵牛战役中,陈康率领的第13旅成功拖垮李铁军。再牵入我军预设于西平县祝王寨、金刚寺的包围圈中,一举歼灭了李铁军兵团2万余人。
第20旅旅长蔡爱卿,他是湖南岳阳人。在解放初期,所率领的第20旅隶属秦基伟将军的第九纵队。在中原豫西军区成立后,蔡爱卿任第二军分区司令员,成为一名后方将领。

第26旅旅长向守志,四川宣汉人。他也是我军革命史上一位出色的军事将领,同时也是第九纵队的主力战将。在解放战场上,抗美援朝战争中,向守志都立下了赫赫战功,成为一名铁血战将。
第27旅旅长崔建功,是河北省大名县人。军旅生涯的巅峰时刻,就是在抗美援朝时期,崔建功指挥的志愿军第四十五师依靠坑道工事,寸土不让,与“联合国军”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毙伤俘敌1.4万人,为上甘岭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林总对白崇禧很敬仰,那么在这位小诸葛眼中,最敬仰的元帅又是谁
林总是指开国元帅中的林帅,因在解放战争时期,担任过东北野战军总司令,第四野战军总司令,所以大家都称他为林总。同时,这位林总也是解放战争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是元帅中战绩排第一的人物。为解放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而他的辉煌战绩在全国全军都是排第一的。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战功赫赫的元帅,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蒋介石阵营的白崇禧十分敬仰,同时对他的评价也很高。白崇禧诺哈网2023-06-02 03:46:250000从福建走出来的三位杰出战将,任职海军司令,空军司令,总参谋长
在战争年代,闽西革命根据地,是我党向外扩建,建立的第一个苏区根据地。当时,除了井冈山根据地外,由红军总部向外扩建的第一个根据地,就是福建的闽西革命根据地。由此,革命火种,正式洒向闽西大地,开始蔓延,就像是春天里的小草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闽西革命根据地的诞生,影响了一大批闽西儿女,让他们纷纷投身革命,加入专门为贫苦百姓做主的红军队伍。据历史记载,在长征途中就有3万闽西儿女,踏上长征之路。诺哈网2023-05-28 04:12:190000这个军很奇怪,政委与师长都是中将军衔,为何军长却是少将军衔
在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编制一般都是由两人共同管理一个军或者一个师。就比如一个军,有军长就有政委,包括兵团也是一样,有兵团司令员,就有兵团政委,还有师编制也是一样。要说谁大呢?肯定是军长啊,兵团司令员,师长的职务要大些,因为他们都是军事主官。诺哈网2023-06-02 10:51:190000红军时期与解放时期,让朱毛周三位首长,最为倚重的战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5-31 23:03:410000四位上将同框合影,左右两边是国防部长,中间的两位职位也不低
#头条创作挑战赛#这张在80年代拍摄的珍贵老照片,记录了四位上将的容颜。当时的四位老将军,都是身穿新式军装,个个精神抖擞,英姿飒爽站在天安门城楼上,观看阅兵仪式。左边的第一位是秦基伟,他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左边的第二位是陈锡联,他也是来自解放战争时期的第二野战军。诺哈网2023-05-26 13:55:5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