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党史上,28个半布尔什维克,分别都是谁?
在我党史上,有29位同志被称之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这群人都是毕业于苏联中山大学。可能熟知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从1925年开始,到1929年之间,每年都有一批人,远涉重洋,辗转赶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在那段时间里,莫斯科中山大学汇集了国共双方的精英人员。
28个半布尔什维克,是在1929年,十天大会中产生的。由于,徐以新的立场摇摆不定,所以被称之为半个布尔什维克。那么,剩余的28个布尔什维克,都是哪些人呢?

第一位王明,他是安徽金寨人,也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还是28个半布尔什维克的领头人。虽然,王明在革命早期拥有很高的话语权,但他为革命事业并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反而带来了很大的危害。1956年,王明叛逃到苏联。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离世。
第二位秦邦宪,又名博古,他是江苏无锡人,也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博古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一度成为红军最高负责人,地位超过了毛朱周等人。由于他一味的听从李德的意见,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导致红军损失惨重。因此,在1935年的遵义会议中,博古被解除最高负责人的职务。1946年4月8日,博古由重庆返回延安途中,飞机发生了事故,不幸遇难。
第三位张闻天,又名洛甫,他是上海人,还是我党早期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遵义会议中,他投了关键性的一票,支持伟人复出,反对李德,博古等人的错误路线。

第四位王稼祥,他是安徽宣城人,1925年参加革命,于同年12月份,到苏联中山大学学习。1930年,王稼祥从苏联回国,从事宣传工作。1931年,王稼祥任红军总政治部主任,是当时红军队伍中,主要领导人之一。
第五位盛忠亮,他是湖南石门人,也是我党早期领导人之一,从事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不过,盛忠亮革命信仰不坚定,经过顾顺章的劝说,叛变,加入中统。
第六位沈泽民,他是浙江桐乡人,是我党早期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家,社会主义青年团创始人之一,鄂豫皖苏区的建设者之一。但比较遗憾的是,在1933年11月20日,沈泽民因病逝世,享年33岁。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张琴秋也是28个半布尔什维克之一。

第七位陈昌浩,他是湖北武汉人,也是红军早期领导人之一,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与徐帅是搭档。在创建,保卫鄂豫皖根据地,川陕根据地的作战中,陈昌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第八位何子述,他是湖北广水人,也是我党史上一位优秀的,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30年,何子述回国工作,后因叛徒的出卖,在天津被捕牺牲。
第九位何克全,又名凯丰,他是江西萍乡人。在革命战争年代,凯丰主要从事红军队伍中的宣传,组织等方面的工作。

第十位杨尚昆,他是重庆人,1926年入党,至此开始他的革命生涯。杨尚昆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队中的重要人物之一。担任过红军宣传部部长,红三军团的政委,秘书长,警卫司令员等职。与此同时,杨尚昆也是28个半布尔什维克发展最好的一位。
第十一位夏曦,他是湖南益阳人。这位在红军史上的口碑不怎么样?在湘鄂西根据地大搞肃反运动,杀害了不少红军将领。1936年二月,夏曦不幸牺牲,成为长征途中,所任职务最高的遇难者。
孟庆树是王明的妻子,也是妇女运动领导人之一。剩余的布尔什维克分别是王保礼,王盛荣,王云程、朱阿根、朱自舜,孙济民、杜作祥、宋潘民、陈原道、李竹声、李元杰、汪盛荻、肖特甫、殷鉴、袁家镛。
三大战役结束,蒋介石手中仅有的三个王牌军,都是哪位悍将任军长
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结束后,英勇的人民军队。在这三场战役中,让蒋介石损失百万大军,其中,包括老蒋最引以为傲的五大主力军。还有他麾下一些骄兵悍将,也都在这三大战役中,被英勇的人民军将领,击毙与俘虏。比如大家熟知的,蒋介石救护队长杜聿明,就是在淮海战役中被俘的。还有他最看重的学生廖耀湘,是在东北战场上兵败被俘的,包括蒋介石的黄埔一期学生黄维(成为俘虏),以及邱清泉都在淮海战役中被歼灭的。诺哈网2023-05-28 03:46:400001日本版的邱清泉,打仗勇猛,却因性格高傲被贬回老家
可能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二战时期,蒋介石领导的国军集团中,有一位悍将名叫邱清泉,他在没有参军之前,可是一位才子,文化知识很高。然后在参军之后,因打仗勇猛,被称之为战场上的邱疯子,不过有一点,那就是性格高傲。一般来说,像这种的人,都是十分有本事的,不然人家也高傲不起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去查看一下,邱清泉不仅是一位合格的军人,在文学方面,以及军事著作方面,都发表撰写自己的书籍,尤其是军事。诺哈网2023-06-01 06:26:130000抗战时期,蒋介石特意提拔任用的杂牌将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5-31 23:23:080000建国后,得到毛爷爷器重的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都有谁
在取得解放战争胜利后,一个崭新的国家向世界各国宣告成立。作为刚刚成立的新中国,与各国的外交自然少不了,尤其是各国与各国的将领之间进行军事讨论研究。当时他国都有军衔等级之分,假如对方派出一位元帅级别的将领访问中国,那么作为我方,理应也要派出一位元帅级别的将领接待,这样才合理。可是,在1949年建国后,我国还没有实现军衔制度。还是在1955年开始实行军衔制度的。诺哈网2023-06-01 00:44:010000三大方面军创办的军校,在当时,都是哪些名将担任校长
可能熟知近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蒋介石在民国乱世,能够闯下一番事业,成就蒋家王朝。就是因为他掌控了一个重要的军事资源,一个可以为他培养,源源不断的军事人才的黄埔军校。要知道,蒋介石军事集团许多优秀的将领,都是来自他的黄埔军校。这才能够让他,长期大权在握,哪怕是下野了,很多国军高级将领,都为他是从,是蒋介石的铁杆粉丝。诺哈网2023-05-28 08:53:3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