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援朝前夕,彭总口中提到的三只虎,是指哪三支部队
1950年6月,毛爷爷发表讲话,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任何挑衅。就在同年七月份,我国最高指挥部,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抽调四野大军的精锐部队,以及炮兵,工程兵,共计25万余人,组成东北边防军,北上东北边境,保境安民。
1950年九月,美帝军在仁川登陆,多次侵入我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战火即将烧到鸭绿江边。1950年10月8日,邻国向我国求助。在如此复杂的情形下,最高指挥部经过再三考虑,决定出兵援朝。统帅就是人民军队中身经百战的彭老总。

10月19日,人民志愿军在彭总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进入朝鲜战场。10月25日,两年零九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正式打响。
可能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在出兵援朝前夕,伟人心中最佳统帅是第四野战军的司令员林总,以及第三野战军副司令员粟裕。但是,两位将军因身体原因,都无法领兵出征,最后,重担落在彭老总的头上。要知道,首次入朝参战的人民志愿军是来自四野部队。
那么,在入朝作战的前夕,彭总与四野司令员林总,交谈中,提到的三只虎,是指哪三支部队?

彭总口中的三只虎,是指解放战争时期,第四野战军战斗作风最顽强的三支王牌劲旅。同时,三只虎也被誉为是司令员林总手中的三把利刃。在解放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地区的作战中,四野的三只虎充当先锋,一路南下披荆斩棘,击溃敌人的城墙堡垒,是战斗作风最顽强的雄师。
本来在1950年十月,林总是有机会率领,他的三只虎入朝作战的,只可惜生病了。这样一来,林总麾下的三只虎,在1950年十月,就在彭总的率领下,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对抗美帝军。讲到这,相信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猜出来了,彭总口中的三只虎,就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第38军,第39军,第40军。

第38军是由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成的,第39军是由第二纵队改编而成的,第40军是由第三纵队改编而成的。三支王牌劲旅,各有各的优势,各有各的特点。第38军善打硬仗恶仗,第39军综合作战能力好,第40军机动能力强,拥有旋风军的美称。
三只虎在抗美援朝时期的表现,非常出色。第38军在第二次战役中打出了万岁军的称号。第39军是第一个与美帝军交手的志愿军部队,堪称表现最好的一支王牌部队,连续创下四个第一。重创美王牌骑一师。挥师收复平壤。先头部队占领敌人“总统府”。横城反击,一个师俘虏美帝军800余人,创造了一个师在一次战斗中生擒美帝军最多纪录。第40军是唯一一个打遍全程战役的王牌劲旅。
国军内部流传着一流的军队,二流的将领,三流的统帅是什么意思
在经历了北伐时期,中原大战,八年抗战洗礼的国军,为什么在短短的几年解放战争中败得一塌糊涂。有人说国军内部腐败,统帅指挥无能,内部派系众多,都是导致国军失败的原因。但有一点是不能否认的,国军的军队还是很牛叉的,不然在国军内部也不会一直流传着;一流的军队,二流的将领,三流的统帅这段话。诺哈网2023-06-01 11:16:100000解放战争时期,是军长职务,却授予少将军衔的将领都有谁?
诺哈网2023-06-01 09:11:570000建国后,虎将许世友与八位名将的同框合影,看看都有谁?
开国上将许世友,算是57位开国上将里头,在建国后,最活跃的一位虎将。长期担任要职,自从1955年赴任南京军区司令员后,他就成为大军区司令员专业户。为何这样说呢?因为在接下来的生涯中,许世友都是从事军区司令员的职位。等到了1980年,当了25年的大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正式退出军区司令员的工作岗位。诺哈网2023-05-27 22:04:460000萧劲光最先当兵团司令,一生备受重用,成为终身海军司令员
#头条创作挑战赛#如果讲到兵团司令员,相信大家都会想到,解放战争时期,让敌军闻风丧胆的16位兵团司令。他们每一个人,都是从战火中历练出来的,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也是各大野战军的主力战将。其实,兵团司令这个职务,最早出现的时候,并非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而是在抗战时期。诺哈网2023-05-26 17:15:470000当年娄山关一战,因伤留下来的红军勇将孔宪权,后来怎么样了
1935年1月7日,红军在长征途中占领了贵州的遵义,而作为当地的军阀王家烈,闻听遵义失守后,十分恼火,同时也为了防止红军赤化贵州,王家烈急调兵力在娄山关一带设伏重兵守卫娄山关。因为这个地方战略位置十分重要,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自古被称为黔北第一险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诺哈网2023-05-31 22:04: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