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热津斯基后,美国再无“大棋局”
《军武次位面》作者:军武菌

布热津斯基的去世,标志着美国精英治国的结束
26年前,美国前总统卡特的国家安全顾问,美国著名地缘战略理论家,布热津斯基曾在《大棋局》一书中鲜明地指出:
“最大的潜在危险是中国与俄罗斯或许还有伊朗结成大联盟。结成这种“反霸”联盟的原因不是意识形态,而是相互补充的不满...虽然出现这种意外情况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美国必须同时在欧亚大陆的西部、东部和南部边缘巧妙地施展地缘战略手段。
但是,只有在美国十分短视地同时对中国和伊朗采取敌视政策时,把俄国与中国及伊朗结合在一起的联盟才能搞得起来。这样的结局当然不能排除。”

结果呢,美国想通过对伊朗实施极限经济制裁而让伊朗屈服,导致伊朗要退出《核不扩散条约》,重启核计划。
这边跟中国搞贸易战,那台湾问题刺激中国,然后去年中伊正式启动25年全面合作协议,中俄伊三国海军又进行联合军事演习,俄乌战争的爆发又使得俄罗斯和中国走得更近。

一旦中俄伊三国联手,再结合巴基斯坦,不但能扼守霍尔木兹海峡,保障自身能源安全,而且一旦有需要就能扼守整个波斯湾甚至阿拉伯海,美国的战略空间势必会大大被压缩。

当今的美国,看起来似乎比以往更加咄咄逼人,但所有现象都在表明,布热津斯基所预言的一切,似乎正在成为现实。
布热津斯基所代表的美国老一代战略理论,虽然阴狠毒辣,但起码格局是打开的,但再看看现在美国如此没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加上粗糙而又毫无技术含量的手段,是不是充满了睚眦必报、急功近利的小家子气?

到底是什么使美国从一个纵横捭阖的战略大国走到如今这般鼠目寸光的地步呢?
美国曾经的“大棋局”
1961年,布热津斯基被肯尼迪聘为外交政策顾问,这一年,他提出苏联已经进入了政治和经济的停滞期的论断,认为在不久的将来,苏联一定会按照国籍分裂。

而布热津斯基政治生涯的顶峰,则是出任卡特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成为70年代末美国外交政策的实际操控者。
那个时候,美苏争霸局势开始逆转,随着英国撤出苏伊士以东地区,印度洋成为巨大的战略真空,苏联乘势而入。欧亚大陆上,苏联势力则已经扩张到了阿富汗,联手印度,扶植缅甸,还要染指印度洋。
在与此同时,石油资源已经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使得里海-波斯湾资源圈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此时美国的盟友和驻军几乎都在欧亚大陆两端,欧亚大陆的中央地区逐渐成为美国无从下口的肥肉。

在这种状态下,作为欧亚问题专家的布热津斯基认为整个欧亚大陆是一个大棋盘,谁统治欧亚谁就统治世界,其他诸如非洲、拉美等地都不太重要。
为了困住苏联,他提出要稳住三条战线,一是阻止苏联染指里海-波斯湾资源圈,二是阻止苏印会师,三是阻止苏联获得印度洋上的开放性海岸线和战略性不冻港。
这样一来就可以把欧亚大陆,画出三个围堵区使苏联无法施展拳脚,他还提出了提出了“和平接触”的战略,主张从内部瓦解苏联。
与此同时,布热津斯基向卡特总统建议要支持阿富汗的反苏派,这样就可以布下陷阱,误导苏联出兵阿富汗,后来苏联也确实中了布热津斯基的陷阱,出兵阿富汗,最后轰然倒塌。

为了进一步牵制苏联,他向卡特总统提出,应该重视中国在欧亚大陆的战略地位,以及中国在中美苏三角关系中的牵制作用,卡特也听取了他的提议,加强了和中国的经贸联系。
1979年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大战略下的中美蜜月期自此正式拉开序幕,这其中,布热津斯基功不可没。
卡特下台以后,布热津斯基也退出政坛,于1981年去了乔治敦大学,但是他依然担任政治顾问,一直试图在幕后参与美国政治。
苏联解体后,欧亚大陆出现了大片权力真空,但布热津斯基认为美国不应该急于与相关国家拼抢真空地带,这是因为布热津斯基对美国的地缘定位极为精准。


他认为美国作为一个远离欧亚大陆的国家,如果非要亲自下场欧亚大陆,那么在空间劣势放大的同时,力量也会被稀释,最终一无所得,甚至激起反感乃至反抗。
所以,只能通过像当年英国对欧洲玩的离岸平衡那样,利用欧亚国家之间的矛盾,驾驭管理欧亚大陆,只要能牢牢把控局面即可。

布热津斯基认为,欧亚大陆这个大棋盘上存在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棋手国,即俄罗斯、中国、法国、德国、印度,以及五个最重要的地缘支轴国,即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
他还把欧亚大棋盘划分为中央区、西部区、南部区、东部区四个区域,其中,中央区由俄罗斯控制,东部区由中国控制,西部区法国和德国互相制衡,南部区与东部区交界处有印度,南部区则缺乏地区性强国,算上土耳其、中亚五国一起,呈现出支离破碎的景象。

面对这个大棋盘,他认为美国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各种地区大国的冲突与关系,为此,要继续挤压俄罗斯的战略活动空间,使它最终臣服于美国;阻挠欧洲一体化,利用法德矛盾控制欧洲,进而掌控西部区,影响中央区。
同时,既要阻挠中日联盟,又要防止中日冲突,维持中日和平现状,从而分裂东部区;此外,还要利用南部区的碎片化,引导这些棋手国进军南部区,让他们陷入争斗,美国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地成为控局者。

这其中,最重要的两个支点就是防止欧洲一体化和阻止中俄伊联盟的形成,为了阻止联盟形成,美国每次最多只能对中俄伊拉二踩一,否则就容易让被打压的国家结成联盟。
在布热津斯基卸任之后,老布什政府在处理苏联解体、两德统一以及第一次海湾战争等复杂问题时,其专业、克制的处理方式确实让人看到了美国的战略层次,最起码他们知道到底什么才是战略重心。
而到后来的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政府,且不说能不能达不到老一辈的高度,就说在防止中俄伊结盟这一方面,他们显然是越来越没有长远的战略考量。

在21世纪到来之后,中国正在不断崛起成地区性主导大国,布热津斯基一直在告诫美国不要轻视中国,要积极联合中国。
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束后,他还呼吁美国应该跟中国保持密切合作,来共同主导多极化的世界。
然而,2018年的时候,特朗普政府就单方面挑起中美经贸摩擦,然后又不停刺激伊朗和俄罗斯,使布热津斯基最担心的事情逐渐成为现实。
连我们这些普通人都能看出来的,不能让欧亚大陆结盟对抗美国的大棋局路数,明明美国之前很明白,怎么现在美国自己就看不出来了呢?反而在明知故犯的道上一路狂奔?
消失的“大棋局”
美国之所以没能按照大棋局的路线走下去,真要追溯起来,恐怕就要到里根政府实施的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了。
由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性规律,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陷入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危机。

当时,美国政府依旧实行凯恩斯主义政策,希望通过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需求来实现经济复苏。
然而,这不仅没能解决经济停滞,过量增发的货币反而又引发更严重的通货膨胀,在凯恩斯主义已经束手无策的情况下,里根赢得了1980年美国总统大选。
在里根刚上任时,美国国内是高达两位数的通货膨胀,800万人失业,工人平均工资下降5%,国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这种经济的急剧衰退一直持续到了里根上任第二年的年底。
于是里根力排众议,把影响美国已经将近半个世纪的罗斯福思想被扔进了历史垃圾堆,开始实施新自由主义经济改革,其最核心的是两条:
一个是大幅减税刺激经济。他在1982年进行了税制改革,将个人所得税从70%降到了50%,1986年之后又降到了28%,同时给资本家的税,也从46%降到了33%。

表面上看起来是藏富于民,老百姓和资本家手里都有钱了,然而实际上,这使美国平均纳税额减少了6.4%,而超富裕阶层则降低了16%,新的税制使财富进一步向富裕阶层集中。
另一个是实行“小政府”策略,大幅减少了政府的经济管控力度。与凯恩斯主义主张加强资本管制、增加社会福利不同,新自由主义代表的是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他们需要政府退出经济运行的核心舞台。
于是,在里根政府奉行放任市场的政策下,政府低价出售政府持有的国有股份或资产,航空业、运输业、金融业等纷纷解绑,大量的公共财富被私有化,为垄断资本家创造了更多的盈利机会。
在这两项改革的刺激下,美国经济确实有了起色,大资本家手里的钱也多了起来,但资本是逐利的,肯定是啥赚钱干啥,能躺着赚钱,肯定不会站着来。
于是,大资本家们并没有拿着减税的钱去做实业,而是一股脑的扎进股市搞投机,自此,美国整个国家的社会资产开始向虚拟产业倾斜,而政府与财团之间的力量对比也开始发生逆转。

与此同时,由于大规模减税,政府财政入不敷出,为了刺激经济,里根政府大搞军备竞赛,拼命增加军火订单和武器研发,但这些钱从哪儿来呢?借!
于是,在前6年的任期中,里根积累的债务就达到了惊人的10326亿美元,超过了1981年以前历届总统9143亿美元的总和,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一跃成为全世界最大的债务国。
更严重的是,里根给后来人打了个样儿,后继者纷纷模仿,使美国债务从1万亿美元涨到了如今的30万亿美元,40年内涨了30倍!

政府为了解决高额的财政赤字问题,只能从资本集团借钱,俗话说,拿人手短,吃人嘴软,钱借的越多,美国的决策受这些当债主的资本集团影响越深。
所以说,里根的改革使美国从全世界资本力量最强大的国家,变成了国家实力最强大的资本,也是从此开始,美国的金融资本如同脱缰野马,在真正的全球化路上一去不返。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金融资本利益就已经与美国国家利益不一致了,在资本对政治权力的拉拢和腐蚀下,政治权力对资本的制约就被大大弱化了。
如今的美国早就不再是一个传说中“小政府大社会”的世外桃源,而形成了一个“小政府、大资本、小社会”的畸形结构,美国的国家战略服务只能用于服务金融和军工集团的利益。

所以,你就会看到美国对外高举“人权高于主权”大旗,入侵伊拉克、阿富汗,操纵颜色革命,搞南海对峙,对内则搞身份政治、政治正确、无限放大选举,明明对国家无益的事情,却干得风风火火。

说白了,就是在资本的操控下,由美国这个国家实体出面,去打破别国的商业和金融边界,让金融资本在世界畅通无阻。
所以说,现在的美国,已经不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现代国家实体,它现在已经沦为大资本的掠夺工具国,你也就没法指望它能把国家利益当出发点,去对外进行有效的战略博弈了。
曾经的美国,国家实力雄厚,战略眼光开阔,战争潜力无可估量,可自打里根改革之后,美国开始自废武功,一心只想让美元霸权帮他们赚快钱,活脱脱地把自己活成了小丑。
当蝴蝶在雨林里扇动了几下翅膀之后,也许几周后就可以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在里根当初改革的时候,应该想不到今天美国会变成这样吧?

不过,正像奥地利作家茨威格所说的那样,所有命运的馈赠,都在暗中标好了价码。如今的美国也该还债了。
俾斯麦为何能领导襁褓中的德国迅速崛起?他的手腕值得中国学习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一身戎装,手持寺佩剑,头戴普鲁士尖顶盔,留着浓密的胡须,帽檐下深邃的目光仿佛洞彻一切。看到这里,或许很多人眼前会闪现出一员威风凛凛的战将形象,其实不然,这是一名文职官员的装束—他就是被后人誉为“铁血宰相”的奥托·冯·俾斯麦。诺哈网2023-06-14 09:28:230000就是这么倔!一部《流浪地球》,让我看到中国人对家的浪漫!
【军武次位面】:XY156你是否有勇气,带上地球一起走?《流浪地球》上映3天,票房已经达7亿。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刷新了所有人对于中国科幻电影的认知:原来我们自己也能拍出这样雄宏壮丽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科幻大作啊!诺哈网2023-06-08 07:43:370000梅卡瓦坦克防护神话破灭,复合装甲夹层居然是木板,大号步战车
【军武次位面】作者:coingun前一阵,有一则消息在军迷圈闹得沸沸扬扬,知道现在任然没有定论。这则消息就是“英军未来将会购买一款名为‘阿贾克斯’(AJEX)的新型步兵战车”,其实对于一个正常的国家来说,购买换装一款更新型的步兵战车本没有什么奇怪的。但是据“走漏的风声”,英国国防部似乎打算未来用步兵战车来充当陆军的中坚力量,而诸如挑战者2型之流的主战坦克统统砍掉。诺哈网2023-06-14 21:58:440000小国骨气!一生就想要一张毛主席签名照的他,是如何被美国暗杀的
小国天降猛人1972年4月的一个晚上,一个名叫约翰·珀金斯的美国人,来到了巴拿马的托库门国际机场。天下着大雨,透过挡风玻璃,珀金斯看到了一幅很大的海报,上面是一个英武的男人,有着浓密的眉毛和炯炯有神的眼睛,戴着宽檐帽,帽的一边灵巧地向上翻起来。珀金斯认出了他就是巴拿马的现代英雄——奥马尔·托里霍斯。“奥马尔(Omar)的理想是自由,能扼杀自由理想的导弹无人能造!”诺哈网2023-06-01 19:14:000000不寻常,美军频繁试射民兵3洲际导弹,常规军力面对中俄难占优势
【军武次位面】作者:leon前一段时间,除了我们和印度的边境局势非常的引全世界瞩目外,大洋彼岸的美军似乎也没有停歇的意愿,除了可能在异常低调的研发新式战机外,美军在前一阵子又试射了在冷战时期装备的民兵-3洲际导弹,作为一款射程可达万公里以上的洲际导弹,虽说其研发年代确实久远,但是其射程放在今天来看依然还是一流的。诺哈网2023-06-03 20:33: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