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访华,签了哪些“超级大单”?
中欧经贸合作正迎来“暖春”。法国总统马克龙、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访华期间,中法企业签署多个大单。
签了哪些大单?
4月6日,中法两国元首共同见证签署农业食品、科技、航空、民用核能、可持续发展、文化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协议。
其中,法国飞机制造商空中客车公司与中国航空器材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160架民用飞机、总价值约200亿美元的批量采购协议,并将在天津建设第二条生产线,到2026年每月最多生产75架A320 Neo飞机。
此外,在随同马克龙出访的庞大商业代表团中,铁路设备制造商阿尔斯通、法国达飞海运公司、核电供应商法国电力公司、欧莱雅等公司以及法国猪肉行业等也都与中国签署协议,扩大了合作。
例如,法国电力公司与中国广核集团续签了自2007年生效的全球合作协议,涵盖了核电站的设计、建设和运营。根据该协议,该公司与中广核在广东台山合资建造了世界上欧洲压水堆(EPR)三代核电机组的首堆工程。
欧莱雅与阿里巴巴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打造行业首个“美妆数字化循环经济模式”。
法国达飞海运公司将与中远集团和上港集团合作开发生物燃料。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德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该公司在中国就生物甲醇和电子甲醇的供应达成了新协议。
近年来,中法经贸往来密切。据官方数据,2022年中法双边贸易额达5416.7亿元人民币,占中欧贸易总额的9%。
中国和欧洲的经贸合作也在升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透露,现在几乎每周中国同欧洲国家都在北京举行外交部政治磋商,为下阶段中欧之间频密的高层互动做准备。数十位欧洲商界领袖出席了今年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表达在华投资兴业的信心和期待。“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意盎然,中欧各领域交往已迅速重启,正全面铺开。”
为何进入“暖春”?
分析人士认为,中法和中欧经贸合作进入“暖春”,主要原因有二。
一方面,在世界经济整体低迷之际,经济加快恢复的中国对全球投资者而言意味着不容错过的机遇。
近期,多家国际组织和机构认为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将带动区域乃至世界经济增长提速。如世界银行认为,得益于中国经济大幅反弹,东亚和太平洋地区发展中经济体今年经济增速将加快至5.1%。
亚洲开发银行也在最新一期报告中称,中国经济快速恢复将为亚太地区产品出口增长提供支持,提振地区贸易和旅游业,为经济增长注入更强劲动力。报告预计,亚太地区经济体今明两年经济增速或将提升到4.8%,高于2022年的4.2%。
全球贸易似乎也因中国政策调整而显露暖意。据世贸组织(WTO)最新预测,2023年全球货物贸易量将增长1.7%,高于去年10月预测的1%。WTO称,上调全球贸易增长预期的“关键因素”是中国不断优化调整防疫措施,这有助于释放消费需求,促进国际贸易增长。
另一方面,国际关系格局生变也使欧洲心态有所变化。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称,在乌克兰危机中,欧洲被捆绑在美国的“战车”上,越来越感觉吃力。经济疲软、通胀高企、能源危机等一系列问题,使欧洲人深受其害,逐渐意识到美国并不是一个真心实意的合作伙伴。
他表示,此外,在其他关键议题上,美国也在损害欧洲这一传统盟友的利益,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加速了欧洲制造业企业流向美国。这些都让欧洲心生不满。这种结构性、大国关系的变化,也是欧洲政要主动来找中国的重要原因。欧洲要解决经济发展困境、能源危机等问题,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认为,要使中欧经贸合作可持续,今后欧方应尽量减少经贸领域的政治化、安全化趋势,才能释放更多合作潜力。
来源:国是直通车
同日落马的王雪峰、何泽华 同日被开除党籍
王雪峰、何泽华,今年1月6日同日官宣落马,均涉嫌受贿罪、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两项罪名,又在同一天被开除党籍。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7月6日消息,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王雪峰、国家烟草专卖局原副局长何泽华被开除党籍,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北京日报2023-07-06 17:51:180000“关键时刻”来了,民进党当局气急败坏
台当局与洪都拉斯的关系频拉警报,3月23日这天被认为是“关键时刻”。洪都拉斯外长雷纳带着代表团,到北京商谈建交。气急败坏的民进党当局,23日下午急着召回驻洪都拉斯代表。环球时报2023-03-24 09:21:450001越媒称中方愿协助升级广西至河内铁路交通,外交部回应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12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路透社记者提问,越南媒体援引中国驻越南大使的表态称,中方愿协助越南升级广西至河内的铁路交通,并加快两国间其他跨境铁路建设。发言人能否介绍更多细节?习近平主席本周访问越南期间是否会重点讨论这一议题?观察者网2023-12-11 23:46:150000公募基金降费落地 管理费率上限为1.2%
证券时报网讯,记者从监管部门获悉,即日起,公募基金新注册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分别不超过1.2%、0.2%;其余存量产品管理费率、托管费率将争取于2023年底前分别降至1.2%、0.2%以下。相关报道证监会启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涉及六方面内容(证券时报网)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