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访华,马克龙带上巩俐也带上了动物园园长

4月5日,法国总统马克龙抵达中国,开始其对华为期三天的国事访问。这是他上任以来第三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是他第二任总统任期内首次访华。
此次访华,马克龙带了一支“浩浩荡荡”的官方随行团队。包括多位政府高官、前总理拉法兰等,其中有一个中国民众颇为熟悉的身影——巩俐,马克龙甚至还带上了一位动物园园长。
马克龙此次访华,带上如此庞大的阵容,用意几何?
经济合作是马克龙的重头戏
疫情告一段落后,迫不及待启程访华的马克龙,出访的“主题词”不是别的,正是外交和贸易。因此,此次访华团队中包括马克龙政府中两位“前排”部长——外交部长科隆纳和财政部长勒梅尔。
官员名单里还有前总理拉法兰的名字。这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曾多次在两国关系面临微妙之际成功扮演“救火队长”角色,此番不顾年事已高再次随行,也表明马克龙希望为此次访问营造一个友善的“气场”。
原本随行官员中还有更多“大人物”的名字,如宪法委员会主席、曾是法国最年轻总理的法比尤斯。
这位著名左翼政治家直到4月3日还在随访名单上,但4月4日宣布“遗憾地不能成行”。据悉,由于关系重大的法国养老金改革陷入僵局,宪法委员会将不得不于4月14日前对改革文本作出关键性决定,重任在肩的法比尤斯分身乏术。
经济团队历来是马克龙访华随行团队中的重头戏,此次有约50位法国顶级大企业的负责人和代表随行,包括达能集团、法国电力公司、欧莱雅集团、空客集团、赛峰集团、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等。
随访的CEO并非个个都是巨型企业的经营者,也有些极富特色的人选,如法国博瓦勒动物园园长德洛德。
该动物园是法国唯一租借中国大熊猫的动物园,2021年成功在该园繁育了一对双胞胎熊猫“女宝宝”,而第一夫人布丽吉特更是其中一只借展大熊猫“圆梦”的教母。
(更多报道:马克龙想续租大熊猫,总统夫人还是熊猫“干妈” )
很显然,让这位园长随行,有助于让访问增添几分亲切、温暖的气氛。

巩俐夫妇也是随行团队成员
此次,与马克龙随行的还有不少艺术家,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演员巩俐与她的法国籍爱人让-米歇尔·雅尔。
巩俐与法国渊源深厚,不仅多次参与戛纳电影节,还曾在2010年获得法国文学艺术最高荣誉“司令勋章”,是第一位获此荣誉的华人女星。其爱人让-米歇尔·雅尔是全球文明的演奏家,1981年就曾在中国举办电子音乐会,成为改革开放后第一个在中国举办大型演出的西方人。
明年将迎来中法建交60周年,此时马克龙访华团中出现巩俐夫妇,某种程度上,也是为了见证与促进中法人文交流。
另一位和中国渊源深厚,用镜头记录中国急速发展的法国艺术家——著名摄影记者吕布,虽于2016年去世,但他并未“缺席”。此次访问,他的两幅老照片被马克龙选作赠送给中国国家主席的国礼,其中一幅是他1965年拍摄的北京街景,另一幅则是他1933年在法国巴黎街头拍摄的“拿两根长棍面包的市民”。
显然,在马克龙看来,乌克兰问题或其他敏感国际热点问题,并非此次国事访问的重头戏。他所期待的,是庞大经济随行团队能满载而归,而他也确实达到了目的。
据法国媒体归纳,此次访问期间,法国随行商务团队收获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大单。譬如,法国电力集团和中广核续签了2007年起生效的全球合作伙伴协议,空客也和中国达成了在天津设立第二条空客装配线的协议等。这些合作,不论广度、深度都前所未有。
除此之外,法国在文化领域的合作也不虚此行:尽管续租熊猫的消息尚未传出,但另一个文化领域重头戏——原定2020年的凡尔赛宫-紫禁城文物联展,将于2024年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在中国举办。届时将有150件来自法国凡尔赛宫的珍贵文物抵达中国,共同唤起两国对中法18世纪文化交流的回忆。

希冀重拾中法“美好的时光”
一些法国分析家指出,马克龙小心翼翼地维持此次访华的“暖意”,法国工商业巨头争先恐后“搭机”随行,背后是现实利益的考量。
法国对华贸易逆差2010年为227亿欧元,2018年约237亿欧元,2022年达到创纪录的488亿欧元。同期法国对华出口295亿欧元,而从中国进口却高达793亿欧元。这促使法国朝野迫切期待尽快打开对华出口市场。
而要实现对华出口的突破,关键在于解除部分中国需要、此前法国却出于种种考量和迫于多方压力“拦在手里”的高价值有形、无形商品和服务。
不仅如此,法国也希望能从日益发展的中国国内市场,尤其是重点项目的关键采购上分到一部分红利。这就需要和中国保持足够的外交和商贸“暖意”“热度”。
此外,受疫情影响,此前火爆的中国游客赴法购物、旅游和消费热潮戛然而止,也影响了法国经济。如今疫情基本告一段落,中国防疫政策已作出重大调整,法国也期盼通过国事访问等“暖化”动作,重拾昔日的“美好时光”。
无论如何,合作、开放是“双赢”的选项,任何一个对世界、对未来抱有善意的人,都期待着此次国事访问能满载而来、满载而归。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世卫组织:340万苏丹儿童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
当地时间23日,世卫组织东地中海地区主任艾哈迈德·曼达里表示,苏丹武装冲突导致该国人道主义危机进一步恶化。目前苏丹有约340万儿童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状况,相当于该国儿童总人口的七分之一,超过69万名5岁以下儿童患有严重营养不良。曼达里还称,苏丹当前有近2500万人需要人道主义援助,1100万人需要紧急卫生救助。0000上百人死伤!美国“独立日”假期大规模枪案频发
中新网7月6日电据美国广播公司(ABC)6日报道,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假期。然而,统计数据显示,美东时间6月30日至7月5日,美国多个城市发生大规模枪击事件,造成至少20人死亡、上百人受伤。0000摩洛哥海军在该国西南部海域拦截76名偷渡者
当地时间11月23日,摩洛哥海军在该国西南部距离阿尤恩市115公里处海域拦截了一艘载有偷渡者的船只,船上共载有76名偷渡者。据调查,这些偷渡者来自非洲国家,正打算前往西班牙加那利群岛。(总台记者孙建)0000伊拉克召回驻伊朗大使
伊拉克外交部16日发表声明,谴责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前一日向伊拉克库尔德自治区(库区)首府埃尔比勒发动导弹袭击。伊拉克已召驻伊朗大使回国磋商,并召见伊朗驻伊拉克临时代办,向伊朗方面提出抗议。伊拉克外交部说,伊朗15日袭击是对伊拉克主权的“公然侵犯”,威胁地区安全稳定,伊拉克政府将采取措施予以回应。伊拉克总理穆罕默德·希亚·苏达尼已决定,成立一个由国家安全顾问领导的委员会,就袭击事件展开调查。0000美国购物中心斗殴变枪击致2死7伤 保安遭顾客射杀
海外网4月7日电据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4月6日报道,当天凌晨,美国佛罗里达州迈阿密戴德购物中心发生的斗殴演变成枪击事件,造成2人死亡、7人受伤。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