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偷袭,乌军小股部队攻入俄罗斯境内,俄军边防为啥这么拉胯?
《军武次位面》作者:大伊万
目前,俄乌军事冲突已经爆发453天。昨天,乌克兰军队又在别尔哥罗德州搞出了一个“大新闻”。
乌军小股部队与俄边防交火的画面
根据俄罗斯媒体报道,当地时间5月22日中午,一股乌克兰军人突然开车窜入了俄罗斯别尔哥罗德州边境地区的格洛托夫、科津卡村。从现场视频画面显示,这股乌军似乎开枪打死了俄罗斯边防站的工作人员,开着美国给的M1224 MaxxPro MRAP 防地雷反伏击车和悍马装甲车在俄境内横冲直撞,甚至还有一辆坦克也冲到了俄罗斯边防站附近。
移动中的袭击车辆
俄军急忙派出国民近卫军前来反击,这股乌军又跟上次在布良斯克州一样,劫持了两辆民用小轿车扬长而去。这还不算,据说这股乌军还在别尔哥罗德州用大喇叭狂喊,号称要“解放”俄罗斯全境。
劫持民用汽车
而尽管俄军对外宣称,说在别尔哥罗德境内击毙多少多少人……但是大伊万认为,以乌军的行动速度、进入俄境内的纵深、俄军的兵力配置和反应速度,估计这股乌军又跟上次一样全须全尾地跑了。
乌克兰对此事的表态
不出意外,乌军整的这出大戏,在网上引发了乌克兰爱好者们的一致点赞,并将此次行动称之为“别尔哥罗德大反攻”。在乌军“别尔哥罗德大反攻”的刺激下,似乎刚刚结束的巴赫穆特(阿尔乔莫夫斯克)之战都不值一提了。
不过,乌克兰政府的表态,却同样有趣的很,泽连斯基的顾问波多利亚克就对外宣称,说此次别尔哥罗德州被袭击,和乌克兰政府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人是哪儿来的,“是俄罗斯自由军”;装备是哪儿来的,“俄罗斯自己的”。
袭击小队据守居民区的画面
总而言之,在乌友们看来,此次别尔哥罗德袭击事件,是乌克兰军队反抗俄罗斯军队的又一次伟大胜利;而在正牌的乌克兰人看来,此事和乌克兰没有任何关系,单纯就是俄罗斯人“反抗暴政”的自发行动。
大伊万的观点呢?咱觉得,乌克兰政府的观点不值一提,其实从俄乌军事冲突一开始,乌克兰政府就经常搞这种小聪明:比如炸毁俄罗斯克里米亚大桥,谁炸的?俄罗斯国内反对派炸的;炸死俄罗斯国内几个著名的媒体人/键政壬大V,谁炸的?俄罗斯国内的“反抗组织”炸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把自己的责任一推三四五,另一方面可以彰显出俄罗斯国内有所谓的“反抗势力”,以昭示自己的“正义性”。北约媒体和国内乌友再混合炒作一番,倒也能混淆一番视听。
袭击车队通过公路进入俄罗斯境内的画面
不过,乌克兰政府应该是解释不清楚以下几点:一是这些“俄罗斯反抗力量”为什么偏偏以乌克兰境内为基地?二是这些“俄罗斯反抗力量”为什么身穿乌军制式军服,使用乌军制式武器?三是这些“俄罗斯反抗力量”为什么被人认出全部都是乌军“国际军团”序列下的“俄罗斯自由军”和“俄罗斯志愿营”这种白卫军战斗序列?
此前俄罗斯布良斯克州边境小村遭袭事件的参与者之一,俄罗斯科米共和国人、新纳粹分子——阿列克谢·奥列戈维奇·科热米亚金
更解释不清楚,为什么“俄罗斯自由军”经常被人发现各种藏污纳垢、满坑满谷都是俄罗斯遭到打击后流窜到乌克兰的新纳粹分子?所以说,乌克兰政府这种推卸责任的话术,就是典型的颜色革命型政府的话术,就这么简单。
俄罗斯暴露的问题
不过,乌克兰政府再怎么否认,这乌军也依然是跑到了俄罗斯境内招摇了一圈,在俄罗斯境内开枪打人的是“俄罗斯自由军”,在俄罗斯境内架起大喇叭狂喊“解放俄罗斯”的是“俄罗斯自由军”。更何况,“俄罗斯自由军”跑到俄罗斯境内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今年3月布良斯克州遇袭
三月份在布良斯克州就发生过一次,本月乌军渗透小组甚至带着便导在布良斯克州打起了俄军飞机;更不用说去年三月份,乌军两架米-24直升机深夜越境,同样在别尔哥罗德州轰炸俄罗斯油库,整出一堆行为艺术一类的大活。现在一年过去了俄罗斯边境地区依然漏得跟筛子一样,咋弄的?
大伊万认为,从兵力部署和边境封锁的角度上来看,俄罗斯边境地区现在漏得跟筛子一样,某种意义上也不算奇怪:俄罗斯和乌克兰交界区域实在是太长了。就不算正在打的那几个州,目前边境地区的布良斯克州、库尔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和乌克兰的边境线长度,前二者还不算长,分别在240千米和170千米左右,别尔哥罗德州和乌克兰的边境线长度竟然高达400千米左右,三州和乌克兰国境线的总长度超过800千米。这个长度远远超过了两次车臣战争中俄罗斯对边境的封锁长度,做到锁边控边,以这个长度难度可想而知。
毕竟,战时的锁边控边跟平时反个偷渡、反个走私、反个跨境贩毒还不一样。平时的巡边守备,是以巡为主,基本没有什么成规模的作战,发现个苗头之后甚至派个边防警察过去把人按住就行了。这对兵力要求很低,哪怕兵力不足,只要锁边强度不高,也能凑合着应付过去。战时的锁边封控,是以战为主,巡是为了战,能够在任意一点上打掉对方的连排甚至营级渗透作战。如果在边境线上按不住,那起码要在纵深保持一支比较大的机动防御力量,在纵深把对手给打掉。
这是战时锁边封控的两个基本策略:要么兵力前轻后重,前边只有哨卡,机动部队在后面;要么兵力前重后轻,大量边防军撒在一线,在边境线上就把对手的渗透部队给打掉,后方有可能部署二线防御部队。当然了,也有可能什么部队都没有。
此次别尔哥罗德遇袭后,俄军直升机赶去支援
以俄军的情况看,俄军采取的边境防卫策略,应该是典型的前轻后重,在边境地区只保留边防哨卡,有限的机动部队配置在离边境几十千米的纵深地带。发现乌军越境后,先判明越境方向,机动部队使用直升机或摩托化行军在一个小时之内迅速驰援。这种打法的优势是可以不用配置太多的兵力,比如一百多千米的边境线维持一两个营就行,前面800千米的边境线甚至可以只放几个边防哨卡。但是,劣势是边境线形同虚设,毕竟几个边防哨卡能有多少防御力量?人家动用一个班一冲,甚至拿着迫击炮轰两炮就能冲进来了。
乌军“摆拍”的阵地距离俄乌边境线只有781米
同时,更大的劣势是边境地区浅近纵深的村庄得不到掩护,兵力群前轻后重,实质上就等于放弃了边境地区的村庄。从这两次乌军在布良斯克州、别尔哥罗德州越境的情况看,乌军很明显摸清楚了俄军在边境线上锁边控边的防御布势,趁着俄军不备就往里冲,占据的全部都是边境地区浅近纵深的村庄。有些村庄离边境线甚至只有几百米,等到俄军从后方调动机动部队上来堵口的时候,乌军早都已经放完了枪,该摆拍的摆拍一轮,又从边境地区退出去了……
此前乌军米-24直升机越境袭击别尔哥罗德油库
所以说,俄军这几次连续在边境线上吃大亏,被乌军刷了好几次存在感,不是没有原因的,就是在锁边控边兵力布势上出了问题。一线防御力量太弱,防御乌军越境全指着后方的机动兵力,结果被乌军打了这个机动堵口兵力前出的时间差而已。
俄军有什么解决办法
那么,俄军有没有可能性改变这一现状,比如把后方机动堵口的兵力给挪到一线,增强一线的兵力强度,把乌军直接在边境线上歼灭呢?咱认为也不是没有可能性:
比如以50千米为一段,每一段都在边境线上部署一个营左右的兵力,左右两翼可以随时拿出一个连作为机动部队,在一个小时之内对越境乌军展开反击。但是,这种兵力布势的问题是一线兵力比较多,16个营战斗群对于俄罗斯国民近卫军这25万人的体量来说,还真不好说能不能拿出来只用于边境防卫。同时将大量兵力摆在一线浅近纵深,还有可能遭到乌军的炮火杀伤,为了可能一个月就遭遇到一两次的乌军越境,把大量部队放在一线天天挨炸,这对于俄军来说应该也是不可承受的。
此次网传前去支援的俄军直升机被击落也被证实是5月13日发生在布良斯克的旧视频
所以总的来说,俄军目前这个锁边控边态势,确实有点无解,也确实防御不了乌军这种刷存在感式的越境。且大伊万猜测,未来的乌军会不会搞围点打援,比如这边越境,那边趁着俄军使用直升机调动机动部队的时候,再用便导伏击俄军直升机一下子……要是这样的话,俄军边防部队吃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
乌军此次用来袭击的美国MaxxPro防地雷反伏击车最终被俄军缴获
总之,此次乌军在别尔哥罗德越境,大伊万的总体观感,也不算太意外:对于乌军来讲,赢的需求已经超过了获得实际战略和战术收益的需求。而且说真的,这种行为艺术式的越境,除了能给北约集团刷刷存在感,能给国内的乌克兰爱好者们制造一点谈资,掩盖乌军近期在阿尔乔莫夫斯克的失利,似乎只能让俄罗斯国内进一步统一共识,进一步加深对这些“俄罗斯自由军”的恶感。
乌军破坏小组在别尔哥罗德抛洒的传单:要求俄罗斯居民和士兵向乌克兰投降,投降后,“可以吃到和乌克兰士兵一样的伙食”,以及“如果想上班,可以安排有偿工作”……
毕竟,没有谁会相信一个打着弗拉索夫旗帜、窜到俄罗斯边境村庄杀人放火的“自由战士”,是真的来解放俄罗斯的。真这么相信的,大概只有国内的乌友了……
重型轰炸机吨位太大压爆轮胎怎么办?美国直接换成了坦克履带
【军武次位面】:路芷提到履带,最先想到的估计都是重量有几十吨的坦克或者蓝翔的挖掘机。要是将履带装给飞机会怎么样呢?美国人在上世纪40年代真这么干了,飞行员说尖叫声非常刺激,就像把命挂在飞机上一样。▲履带是火力的象征诺哈网2023-06-11 15:28:470000总有人用作战半径黑歼10,事实究竟如何?其实不比F16差
俗话说,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那么问题又来了,歼-10作为一型中型第三代战斗机,航程到底有多少?诺哈网2023-06-06 10:09:410000中国的核潜艇现阶段处于什么水平
▲初代09I攻击型核潜艇由于噪声过大,曾被对手国家戏称为“水下拖拉机”(图片来源于:网络)作为少数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之一,我国海军目前而言是拥有一定数量的09系列核潜艇的,而考虑到我国未来越来越多的海上利益,未来我国的核潜艇数量还将进一步提高,不过,在目前来说,我国目前的09系列核潜艇质量还只能算是几个有核潜艇国家里面的垫底水平。诺哈网2023-06-07 13:44:060000专家披露中国坦克火力:可击穿一米厚的钢板,轻松干翻美国M1坦克
【军武次位面】作者:风林火山自坦克问世以来,更强的装甲和更强的火炮一直是坦克设计师追求的目标,而在这场延续百年的矛盾之争中,矛的最终形态就是穿甲弹。从问世至今,为了应对越来越强的装甲,穿甲弹的形态和种类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最终的结果就是如今各国坦克上主流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美国M829系列穿甲弹诺哈网2023-06-15 06:30: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