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第一城,正在打破“天花板”
每经记者 杨弃非
上海正在发生新一轮嬗变。
招商领域尤为显著。去年,上海频频主动、高调招商,特别是放下身段,“反向”前往成渝、武汉等中西部城市,让外界看到上海 “从坐商到全球行商”的转变。
几天前,上海又连续第四年举办全球投促大会,向世界发出“加码上海”的邀约。而无论是上海发布的新政策,还是企业投资的新动向,都释放出另一重信号:上海正在拉开一场更深层次的产业变革。
比如,基于今年以来上海布局的14个重点产业链32个细分赛道,此次大会发布其中10个细分赛道投资机遇,对于大模型、人形机器人、宽禁带半导体、生物制造、元宇宙、大飞机、大型邮轮、商业航天、新材料、氢能等领域,上海“跑步”入局,迅速从规划打底迈入产业发展阶段。
这里的一个背景是,多重因素影响下,上海制造业步入转型调整期,急需找到“第二增长曲线”;而当全球迎来新的“科学的春天”,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正是上海的重大机遇。
就在大会前几天,苹果CEO库克现身上海,不仅带来“扩建和新增上海和深圳实验室”的消息,还郑重表态:“对于苹果的供应链来说,没有比中国更为重要的地方。”
更多企业“加注”的脚步,也不失为对外界疑问的回应:在全球产业格局变迁的当下,“上海制造”如何继续焕发生机?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又将如何打破自身发展“天花板”?
苹果路径
虽然苹果并非首次“加码”上海,但此次新动作,仍对外界释放出更多信号。
事实上,在库克访华前一周,苹果官网就宣布将提升上海研究中心的能力,为智能制造、产品的可靠性、质量和材料分析提供支持。
这与苹果此前对上海的角色定位有些不同——2017年设立的上海研发中心,致力于自身软件开发、软件技术升级等;而2019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国首个设计开发加速器,则成为开发者交流的大本营,链接长三角区域的开发者。
但未来,苹果对上海的布局或许将更多向制造环节倾斜。
这从苹果最新的招聘信息中也能略窥一二。有媒体梳理发现,从部门分布来看,上海硬件研发新招岗位占比最多,招聘职位多是硬件工程师,具体工作内容涉及硬件测试、校准、系统集成和设计。
与苹果“转身”类似的是,在此次全球投促大会上,制造正成为企业投资上海的重要方向。
比如,正泰集团与上海签约,落地光伏逆变器和储能设备制造项目;前来参会的英威达尼龙化工(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康瑞也提到,作为一家总部设在美国的综合纤维和聚合物公司,其已于2022年先后实现上海己二腈生产基地的落成和聚合物三期扩建项目的启动建设。
与眼下企业不断“加注”上海的画风不同,在此之前,上海一度面临传统制造业外迁,几度喊出要守住25%工业红线,“保持与上海城市功能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造业比重”。而现实问题是,在国际大城市做工业成本不低,上海何以守住制造业?
在诺美新创首席执行官崔腾看来,与一些人体感不同,上海对于企业发展恰恰具有成本优势,而非劣势——考虑到政府服务、产业基础、人才、区位等方面,特别是政府工作效率与合规、公开性,上海的综合成本反而更具竞争力。
而这一特殊的成本“计算公式”,也成为筛选上海制造的门槛。
根据最新规划,上海提出打造“2 (3 6) (4 5)”产业体系,其中,“2”即传统产业实现数字化、绿色生态两大转型;“3 6”就是三大先导产业和六大重点产业;“4 5”就是四大新赛道产业和五大未来产业方向。
纵观“加注”上海的制造企业,几乎均与此相符。
特斯拉效应
某种意义上,市场调整期也是产业发展的机遇期,更考验城市审时度势的敏锐度和策略调整的速度。而如今的上海,明显比以往更为主动。
一个突出例子是引进特斯拉。几年前,特斯拉初次选择上海,就曾引发强烈关注。特斯拉项目“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当年上市”,更让外界对“上海速度”刮目相看。
在此基础上,上海又提出推广“特斯拉经验”,让“特斯拉经验”从“特事特办”变成常态服务。有了特斯拉作为上海营商环境的标杆,不仅吸引更多企业投资,也间接推动去年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项目落地。
更重要的是,它还撬动上海制造业的“链式反应”。
去年,特斯拉全球副总裁陶琳受访时指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已实现超过95%的产业链本土化率——其国产化零部件包括动力总成系统、电驱系统、充电系统、底盘、车身等等,涉及的国内直接和间接供应商超过180家,其中长三角供应商占比56%。
这背后不乏上海的主动出击。
近年来,上海创新性提出“全产业链招商”,围绕补链、扩链、强链,进行精准招商、定点招商、出海招商、全球招商。此次全球投促大会提出的10个细分赛道,正是上海产业链招商的最新方向。
而放在上海整个制造业版图来看,除带动汽车制造业自身发展外,特斯拉还进一步整合更多产业,包括同属上海六大重点产业的先进材料业,乃至作为三大先导产业之一的集成电路产业。
就在全球投促大会当天,一场宽禁带半导体产业论坛同期举行。据临港产业区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临港新片区建设的东方芯港,诞生之初就被赋予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探路的定位。经过多年探索,宽禁带半导体产业后起直追,今年多个项目开始上量,进入明显成势阶段。
多位业内人士提到,宽禁带半导体如今最大的应用领域是车规级芯片,同样落户临港新片区的特斯拉等车企项目成为目之所及的应用场景。未来,则有望进一步延伸至消费电子领域,成为上海吸引更多项目的“新磁极”。
重构“上海制造”
今天的招商就是明天的产业。从全球投促大会来看,以招商破题,上海意在探索一种更为可持续、更面向未来的制造业发展模式。
比如,在会上发布2024“投资上海”政策包,还提到上海国资委将推动设立总规模1000亿元产业投资母基金,有基金从业者提到,这将有效解决过去上海缺乏市级层面引导基金的问题,提升引导基金的出资比例。
但也有观点认为,过去上海投资基金好像有些“散”,“个大的不多”,但合起来不小,这是因为上海的城市使命是多元化的,并且未来还有新的目标,对于专业分工的要求很高,而且在有限资源下,并不是所有产业都需要基金介入。正是经由这样的发展路径,上海形成了如今全国行业门类最齐全的产业形态。
对于“上海制造”而言,变已是必然,但应该如何取舍,则是更基本的问题。
事实上,几年前,坊间就曾出现关于“上海制造”的讨论。曾有业内人士指出,与以深圳为代表的珠三角城市由市场自主发展不同,以上海为代表的长三角城市更突出发挥了政府和市场的互动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两种略有差异的经济发展模式。
对于眼下的上海,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配合在制造业发展中显得更加重要。以招商策略为例,尽管上海在招引企业上已然更进一步,但同时也不忘强调“不凭优惠凭政策”,发挥市场功能,更加注重发挥产业、创新和人才优势,通过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协作、创新协同,实现互相赋能。
国盛资本总经理周道洪指出,上海在基金运作中,市场化意识也非常重,只有真正坚持市场化运作,才可能很好地实现基金战略性、功能性和市场化收益的很好结合。在国盛资本运作的招投项目中,不仅没有一个项目亏损,也很好地实现了国资收益。
不可否认的是,上海正经历全国制造业发展格局的变化。从数据上看,去年,上海工业总产值出现0.2%的负增长,连续两年下滑。但这不意味着“上海制造”存在不足,相反,位于转型期的上海,更需要有效释放“上海制造”的传统优势,因地制宜推动产业再晋位。
曾有人总结,在中国经济版图中,既需要有深圳这样的最佳创新者、无畏的开拓者,也需要上海这样最可信赖的受托人和管理者。如今的上海,既是一个面对未来、突破天花板的上海,也是一个从历史中走来、并由此继续向前的上海。
责任编辑:张迪
民诉法修订,这三处为什么不变?
9月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这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着重对涉外民事诉讼程序制度进行完善,进一步完善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相关规定,扩大我国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完善涉外送达的相关规定,着力解决涉外案件“送达难”问题。这些修订进一步提升了涉外民事案件审判质效,有效加强涉外法治体系建设。澎湃新闻2023-09-01 18:25:340000四川雅安境内一油罐车发生爆炸燃烧事故 已致2死2伤
11月7日17时40分左右,四川雅安境内一油罐车发生爆炸燃烧,引燃旁边两辆货车。据记者了解到的最新救援情况,四川雅安S8邛名高速名山服务区(成都方向)内的危化品运输车辆发生爆炸燃烧事故已致2人死亡,另有2名伤者已紧急送医救治。(总台记者黄鹂王玉龙)此前报道:四川雅安境内一油罐车发生爆炸燃烧(央视新闻)央视2023-11-07 20:12:190000何立峰会见美副财长尚博一行
国务院副总理、中美经贸中方牵头人何立峰6日在京会见来华出席中美经济工作组第三次会议的美副财长尚博一行。他指出,双方应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重要共识,继续用好中美经济工作组渠道,深化交流合作,积累共识成果,稳定和发展中美经济关系,更好地造福两国企业和人民。中美经济工作组是在两国元首重要共识引领下,由中美经贸双方牵头人共同推动建立、两国财政部副部长级官员牵头的经济领域沟通机制。央视2024-02-06 21:20: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