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者警告:美国恐华情绪日益失控,美领导人应更加理性和冷静思考问题
来源:观察者网
(观察者网讯)随着美国政客变本加厉对华抹黑打压,西方学界反思声渐强。
“在如今的美国,中国‘威胁’似乎无处不在。”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3月28日发表了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斯蒂芬·罗奇(Stephen Roach)的评论文章,对美国日益泛滥的“恐华”情绪进行了驳斥。罗奇指责这种情绪夸大其词近乎歇斯底里,那些针对中国的指控打着“国家安全”的幌子,却从来没有确凿证据,其背后是美国两党“政治化”的演绎推理在起作用。他警告,对中国的过度恐惧很容易掩盖许多由美国自己造成的问题,美国领导人应更加理性和冷静地加以思考。
这篇题为“美国的恐华情绪脱轨,阻碍了自身进步之路”的文章提到,美国当下的反华情绪已经持续多年,最早始于美国决策者对华为提出国家安全担忧。作为中国的国家科技冠军和开发新型5G电信设备的市场领导者,华为被指控可能为所谓中国间谍活动和网络攻击设置“数字后门”。
但华为只是一个开始。此后,美国陷入了一场全面爆发的“恐华症”(Sinophobia)。罗奇说,他从不轻易使用这样的词语。《牛津英语词典》将“恐惧症”(phobia)定义为“对特定物体或环境引发的极端或非理性的恐惧或胆怯”。

“事实上,‘中国威胁’现在似乎无处不在。”文章写道,美国政府实施出口管制,切断中国获得先进半导体的渠道,这是美国阻碍中国人工智能雄心的举措之一。美国司法部还刚刚起诉一个所谓涉嫌攻击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的“与中国政府有关联”的黑客组织。此外,中国电动汽车、建筑、码头的装卸起重机以及TikTok给美国带来所谓风险也被大肆炒作。
美国人的担忧不仅限于技术领域。罗奇注意到,美国政府将一个多边问题——与100多个国家的贸易逆差——误判为一个双边问题,并用关税来惩罚中国。其他人也在警告,随着南海和台海地区的紧张局势加剧,华盛顿对中国“军事威胁”的夸张说辞有时近乎歇斯底里。
“有充分的理由担心,这种日益严重的恐惧症会在美国失控。”罗奇写道,“自20世纪50年代初的‘抹红’(red-baiting)时代以来,美国还从未如此诋毁过另一个大国。”当时,威斯康星州参议员约瑟夫·麦卡锡(Joseph McCarthy)和众议院非美活动委员会(HUAC)双向发力,打着保护美国人免受苏联间谍和影响的幌子,带头对所谓“同情共产主义”的人发起攻击。

如今,来自威斯康星州的另一位政客、众议员迈克·加拉格尔(Mike Gallagher )凭借众议院“中国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牵头对中国提出了一系列未经证实的指控,这令人想起当年HUAC令人毛骨悚然的黑暗时光。虽然加拉格尔将于4月从国会退休,但他留下的风气将继续存在,他不仅是彻底封禁TikTok法案的共同发起人,还是国会势力的领导者,这些都给支持对华接触的声音蒙上了长长的阴影。
罗奇在文章中指出,美国的一连串指控披着不透明的国家安全的外衣,体现了美国未经证实的恐惧。任何一项指控都没有“确凿证据”,都是关于中国日益咄咄逼人的间接“证据”。很明显,背后是美国两党“政治化”的演绎推理在起作用。
例如,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要求我们“想象”如果中国电动汽车在美国高速公路上“武器化”会发生什么。
前总统特朗普任命的联邦调查局局长克里斯托弗·雷警告称,“一旦中国决定发动攻击”,中国恶意软件可能会导致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瘫痪。
一名前美国反情报官员甚至将中国制造的起重机中的传感器比作特洛伊木马。
罗奇说,还有许多类似这样虚构的“假设”,但都缺乏能证明意图或行动的确凿证据。

“是什么让美国对中国做出如此恶毒的反应?”文章指出,美国长期以来不容忍与之竞争的意识形态和其他形式的治理体系,“美国例外论”的主张似乎迫使美国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于他人。冷战时期是这样,今天亦然。
罗奇发出警告,对中国的过度恐惧很容易掩盖许多美国自己造成的问题。比如双边贸易逆差很可能反映了个别国家的不公平贸易行为,但广泛的多边贸易逆差更多地源于美国长期预算赤字,导致国内储蓄不足。
同样,所谓技术威胁也并不是所谓中国盗取美国知识产权所能解释的,它背后反映的实际上是美国在研发投资和高等教育STEM(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人才的不足。美国政客往往把指责中国当作一种政治上的权宜之计,而不是反躬自省。
另一方面,愈演愈烈的“恐华症”将导致事实越来越模糊,推高与中国发生意外冲突的风险。一旦根据这些焦虑采取行动,美国可能会引发本想阻止发生的结果。
罗奇最后提醒美国领导人,不应把过度“恐华”行为视作正当反应,应该更多理性和冷静地思考问题。发挥全球领导力同样要求做到这点。
“在1933年的首次就职演说中,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用令人难忘的一句话强调了这种危险病态的最终风险:‘我们唯一要害怕的就是恐惧本身。’在眼下的恐华狂热中,这一点非常值得铭记。”罗奇说。
责任编辑:崔理斯
文在寅就李善均去世发声:执法机构和媒体的做法导致他做出极端选择
[环球网报道]韩国《朝鲜日报》12月28日报道称,韩国前总统文在寅当天对韩国知名演员李善均离世表示哀悼,并批评了韩执法机构与媒体的不当行为。报道称,文在寅当天在社交平台脸书上写道,“对演员李善均逝世深表哀悼。(李善均)是电影和电视剧中熟悉的演员,(他的离世)就像是一个熟悉的朋友离开了这个世界。执法机构的调查方式和媒体的报道方式似乎是让他做出极端选择的原因,这让我感到更加的心痛。”环球网2023-12-28 19:03:400000俄军用运输机被击落,65名乌克兰战俘丧命,谁制造了这起惨剧?
来源:新民晚报如果初步调查显示这架运输机是被美国或者德国导弹击中,那么提供武器的西方国家“将成为这一罪行的直接参与者”。65名乌军被俘人员以为即将踏上回家之路,不料却登上“绝命航班”。俄罗斯军用运输机坠毁事件成为俄乌冲突以来又一场重大惨剧。同此前的布恰事件、卡霍夫卡大坝遇袭事件相似,这出“罗生门”再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乌方“含蓄承认”?0000这届G7为何开成了“史上最不受欢迎峰会”
据新华社报道,6月13日,七国集团(G7)峰会在意大利南部普利亚大区开幕,为期3天。此次峰会被不少媒体戏称为“史上最不受欢迎G7峰会”,七个发达国家领导人,大多背负各自国内政治压力,带着烦恼前来参会。七国领导人的烦恼“史上最不受欢迎峰会”的说法,是英国《每日电讯报》一名记者给出的断语,理由是G7各国与会领导人几乎都成了各自国家民意怨怼的对象。新京报2024-06-14 15:47:540000俄多个电视网络出现“普京紧急电视讲话”?回应:黑客攻击!
当地时间6月5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俄罗斯境内多个电视网络出现的“普京紧急电视讲话”是假消息,是黑客攻击。目前黑客攻击已被消除,网络控制已重新恢复。责任编辑:薄晓舟0000向国会提交预算案时,他突然大谈孟子思想……
如今,当安瓦尔在马来西亚国会谈一谈孟子,其实并不足怪。文|海上客马来西亚国会10月13日开会,听取政府提交2024年预算案。这是自2022年末出任马来西亚总理以来,安瓦尔第二次提出预算案。不出预料,创了新高——总支出高达3938亿林吉特(1林吉特约合0.21美元)。新民周刊2023-10-15 13:46: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