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国账本”怎么算?一文读懂
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国家账本”随之出炉。未来几天,这份“国家账本”将在人代会上接受代表们的审查。
“国家账本”,即“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也被简称为“预算报告”。与政府工作报告一样,预算报告也是每年两会的“重头戏”——财政资金的投向与使用,反映着政府新一年的政策重点与施力方向。
汇总中央和地方预算,2024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安排223950亿元,增长3.3%。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490亿元,增长4%。赤字率按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
收入规模增加、支出规模扩大、赤字率保持稳定,同时,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预算报告中的这些安排,回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的要求。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继续超过10万亿元
2024年,中央本级支出安排41520亿元,增长8.6%,连续第三年保持增长。这部分资金将重点保障国防武警支出、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储备支出、国债发行付息支出等。其中,外交支出607.83亿元,增长6.6%;国防支出16655.4亿元,增长7.2%。
扣除重点保障的支出后,其余的为中央部门支出。今年中央部门支出微增0.3%,涨幅比去年减少0.5个百分点。这也是该项数据连续第二年为“正”。2022年,中央部门支出预算为下降2.1%,去年“回正”,为0.8%。
记者注意到,报告提出,各地区各部门要专门制定过紧日子相关办法,在合理保障部门履职支出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强化“三公”经费管理,继续压缩论坛、展会等活动,从紧安排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
在中央部门支出总体平稳的基础上,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一定规模,安排102037亿元,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1%。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继续超过10万亿元。
在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保持一定规模基础上,报告提到,地方要统筹上级转移支付和自有财力,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三保”支出。“三保”支出预算未足额安排前,不得安排其他支出预算。
赤字率下降、专项债微增
不代表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减弱
赤字率是一个国家财政政策积极程度的关键指标。今年赤字率按3%安排,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
新冠疫情之前,中国财政赤字率最高曾到3%,但并未突破。面对疫情冲击,为了稳经济,财政扩张力度加大,赤字率在2020年(3.7%)和2021年(3.2%)均超过3%。随着经济稳步复苏,兼顾财政可持续性,2022年财政赤字率降至2.8%,2023年初预算按照3%来安排。
直至去年第四季度,为了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中国于年中调整中央预算,扩大赤字规模,增发1万亿元国债,调整后赤字率达到3.8%,创下历史新高。
因此,两会前外界普遍认为,今年财政赤字率将超过3%。而根据3月5日提请审查的预算报告,今年财政赤字率并未突破“3%”红线,同时与去年预算调整后的赤字率3.8%相比也有明显下降。
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财政赤字率需要放在财政总盘子里看,不能因为赤字率比去年调整预算数降低,就认为积极财政政策力度减弱。考虑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其他政策工具,今年财政政策总体来说是适度加力。
黄守宏提到的地方政府专项债等其他政策工具是如何安排的?
根据报告,今年适度增加了专项债规模,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9000亿元,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在专项债的使用上,将支持地方加大重点领域补短板力度。同时,发行10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不计入赤字,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对于今年赤字率和专项债安排的考虑,报告的“总体要求”部分提到,今年要稳妥安排财政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持续发挥2023年增发国债资金作用,加大财政资金统筹力度,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
坚决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
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超40万亿元,仍在限额内
今年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记者注意到,虽然财政赤字规模有所扩大,但是从构成看,新增加的1800亿元均为中央赤字,地方财政赤字7200亿元,规模并未增加。地方财政赤字已经连续三年保持在7200亿元规模,没有增加。
近两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问题受到关注。到2023年末,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407372.93亿元,仍然控制在全国人大批准的债务限额421674.3亿元以内。
当前,地方在债务管理和使用上仍然存在一定问题。报告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有的专项债券项目管理和资金使用不尽规范。
报告提出,今年将强化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完善专项债券管理制度,加强项目穿透式管理,强化项目收入归集,确保按时偿还、不出风险。
统筹好地方债务风险化解和稳定发展,坚持省负总责、市县尽全力化债,层层压实责任,进一步落实一揽子化债方案。
同时,健全防范化解隐性债务风险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监管制度,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序化解存量隐性债务,逐步降低债务风险水平。
此外,对各类违法违规举债行为将严肃查处,加大问责结果公开力度,坚决防止一边化债、一边新增。完善全口径地方债务监测监管体系,分类推进地方融资平台转型。
新京报记者 姜慧梓
责任编辑:张玉
运动会上 市委书记一口气做了13个引体向上
据山东“掌握滨州”新媒体消息,11月17日上午,滨州市第二届企业家运动会开幕。仪式结束后,滨州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宋永祥来到比赛区,一口气做了13个引体向上。据介绍,本届运动会共设置竞技项目和趣味嘉年华项目两个大类。参与范围包括2023年金银铜狮奖获得者、滨州市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2023年度“金星奖”获奖单位代表等。公开报道显示,宋永祥曾多次参加本市的运动会。新京报2023-11-18 13:49:270000市委书记暗访:别找借口、不讲理由
据湖南《株洲日报》报道,11月19日,株洲市委书记曹慧泉暗访绿地21城项目保交楼问题,要求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全力以赴推进保交楼工作,确保房子早日交到购房群众手中。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11-20 13:00:070000应对全球市场变化,汽车行业在京开展“东西对话”
来源:观察者网(文/邓文静编辑/高莘)日前,2024北京CBD论坛中外车企圆桌对话会在北京举行。此次对话会以“全球合作、加速发展”为主题,汇聚了来自政府相关部门、行业专家智库、中外知名车企、国际组织、行业协会等领域的代表,为中外汽车产业的合作与发展搭建桥梁。商务部党组成员、副部长盛秋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新浪新闻2024-06-14 11:14:440000夜里,省委书记、省长不打招呼,在省会城市暗访!
撰文|余晖据《湖南日报》7月5日报道,7月3日晚,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省长毛伟明以“四不两直”方式到长沙市检查城市运行安全情况并召开专题会议。高层部署近期,高层再度对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部署。一个背景是,6月21日20时40分许,宁夏银川市兴庆区富洋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事故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北京青年报2023-07-06 07:46:590000齐家滨已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