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启动“世界最大储粮计划”,莫迪打着什么算盘
假如动不了深层利益链条,建再多的粮仓和合作社,也只不过是巩固既有利益格局。

文 | 徐立凡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起多项重大农业倡议,宣布印度将动用1.25万亿卢比(1万卢比约合870元人民币),启动世界上最大的储粮计划,建立7000万吨仓储设施。
此外,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里新建20万个农业合作社,包括新设500个初级农业信用社、仓库及其他农业基础设施,还将耗资250亿卢比在1.8万个初级农业信用社启动计算机项目,让农业转向数字支付。
这些投资规模有多大呢?对比一下:印度2月1日公布的新财年国防预算是5.94万亿卢比,其中1.63万亿卢比的拨款作为国防资本支出,用于购买新型武器、飞机、军舰和其他军事装备等,印度为建设粮仓计划的支出,与其国防资本支出基本相同。
虽然国防资本支出一年内就会花掉,而建粮仓的投入不会集中在同一财年,但就投入的额度来看,也堪称是大手笔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钱将怎么花,又会为谁而花?
意在解决粮仓耗损严重问题
印度要建成千上万的粮仓,自然是要解决粮储设施不足的问题。这是印度的老大难问题了。
印度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按照世界排名,印度稻米和小麦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五。
印度粮食产量虽然高,但并没有解决饥饿问题。近期《全球饥饿指数》报告公布,在全球125个国家中,印度排在第111位,属于有严重饥饿问题的国家。这个指数是按照热量摄入、5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发育迟缓比例等打分。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上个月的报道也称,作为世界产粮大国,印度至今仍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挨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除人口增长过快、粮食分配不合理外,粮仓设施简陋是主要原因。
印度有中央储备库和少量的私人粮仓、冷链。根据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每年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和1月1日设定的最低库存标准,通常中央储备池(包括经营储备与战略储备)中稻谷和小麦的最低库存标准都在4000万吨以上。但这几年随着印度粮食产量上升,中央储备池的粮食库存严重超出,2022年总库存超出规定库存3000多万吨。
粮食储备多了本是好事,但印度粮仓设施简陋,导致耗损极其严重。印度前农业部长曾说过,该国40%的农产品被浪费。这其中自然也有腐败的原因。加之印度物流落后,因此储备粮到不了需要的人手中。
现在莫迪政府决心花大代价造粮仓,针对的就是粮仓耗损严重的问题。

农业人口手中的选票是另一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推出建粮储等倡议的时间点,是在印度下议院选举即将拉开帷幕前一个多月。
而印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边境地区上万农民发起的“挺进新德里”抗议活动,是印度这场大选当下最惹眼的背景。这些农民因为不满莫迪政府不为农作物提供最低收购价格,甚至喊出了“不会原谅莫迪政府”的口号。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在4月启动的印度大选没有悬念,莫迪和印度人民党能够获胜,但莫迪政府似乎意识到仍有向农业人口示好的必要。
这可能与印度农业人口的意外增长有关联。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加快,大量农业人口会转为制造业劳动力。但号称正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印度成了例外。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在2019年初印度农业人口降到低于2亿的最低点以来,如今印度农业人口意外增长了6000万人,又回到了约2.5亿人的规模。
研究者认为,印度制造业占经济总量之比持续下降和补贴穷困者的粮食福利计划,导致了印度农业人口的再次增加。有人形象地形容这一现象是“人们宁愿在农村当穷人也不愿在城里当穷人”。
农业人口意外增长了这么多,莫迪政府为大选计,也该有所表示。

农业改革失败的无奈之举
一定程度上说,虽然莫迪政府建粮储、大办合作社瞄准了印度农业的短板,但也是农业改革失败的无奈之举。
印度粮储制度在1960年代就建立了,并不新鲜。农业合作社制度在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时期就已开始推广,也不新鲜。莫迪政府的新农业倡议,并没有摆脱旧农业框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莫迪政府2020年曾推出的“三合一”农业改革法案。这项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采购体制,引入外来资本,不再为农产品价格保底,强行推进农产品市场化。结果改革推出一年就宣告失败,其余波一直荡漾到今天,“挺进新德里”抗议行动就是余波的再现。
莫迪农业改革失败,说明触动不了由地主、中小土地所有者、农场工人和农产品采购链寄生者组成的利益链条。这也给莫迪政府启动“世界最大储粮计划”、建立20万个农业合作社等倡议带来了不确定性。假如动不了深层利益链条,建再多的粮仓和合作社,也只不过是巩固既有利益格局、增加了新寻租空间而已。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迪
西语媒体巨头环球电视网转向特朗普?民主党急了!
[环球时报记者刘明]美国最大的西班牙语媒体环球电视网的当家主持人、美国拉美裔观众的意见领袖莱昂·克劳兹于当地时间15日晚在X(前推特)上发文告别老东家。他离职之际,正逢环球电视网卷入对特朗普的采访争议。0000加紧布局,美谋求“北极霸权”
据外媒报道,6月9日,由挪威、瑞典和芬兰共同主办的“北极挑战—2023”联合军事演习结束。此次演习持续12天,来自14个国家武装部队的约3000名军人和150架飞机参与。值得注意的是,军演前夕,美国最新一代福特级航母首舰“福特”号抵达挪威奥斯陆峡湾,停留4天后前往北极地区参加军演。这是美航母时隔65年再次访问挪威。0000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封口费”案开庭并挑选陪审员
当地时间4月15日,据美联社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封口费”案于当日在曼哈顿刑事法院开庭并挑选陪审团成员。特朗普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因刑事指控受审的前总统。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消息,审判将每周进行4天,可能持续8周。庭审当天,特朗普的媒体公司股价暴跌。(总台记者张颖哲)责任编辑:刘德宾0000港警悬赏缉拿8名逃亡海外乱港人士,美英谴责,外交部回应
来源:环球网[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陈青青]在7月4日的外交部例会上,有记者提问称,香港警方周一指控八名海外活动人士犯有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罪行,包括与外国勾结和煽动分裂国家,并对逮捕相关信息提供悬赏。美英等国表示关切甚至谴责,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