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启动“世界最大储粮计划”,莫迪打着什么算盘
假如动不了深层利益链条,建再多的粮仓和合作社,也只不过是巩固既有利益格局。
文 | 徐立凡
据《环球时报》报道,当地时间2月24日,印度总理莫迪发起多项重大农业倡议,宣布印度将动用1.25万亿卢比(1万卢比约合870元人民币),启动世界上最大的储粮计划,建立7000万吨仓储设施。
此外,莫迪政府计划在未来几年里新建20万个农业合作社,包括新设500个初级农业信用社、仓库及其他农业基础设施,还将耗资250亿卢比在1.8万个初级农业信用社启动计算机项目,让农业转向数字支付。
这些投资规模有多大呢?对比一下:印度2月1日公布的新财年国防预算是5.94万亿卢比,其中1.63万亿卢比的拨款作为国防资本支出,用于购买新型武器、飞机、军舰和其他军事装备等,印度为建设粮仓计划的支出,与其国防资本支出基本相同。
虽然国防资本支出一年内就会花掉,而建粮仓的投入不会集中在同一财年,但就投入的额度来看,也堪称是大手笔了。接下来的问题是,这些钱将怎么花,又会为谁而花?
意在解决粮仓耗损严重问题
印度要建成千上万的粮仓,自然是要解决粮储设施不足的问题。这是印度的老大难问题了。
印度是世界产粮大国之一,按照世界排名,印度稻米和小麦产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大豆产量居世界第五。
印度粮食产量虽然高,但并没有解决饥饿问题。近期《全球饥饿指数》报告公布,在全球125个国家中,印度排在第111位,属于有严重饥饿问题的国家。这个指数是按照热量摄入、5岁以下儿童消瘦比例、发育迟缓比例等打分。
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上个月的报道也称,作为世界产粮大国,印度至今仍有数以百万计的人在挨饿。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除人口增长过快、粮食分配不合理外,粮仓设施简陋是主要原因。
印度有中央储备库和少量的私人粮仓、冷链。根据印度内阁经济事务委员会每年4月1日、7月1日、10月1日和1月1日设定的最低库存标准,通常中央储备池(包括经营储备与战略储备)中稻谷和小麦的最低库存标准都在4000万吨以上。但这几年随着印度粮食产量上升,中央储备池的粮食库存严重超出,2022年总库存超出规定库存3000多万吨。
粮食储备多了本是好事,但印度粮仓设施简陋,导致耗损极其严重。印度前农业部长曾说过,该国40%的农产品被浪费。这其中自然也有腐败的原因。加之印度物流落后,因此储备粮到不了需要的人手中。
现在莫迪政府决心花大代价造粮仓,针对的就是粮仓耗损严重的问题。
农业人口手中的选票是另一目标
值得注意的是,莫迪推出建粮储等倡议的时间点,是在印度下议院选举即将拉开帷幕前一个多月。
而印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边境地区上万农民发起的“挺进新德里”抗议活动,是印度这场大选当下最惹眼的背景。这些农民因为不满莫迪政府不为农作物提供最低收购价格,甚至喊出了“不会原谅莫迪政府”的口号。
虽然外界普遍认为,在4月启动的印度大选没有悬念,莫迪和印度人民党能够获胜,但莫迪政府似乎意识到仍有向农业人口示好的必要。
这可能与印度农业人口的意外增长有关联。一般来说,随着工业化加快,大量农业人口会转为制造业劳动力。但号称正在创造经济奇迹的印度成了例外。
据《华尔街日报》消息,在2019年初印度农业人口降到低于2亿的最低点以来,如今印度农业人口意外增长了6000万人,又回到了约2.5亿人的规模。
研究者认为,印度制造业占经济总量之比持续下降和补贴穷困者的粮食福利计划,导致了印度农业人口的再次增加。有人形象地形容这一现象是“人们宁愿在农村当穷人也不愿在城里当穷人”。
农业人口意外增长了这么多,莫迪政府为大选计,也该有所表示。
农业改革失败的无奈之举
一定程度上说,虽然莫迪政府建粮储、大办合作社瞄准了印度农业的短板,但也是农业改革失败的无奈之举。
印度粮储制度在1960年代就建立了,并不新鲜。农业合作社制度在印度首任总理尼赫鲁时期就已开始推广,也不新鲜。莫迪政府的新农业倡议,并没有摆脱旧农业框架。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莫迪政府2020年曾推出的“三合一”农业改革法案。这项改革的核心是打破实施了半个多世纪的农业采购体制,引入外来资本,不再为农产品价格保底,强行推进农产品市场化。结果改革推出一年就宣告失败,其余波一直荡漾到今天,“挺进新德里”抗议行动就是余波的再现。
莫迪农业改革失败,说明触动不了由地主、中小土地所有者、农场工人和农产品采购链寄生者组成的利益链条。这也给莫迪政府启动“世界最大储粮计划”、建立20万个农业合作社等倡议带来了不确定性。假如动不了深层利益链条,建再多的粮仓和合作社,也只不过是巩固既有利益格局、增加了新寻租空间而已。
撰稿 / 徐立凡(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迪
美官员:伊朗私下告诉美国,对以报复行动已结束
来源:观察者网(观察者网讯)因外交馆舍遭袭事件,伊朗日前对以色列发起了一波“有限”的报复性打击,并很快宣布反击结束。此次事件中,美国扮演的角色和相关表态耐人寻味。当地时间14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援引一位美国政府高级官员的话报道称,伊朗已私下向美国表示,该国对以色列的报复行动“已经结束”。这一说法与伊朗的公开表态相一致。新浪新闻综合2024-04-15 17:52:190000他俩都去了,美媒直呼罕见!
2月29日,是2月的最后一天,也是让美媒直呼罕见的一天——美国的现任总统拜登和前任总统特朗普,同在这一天访问美墨边境。分析称,这场引人注目的日程“巧合”,反映出拜登和特朗普在2024年美国大选中最热门的议题之一——移民问题上“正面交锋”,全力争夺选票。拜登:“我不知道我的好朋友也要去”环球时报2024-03-01 16:40:270000俄罗斯禁止数名塞浦路斯官员入境
当地时间1月18日,俄罗斯外交部发布公告称,俄外交部当天向塞浦路斯驻俄罗斯大使递交照会,表示由于塞浦路斯方面2023年10月对《俄罗斯报》驻塞浦路斯记者和一名俄罗斯驻塞浦路斯大使馆工作人员采取了令人无法接受的行动,俄方决定禁止直接参与事件的塞浦路斯官员进入俄罗斯领土。(总台记者王斌)责任编辑:刘德宾0000美媒披露:美国国务院要求各使馆保持缄默
[美媒披露:国务院要求各使馆保持缄默]据美国《华尔街日报》24日报道,在俄罗斯宣布普里戈任及瓦格纳成员的行动为“叛乱”之际,美国国务院向美驻外使馆发出明确指示,要求他们就俄罗斯当前形势保持沉默。环球网2023-06-25 09:03:5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