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陆军司令瑟尔斯基被任命为乌武装部队总司令
当地时间2月8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乌克兰陆军司令瑟尔斯基被任命为乌武装部队总司令。(总台记者 王斌 王晋燕)
此前报道:扎卢日内被曝已同意担任驻英国大使一职,或于近日卸任总司令
来源:澎湃新闻
据《参考消息》援引俄罗斯卫星广播电台2月5日报道,乌克兰最高拉达(议会)议员叶夫根尼·舍夫琴科表示,乌武装部队总司令瓦列里·扎卢日内已同意担任驻英国大使一职,可能在未来几天内被免去乌军总司令职务。
舍夫琴科在接受乌克兰全球战略研究所所长瓦季姆·卡拉谢夫采访时说:“被派出去当大使就相当于政治退休,没有人再回来,这是乌克兰的惯例。因此,我在这里让那些喜欢扎卢日内的人失望了……如果他不去,而是留在乌克兰,开始某种政治生涯,他还是有机会的,机会不是很小,而是很大。”
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此前曾于1月29日表示,乌总统泽连斯基并没有解除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的职务。但随后有消息人士透露,乌方已向美国白宫通报扎卢日内将被解职的消息。泽连斯基本人则在2月4日接受采访时就此回应称,他有一些“严肃的想法”,这不仅是“关于某个人”,也不仅是军队这一单个部门,而是关乎乌克兰的整个国家领导层。
泽连斯基说:“如果我们想获胜,我们就必须朝着同一个方向前进,坚信胜利。我们不能气馁,不能让自己失望——我们必须有正确的正能量。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需要重启,需要一个新的开始。”
泽连斯基和扎卢日内之间的分歧近期日益公开化,两人在公开场合对俄乌冲突未来的描述不尽相同。去年,扎卢日内撰文称,阵地战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将给乌军和乌克兰带来巨大风险,并警告称俄罗斯远未被击败。他同时还呼吁,乌克兰必须重新思考其战争战略,并学会如何在盟国提供的军事援助耗尽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资源作战。
扎卢日内的表态与乌官方消息所传递的乐观情绪形成鲜明对比。有消息人士透露称,扎卢日内的发言令泽连斯基十分不快,同时也令泽连斯基急于向盟国证明战争并非“死路一条”,并继续鼓励盟国提供援助。
此外,二人在是否进行更大规模动员上也存在分歧。去年12月,泽连斯基曾表示,乌军方提议再动员45万到50万乌克兰人加入武装力量。但泽连斯基认为,这将标志着基辅与俄罗斯的战争“大幅升级”,同时还需要额外的5000亿格里夫纳(约合135亿美元)作为资金支持,因此他希望进一步了解如何部署军队以及与俄罗斯作战的细节后再做决定。
随着俄乌冲突持续,扎卢日内在乌克兰享有越来越高的政治声望,被视为唯一能在总统选举中挑战泽连斯基的真正竞争对手。基辅国际社会学研究所2023年年底进行的民意调查显示,过去一年,乌民众对泽连斯基的信任度从84%下降到62%,而对乌军和扎卢日内的信任度分别高达96%和88%。该研究所最近的一项民调还显示,如果泽连斯基解雇扎卢日内,70%以上的乌克兰民众会做出负面反应。
责任编辑:崔理斯
马克龙把骚乱归咎于社交媒体,法国会启动紧急状态吗
不可否认,社交媒体时代,对国家治理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一些新的挑战,信息和情绪可能会如同病毒一样传播,这会对既有的国家治理模式造成威胁连日来,因一起“警察射杀非裔青少年”事件,引起了法国多地的社会骚乱。2005年,这样的场景也曾出现过,巴黎近郊两名北非裔移民少年因躲避警察盘查而意外触电身亡,引起当地移民的强烈不满。成都商报2023-07-03 12:38:340000朝鲜首次公开实战化核弹头,展示至少10枚
澎湃新闻记者南博一朝鲜首次公开“火山”-31型核弹头。据朝中社3月28日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27日指导了核武器兵器化工作。报道称,金正恩具体了解根据核武器运用手段、作战目的和打击对象的新型战术核武器的技术数据及结构作用特点以及各种武器系统的互换性,并详细询问了通过最近的核反击假想综合战术训练,其科学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严格得到验证的国家核武器综合管理体系“核扳机”的信息化技术状况。澎湃新闻2023-03-29 10:38:490000乌克兰情报部门负责人死于俄军导弹打击?乌方回应
综合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网站和俄新社5日报道,乌克兰方面驳斥了最近媒体关于乌国防部情报总局局长布达诺夫已经死亡的报道,并指控称那是俄方企图“散布假消息”。环球网2023-06-06 23:49:380000伊朗外交部:美国将也门胡塞武装列为恐怖组织是挑衅行为
当地时间1月18日,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卡纳尼就美国将也门胡塞武装重新列为恐怖组织发表声明。卡纳尼指出,该行为是美国的挑衅行为,胡塞武装以及也门人民不会被美国的这一非建设性行动影响,而是会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卡纳尼表示,美国对以色列的大力支持是造成包括红海在内的地区局势不稳定的最重要原因。如果美国真的对该地区稳定与安全有所担忧,就应该停止支持以色列对加沙人民的战争行为。0000出口连续5个月下滑,越南纺织业4万家工厂停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允煦]据美国彭博社报道,7月,越南出口连续5个月下滑,创14年来最长跌幅,这个依赖外贸的经济体可能难以实现今年6.5%的经济增长目标。环球网2023-07-31 07:24:1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