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支招美国电动汽车行业"照抄"中国,结果抄错了…
当地时间6日,美媒彭博社专注于亚洲科技领域的专栏作者蒂姆·卡尔潘(Tim Culpan) 发表评论文章“支招”,在美国电动汽车行业,若想同时实现发展本土产业和保护国家利益的双重目标,拜登政府只需要参考复制他所谓的“中国策略”。
然而,他对正常的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合营进行歪曲解读,敦促美商务部部长雷蒙多要效仿中方,通过让进入美国的中国电动汽车相关行业制造商和本土企业成立合资企业,从而将中国先进技术转让给美国的同时,限制中企权限以保护所谓国家安全。
文章更以此声称,华盛顿有机会使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手段,扭转中国在电动车行业占据领先地位的局面。

蒂姆的这篇评论文关注到,美商务部一再下令对中国产品做出各类制裁限制措施,部长雷蒙多最近将视线聚焦在了中国电动汽车领域。
1月底,雷蒙多在出席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一场圆桌会议时滥用国家安全概念,谬称美国和欧盟在与中国合作的同时存在国安问题,无端指责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收集了司机及车辆状况等大量信息,对美国构成所谓“国家安全风险”。
文章猜测这或许是雷蒙多为了将中国汽车拒之门外而找的借口,但蒂姆开脱称她的担忧情有可原,还煞有其事道,与一个中国汽车车队所收集的数据相比,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中国间谍气球”一事根本不值一提,罔顾五角大楼早在去年6月就澄清过气球越美时没有收集情报的事实。

不过鉴于中国的电动汽车和电池技术非常先进,在许多方面都超过了美国,蒂姆在文章中主张,如果拜登政府希望推动美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他们仍需要利用中方的技术能力,同时关注安全问题。
在具体做法上,蒂姆认为美国应该抄中国电动汽车战略的“作业”,然而他“抄”错了。
他错误地将正常的外国企业在华投资合营,歪曲解读成中国在过去20年里一边渴望西方科技公司来华投资生产,一边禁止这些公司无限准入,还污蔑中企通过外国直接投资、风险资本、许可证发放和直接盗窃等方式,从世界一流企业获得先进技术转让。
文中进一步声称,让外国企业与中国本土企业成立合资企业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这种模式为中国带来了最大的技术进步,惠及当地合作伙伴的同行业的其他企业。其举例称,早期进入中国的大众和通用两家车企,就用先进技术帮忙奠定了中国现代汽车工业的基础。
结束了这番以己度人的“高见”,蒂姆在文中向雷蒙多喊话,敦促她与其对有着先进技术的中国实施坚硬贸易壁垒,不如通过谈判达成条件交换,要求电动汽车相关行业的中国企业若想进入美国,就也必须与美国本土企业成立合资企业。
蒂姆声称,华盛顿有机会通过实施“胡萝卜加大棒”政策来扭转局面。他在文中还提到,早前美国福特汽车与中国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宣布共建电池厂就是一个符合这一设想的“完美”解决方案。
他称,为了规避当地政策风险,宁德时代当时与福特开辟了一个新的合作模式——宁德时代不涉及直接投资,只提供电池专利技术授权,福特拥有该工厂100%的权益,负责提供土地、厂房和基础设施建设。
蒂姆指出,这一合作方式既能为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又能将中企的知识产权转让给美国,还能通过限制中企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来保护美国所谓的国家安全。然而后来这一合作计划仍因美国国会议员反对而受阻,让他倍感惋惜。
他表示,目前虽然是美国更需要中国,中国的主要供应商可以不需要美国,但后者若想继续长期发展,就需要进入美国这个世界第二大汽车市场,并且与美方分享关键技术作为“入场券”。而未来,相信有其他国家能够代替中国加工和提供电动汽车所需关键金属镍、钴、锂,美国不会有被中国“断供”的风险。
蒂姆想得很美,他认为如此这般,美国届时左手有中国企业的技术,右手又有关键金属资源,在本土电动汽车发展上必将顺风顺水,而美国所要做的只是复制他所臆测的中国“战术”。
蒂姆的主张与美国政府奉行的“美国优先”策略是一以贯之的。对此,我外交部曾多次回应表示,美方在毫无根据的情况下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滥用国家力量,打压中方企业,这是赤裸裸的经济和科技霸凌,是对美方一贯标榜的市场经济原则的公然否定,也戳穿了美方所谓公平竞争的虚伪面目。中方将继续支持中方相关企业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来源|观察者网
责任编辑:崔理斯
乌克兰加入北约?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胆的忽悠了
这可能是全世界最大胆的忽悠了。大家都知道,俄乌冲突的直接导火索,是北约的东扩,尤其是意图将乌克兰纳入囊中,引发了俄罗斯的极度危机感。战火还在继续,现在是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时候了吗?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认为,乌克兰是在替整个西方抵抗俄罗斯,是时候邀请乌克兰加入北约了。北约怎么回应?刚刚到访乌克兰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最新回答是:所有北约成员国都同意乌克兰最终应加入北约。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4-22 21:35:450000战后加沙由谁接管 美以分歧愈发明显
来源:三亚日报王卓伦吕迎旭本轮巴以冲突已持续60余天。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1日发表声明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1.8万巴勒斯坦人死亡、近5万人受伤。与此同时,以军对加沙地带的进攻仍在推进。随着加沙地带人道主义危机加剧,美国政府因“一边倒”支持以色列而饱受国际社会批评。据多家媒体报道,尽管美方坚定“挺以”,但关于本轮冲突结束后加沙地带的治理问题,美以双方分歧越来越大。0000举国悲痛中,他接掌总统权力
来源:环球人物在这段特殊的时期里,穆赫贝尔将肩负重任。作者:郑敖天5月20日,代行伊朗总统职责的穆罕默德·穆赫贝尔首次主持了内阁会议。人们注意到,在刚刚因直升机事故遇难的伊朗总统莱希的座位上,放着一条黑色的绶带。全场气氛庄严肃穆。新浪新闻2024-05-22 22:47:320000美方被曝担忧泽连斯基和乌军总司令“不和”:怕反攻新计划“难产”
(观察者网讯)熬过了2023年,在西方的援助陷入停滞之际,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内意见相左的迹象,正引发其美国盟友的担忧。据美国彭博社1月11日消息,知情人士透露,随着俄乌冲突进入第三个年头,美国希望乌克兰完善其2024年的反攻计划,但拜登政府官员担心泽连斯基与扎卢日内的“分歧”会延缓新战略的完善。观察者网2024-01-11 22:01:530000普京:俄罗斯继续在全球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当地时间9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主持召开能源问题会议时表示,尽管遭受了来自一些国家公开的敌对行动和非法的限制及制裁,俄罗斯能源企业总体上继续发展,成功地在对外贸易领域寻找新的可靠的合作伙伴,重建物流路线。普京表示,总体而言,在当前的困难条件下,俄罗斯不仅证明了其能源自给自足、独立和抵御外部冲击的能力,还继续在全球能源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环球网2023-09-05 07:21:58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