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欲承认巴勒斯坦国,但方案内含“毒丸”条款

据观察者网援引英国广播公司(BBC)1月30日报道,英国外交大臣卡梅伦表示,英国准备将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的时间提前。自去年11月被任命为外交大臣以来,卡梅伦多次访问中东。他称,英国有责任设计巴勒斯坦国未来的样子,巴勒斯坦人必须看到两国方案取得“不可逆转的进展”。这引发广泛关注和热烈争议。
两次表态和五点方案
1月29日晚稍早,卡梅伦在出席英国保守党一个活动时发表讲话,批评以色列过去30年来所执行的安全政策是“失败的”,表示“展示两国解决方案的进展对于和平谈判至关重要”。
随即,他在出席一个专门招待中东各国大使的招待会上重申了上述观点。他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实现两国方案,并“标志着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外交时刻的到来”。
此前,卡梅伦在耶路撒冷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敦促以色列总理推动两国方案落实,从而为两国人民带来和平。返回伦敦后,他在议会表示,英国将在“时机成熟之际”考虑采取上述措施。
在1月29日的讲话中,卡梅伦称“我们应该开始制定巴勒斯坦国的样子,它将由什么组成,它将如何运作”,并称,“届时,我们将与盟友一起考虑承认巴勒斯坦国的问题,包括在联合国”。
作为曾出任首相并主导过苏格兰独立、英国脱欧两大公投的首相,卡梅伦知名度不言而喻。这次由身为外相的他宣布这一消息,其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在宣布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同时,卡梅伦还宣布了英国解决巴以冲突的“五点计划”。包括为西岸和加沙组建新的巴勒斯坦政府;消除哈马斯攻击以色列的能力;释放哈马斯扣押的以色列人质;为以色列提供安全保证;以及从加沙清除“哈马斯主要领导人”等。
不得不松口的无奈之举
追根溯源,不论两国方案还是巴以问题,最初都是英国搞出来的。正因为当时在还是英国殖民地的巴勒斯坦地区纵容犹太复国主义定居,鼓励其攘夺早已定居于此的阿拉伯人土地,且一手在联合国促成“巴以分治”的242号决议出台,巴以冲突才在二战后至今的大半个世纪里,成为中东和平最大、最顽固的痼疾和障碍。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国在当地势力衰退后,随即转而对美国中东战略亦步亦趋。去年10月巴以冲突爆发以来,英国和美国同样“步调一致”:对以色列军事援助十分积极,更成为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实施武力报复的唯一直接追随者,同时对恢复加沙人道援助推三阻四。
然而,冲突发生后,内塔尼亚胡一再顽固声称“绝不接受两国方案”。1月18日,内塔尼亚胡再次扬言,“在可预见的未来的任何安排中,无论是否达成协议,以色列都必须对约旦河以西的整个领土拥有安全控制权”。
1月23日,联合国召开讨论中东冲突问题的大型会议期间,巴勒斯坦外长驳斥了内塔尼亚胡的论调,指出“既然75年前巴勒斯坦没有针对以色列加入联合国的否决权,那么今天以色列也不存在针对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的否决权”。这一说法得到绝大多数与会国代表支持。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任何一方都必须坚决拒绝“拒绝接受两国方案的所谓方案”,并批评以色列一再拒绝两国方案的做法将无限期地延长冲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如果在这个地区有如此多的巴勒斯坦人,没有任何真正的自由、权力和尊严感,‘一国方案’将是什么样子,这是不可想象的。”

由于巴以冲突的复杂性,即便长期将支持以色列当作“政治正确”的美国,如今也不得不开始思考是否应将“支持以色列”和“无条件支持以色列的一切言行”,以及将“支持以色列”和“无条件迁就内塔尼亚胡”区分开。
当然,由于亲以势力在美国的强大,以及支持以色列仍在很大程度上是美国的“政治正确”,美国给两国方案加了许多前提,“比如可以让巴勒斯坦加入联合国,但不允许拥有军队”。
与美国相比,英国国内并不存在强大的亲以势力和如此顽固的“政治正确”:工党等反对党近年来一再强调,应将承认巴勒斯坦国当作推动巴以和谈的前提,保守党内部持这一观点者也越来越多。
与此同时,英国追随美国对也门胡塞武装实行武力报复,却被证明对恢复红海畅通、推动中东和平进程几乎毫无帮助。这让英国内阁和执政党所受压力越来越大。
从前首相转任现职外相的卡梅伦,当然希望在高曝光率的中东、巴以问题上有所建树。因此自11月上任至今不到3个月,已连续多次访问中东。此次之所以要举办中东大使招待会,正是为其本周内成行的中东之行“打前站”。
他此行的目的是“恢复红海平静”。在英国军队已追随美国动武、在阻止内塔尼亚胡为所欲为和恢复对加沙地区人道援助方面无能为力的前提下,卡梅伦的上述表态也是不得不松口的无奈之举。
阻力巨大和“毒丸条款”
有中东问题专家指出,美英长期以来在巴以问题上推行的是所谓“渐进主义”和“以色列安全第一原则”。正是基于这一原则,美英才热衷推动以色列先与地区阿拉伯大国关系正常化,而将巴勒斯坦人正当权益的恢复放到日后再考虑。上世纪70年代的《戴维营协议》和特朗普力推的《亚伯拉罕协议》都是这种逻辑的产物。
事实证明,即便“搞定”这些阿拉伯大国,也无法在不给予巴勒斯坦人任何出路的前提下获得巴以和平。相反,感到被抛弃和丧失和平解决出路的巴勒斯坦人只会更绝望,并因此加速极端暴力组织的出现。不仅如此,随着加沙冲突的激化,一度对“戴维营-亚伯拉罕式协议”半推半就的阿拉伯国家在国内和阿拉伯世界巨大压力下正步步后退。
今年是美国大选年,共和党势力的咄咄逼人,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拜登政府的政策灵活性。这意味着,英国此举很难得到美国支持:巴勒斯坦和阿拉伯国家所期待的“先承认”,首先是支持巴勒斯坦成为联合国正式成员国。很难想象,拜登政府敢在2024大选年不就这一问题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
卡梅伦主张在英国国内有许多反对意见——有趣的是反对也分截然相反的两种。
一种是认为“不应承认巴勒斯坦国”,主要为保守党中的保守派。他们中意见也有分歧,如有的完全反对承认巴勒斯坦国,有的则认为“想法可以理解,但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积极作用”。
另一派则认为“仅承认巴勒斯坦国,却不阻止甚至继续资助以色列反人道行为”是于事无补的,他们中包括工党的部分成员。
一些中东问题专家指出,卡梅伦“五点方案”事实上在“承认巴勒斯坦国”糖衣下,包裹了许多攘夺巴勒斯坦人权益、取悦内塔尼亚胡立场的“毒丸条款”。
比如,试图剥夺巴勒斯坦人的武装和自卫权,这在以色列军警和定居者不断在巴勒斯坦地区滥施武力的情况下几乎毫无说服力;再如试图强加一个外力扶持的“巴勒斯坦政府”等,这在当前是“此路不通”的。
不仅如此,内塔尼亚胡的“一国论”并非有意接纳巴勒斯坦人成为以色列公民。而是希望将巴勒斯坦人(至少现阶段是加沙人)逐出以色列“一国”,让“一国”内只剩下犹太人。他的意图越明显,卡梅伦和平倡议的处境也将越尴尬。
诚如有巴勒斯坦人说的那样,“英国承认国家地位,同时又支持对那些本应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进行杀害、饥饿和流离失所,这是毫无意义的行为”“我们只能将之当作一种荒谬的公关立场”。
撰稿/陶短房(专栏作家)
责任编辑:张迪
巴以新一轮冲突已致1889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据巴勒斯坦外交与侨民事务部当地时间12月15日晚间发表的声明,自10月7日巴以新一轮冲突爆发以来,已有18890名巴勒斯坦人因以色列军队发动的军事行动死亡,其中包括7729名儿童和5153名妇女,有282人在约旦河西岸地区丧生,另有50594人受伤。据巴勒斯坦外交与侨民事务部统计,近24000名儿童因巴以冲突成为孤儿。(总台记者米春泽)责任编辑:崔理斯0000毫无疑问,这是特朗普现在最头疼的事
毫无疑问,这是特朗普现在最头疼的事。还不是选举。反正,现在共和党内选举,特朗普一骑绝尘,人挡杀人,佛挡杀佛,谁都拦不住。最头疼的钱。缺线的原因是法庭判决,判决的原因是他喜欢吹牛。怪只怪特朗普这张大嘴巴。反正,按照纽约州法院2月16日的判决,特朗普之前在纽约搞房地产时,为了借到更多资金,获得更低的利率,一再夸大自己的净资产,非法所得“数以亿计美元”。北京日报客户端2024-02-29 09:34:280000伊朗总统时隔11年再访沙特
最新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刚刚乘机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他将出席阿拉伯-伊斯兰国家领导人就加沙局势举行的联合特别峰会。这也是伊朗总统11年来首次访问沙特。上一次还是时任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2012年到访沙特。0000想捆绑土耳其入欧盟?埃尔多安为瑞典开绿灯
来源:观察者网[文/观察者网熊超然]围绕着土耳其是否同意瑞典加入北约一事,目前出现了新的进展。据路透社当地时间7月10日报道,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天同意“尽快”将瑞典的入盟议定书提交至议会。“我很高兴地宣布,埃尔多安总统已经同意尽快将瑞典的入盟议定书提交至(土耳其)大国民议会,并与大国民议会密切合作,以确保批准。”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当天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称,这是“历史性的一步”。新浪新闻综合2023-07-11 12:35:020000美国白宫:拜登与内塔尼亚胡讨论战术性停火可能性
据美国白宫声明,当地时间11月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话,讨论以色列和加沙地带的最新事态发展。双方讨论了在未来一周内大幅增加人道主义援助的必要性与“战术性暂停”交火的可能性,以便为平民提供安全离开交战地区的机会。根据声明,拜登还提到约旦河西岸局势以及追究“极端主义”定居者暴力行为责任的必要性。双方同意在未来几日内再次会谈。责任编辑:刘鹏林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