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省份相继下调今年财政收入增速预期,原因何在?
真金白银的财政收入是观察经济的重要指标,其中31省份对今年财政收入的预期数据备受关注。今年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各地密集下调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
1月30日,湖北、内蒙古、新疆政府工作报告等主要内容公开,至此31省份均召开了地方两会。第一财经梳理发现,除了青海外,目前30个省份给出了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预计值,相比去年实际收入增速,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28个省份下调了今年收入增速预期,仅山西、江西两地调增收入增速。西藏、吉林今年收入预计增速调降幅度较大。(详见下图)
为何今年地方普遍下调收入预期?这主要跟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减税降费减收及去年基数略高有关。
经济决定财政。地方普遍预计今年经济实现增长,这为财政收入增收奠定基础,部分省份收入预计增速跟经济增速相近。从目前27个省份披露的2024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增速来看,除了西藏之外,26个省份均预计收入增长,且增幅均高于3%。
不过,在复杂内外部形势下,经济增长承压,因此制约收入快速增长。
比如,第一财政大省广东在预算报告中分析今年财政收入形势时称,随着国家和省级层面出台系列稳经济政策效应持续释放,广东经济回升向好,为财政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同时,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些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加上落实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都将影响财政收入增长,财政增收压力依然较大。
湖南今年预算报告在分析收入制约因素时也称,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社会预期偏弱,大宗消费和扩大再生产投资趋于谨慎;产业发展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期,房地产等主要税源行业仍在筑底,“烟”“油”等传统税源难有增量,新兴产业正在加快培育,对财政增收贡献还比较有限。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告诉第一财经,2024年地方密集下调收入预期,主要还是考虑了结构性减税降费以及未来的不确定性等因素。
除了经济因素外,近些年新增减税降费规模较大,比如2023全国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费超2.2万亿元。2024年中央要求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政策性减收也直接影响地方财政收入增长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吕冰洋告诉第一财经,2023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今年税收将持续加大支持科技研发税费优惠政策落实力度,持续为制造业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实体经济稳步发展。这是地方调低收入预期的一大重要因素。
另外,受2022年大规模退税减税等因素影响,第一大税种增值税收入大减,使得地方2022年财政收入基数较低,成为2023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原因。这也使得2023年财政收入基数略高,相应制约2024年收入增长。
吕冰洋表示,2023年作为第一大税种的增值税增长对整体税收增长起到重要支撑作用,而增值税的增长是2022年同期留抵退税较多、基数较低导致的,与经济变化关联较小。例如,2023年1~11月份,全国税收同比增长10.2%,而增值税同比增长47.6%。2024年这种由增值税留抵退税回补带来的税收增长将会减少。
由于2022年基数较低,一些省份2023年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快,有的甚至高达两位数。这些省份去年收入高基数,叠加2023年下半年出台的企业所得税、个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将形成的减收,使得地方2024财政收入增幅有所回落。
另外,疫情期间为了弥补税收减收,地方加大盘活存量资产资源,使得非税收入总体保持较快增长。而这一收入高增长显然难以维持,也成为近年制约地方收入增长的一大因素。
比如广东今年预算报告预计,2024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约1.43万亿)增长3%。其中税收收入预计增长5.5%(略高于5%经济增速预期),而非税收入同比下降4.2%。这主要是近年来各地加大盘活政府资源资产力度,收入基数较高,继续保持盘活力度难度加大。
此外,近些年地方更加务实,稳妥确定合理的收入预期目标,这有助于高质量发展,避免个别地方为完成收入目标,收“过头税费”,给财政收入“注水”。
不久前的全国审计工作会议将重大财政造假列为今年重点审计关注点。全国税务工作会议也再次强调,扛牢依法依规组织税费收入主责,严守不收“过头税费”的底线。
2015年新预算法实施后,收入预算已经从约束性转向预期性,2024年各省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计值只是一个预期数据,受经济社会等变化,实际执行数跟预期数存在差异比较普遍。比如2023年有的地方超额完成年初预期目标,也有地方未达到收入预期。
责任编辑:刘光博
2023国庆摆花方案公布,大花篮里首次装上了“五谷”
9月19日上午,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公布了2023年国庆天安门广场及长安街沿线花卉布置方案,“五谷丰登”首次亮相大花篮。花卉布置已于9月15日夜间进场施工,预计9月25日左右完工,与市民共庆佳节。18米高花篮装满花卉和五谷今年,天安门广场中心的“祝福祖国”主题花坛以喜庆的花篮为主景。篮内选取了拥有美好寓意的花卉和喜庆丰收的五谷(水稻、小麦、小米、黄米、大豆),体现花团锦簇、五谷丰登。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9-19 10:03:120000中国证券报:货币政策储备足 降准降息仍有空间
《中国证券报》24日刊发文章《货币政策储备足降准降息仍有空间》。文章称,巩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货币政策仍然大有可为。专家表示,货币政策加大调控力度有较充足的空间,预计有关部门将根据经济形势变化,灵活运用降准、降息等工具,同时做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加减法”,加大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货币政策将继续加力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7-24 18:29:590000旅韩大熊猫“华妮”产下一对雌性双胞胎幼崽
新京报讯据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7日,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旅居韩国爱宝乐园的雌性大熊猫“华妮”(韩国呼名:爱宝)产下一对雌性幼崽,这是今年在海外出生的首对大熊猫幼崽,也是在韩国诞生的首对大熊猫双胞胎。新京报2023-07-11 12:35:000000华为重回大陆智能手机市场首位 苹果跌至第五位
据Canalys4月26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市场时隔两年首次回暖,出货量与去年同期持平,达6770万台。其中,华为经历了13个季度,重夺中国大陆市场第一,凭借Mate及nova系列热烈的市场反响,出货量达1170万台,市场份额达17%。OPPOReno11系列表现亮眼,助其迅速跃升至第二,出货量达1090万台。每日经济新闻2024-04-26 14:40:570000中国万亿之城增至26座,意味着什么?
随着江苏常州、山东烟台携手跻身GDP万亿之城,至此,中国万亿之城的数量增至26座。常州、烟台携手晋级作为“万亿俱乐部”中人口最少的新晋城市,常州的“制胜之道”和“独门绝技”在于新能源产业。有着“新能源之都”之称的常州,2023年常州市新能源产业产值达7500亿元左右,占全市工业产值规模近三分之一,新能源整车产量近68万辆,投资热度全国第一。中国新闻网2024-01-30 22:19:4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