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刑侦专家、测谎学鼻祖杨承勋,喊话“朱令案嫌疑人”
来源:赤子杂志网
陈威 发自 北京
#赤焰深度#近日,曾在呼格案件平反中发挥重要作用、被媒体称为“中国测谎界鼻祖”的著名刑侦技术权威杨承勋教授,喊话被网友认为是清华大学朱令案最大的嫌疑人孙某进行测谎。杨承勋教授强调说,测谎的目的就是最大化保护无辜的人。
2023年12月23日,朱令在北京去世。而就在11月,朱令刚在病床上撑过50岁生日。据她的清华校友张黎利说,“因为它(朱令案)触动了太多人的良知。只要朱令活着,我们每年还能祝她生日快乐,就非常有意义”。
清华大学“朱令案”铊中毒事件之谜
公开报道显示,朱令原是清华大学化学系92级学生。1994年11月,朱令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1995年3月,朱令病情严重,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等情况,最终被确认为铊中毒。同年5月,朱令父母即向北京警方报案,5月7日,警方正式立案调查。直至1998年8月25日,警方决定“结办此案”。
与朱令同宿舍的女生孙某,当时被认为是唯一能够合法取得铊盐并接近朱令的人。北京警方曾对孙某展开调查,但由于铊中毒测试报告出得太晚,相关场所无监控设施,犯罪痕迹物证已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了最大努力,采取了当时能够使用的各种刑事侦查措施,仍未获取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直接证据。
2013年,北京警方发布通报称,由于案件证据灭失,尽管办案人员尽最大努力,但案件仍未能侦破,并表示办案“未受到任何干扰”。
近期,曾担任朱令案的代理律师李春光表示,北京警方所用的“结办案件”一词并非“法言法语”,对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要么“侦查终结”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要么“撤销案件”。被害人是否在世,与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是否终结侦查,没有法律上的联系。从程序上来讲,这个案件本身不会因朱令女士的离世而终结。
被网友认为朱令案最大嫌疑的投毒人
据公开报道,朱令宿舍还有另外三名室友,同为北京生源的孙某,以及来自新疆的王琪和陕西的金亚,她们住在6号楼114室。在朱令身边的人中,只有孙某是当时唯一能“合法”接触铊的人。所谓“合法”,是指孙某当时参与的一个课题使用了铊,孙某也因此一度被警方列为嫌疑人。
此前,2005年底,孙某曾在天涯网站以“孙某声明”首次对朱令案进行了回应。在声明中,孙某并不否认她接触了铊,但她强调自己接触的是铊溶液,并不是固体铊盐。
孙某还称,自己绝不是学校内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因为她帮老师做实验使用的铊溶液是别人已经配好了放在桌上的。为此她还查阅了文献,化学系在实验中使用铊试剂有很长历史了,仅她查到的论文就有若干篇,收稿日期分别为1991年10月16日(那时孙某还没入学),1994年12月20日,1995年8月16日,1995年10月2日,1995年11月8日和1996年2月16日。直到1997年公安部门开始调查,化学系才禁止使用铊。
“系领导后来也说除了化学系,其他系实验室也有铊。最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有毒试剂没有严格管理,铊溶液和其他有毒试剂在桌上一放就是好几年,实验室有时也不锁门。很多同学课余时间下实验室帮老师做实验,实验室也对外系学生开放。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互借仪器药品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如此,即使在朱令中毒确诊后也没有太大改善。”
如今,孙某是否像她所说的那样,清白无辜,至今我们都无从得知。
助推“呼格案”平反的测谎专家喊话孙某测谎
近日,曾在内蒙呼格案件平反中发挥重要作用、中国测谎界鼻祖人物杨承勋教授向赤焰新闻表示,朱令案至今成谜,网友认为此案的最大嫌疑人孙某应该进行测谎,以证清白。
“测谎的原则就是保护无辜的人,宁可放掉一个坏人,不要冤枉一个好人。我们应该为朱令和他的家人讨回一个公道,事情总是有一个真相的。”
杨承勋教授解释说,放掉一个坏人是只犯一个错误,可以通过后续侦查等,再将坏人重新缉拿归案。如果冤枉了一个好人,就是犯了两个错误,既放走了坏人,又冤枉了好人,而且有时受冤枉的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比如呼格案中的呼格被枪毙了,根本无法弥补给父母带来的伤害,也无法弥补18岁消失的生命。
“很多人对测谎的认识存在很大偏差,实际上测试分析并没有这么简单。”杨承勋教授称,目前测谎最成熟、准确率最高、实践证明最有效的方式有两种,一种叫做LVA深层语音分析系统(以下简称LVA系统),另一种叫做多道心理测试。
LVA系统也称心理测试,是指不与对方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仅通过正常对话,询问对方一些问题,对方对问题进行说明,进而对说过的每一句语音进行分析,通过对话判断出对方现在的心理。“换句话说,可以在对方完全不知情、没压力的情况下,进行调查,特别是对相当级别的领导,更是一种尊重。”杨承勋教授称。
多道心理测试,需要在对方身上安装心脏、血压、皮肤、呼吸、血容量等各种传感器,通过对方每一次回答后的生理反应来判断是否撒谎。这种方法是最有效的,因为生理反应直接与人的自主神经系统有关,不受大脑意识控制,撒谎必然会引起生理的一系列变化。
杨承勋教授表示,作为清华同系校友,朱令案值得同情。而随着朱令的离世,朱令案再次引发舆论热议,在案件至今没有任何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可以选择测谎的方式寻找真相。
“我们可以选择LVA系统,应用到朱令案中,对与案件相关的人员进行一次谈话,对谈话录音进行分析,为进一步调查提供方向。”
测谎在多起重大案件中取得成绩
据媒体公开报道,2005年10月,被外界称为“杀人狂魔”的赵志红落网,并交代了1996年的“4·9”女尸案,而该案在案发当年已经结案,呼格吉勒图已经被作为主犯实施死刑。
为了核实具体作案情况,内蒙古公安厅赵志红专案组邀请杨承勋教授对赵志红进行测谎。
当年在针对赵志红的测谎中,杨承勋教授采用了美国测试领域应用最广泛的方法,最终在对赵志红测试后,证明“赵志红的供述属实”,其就是“4·9”案件的凶手,进而在呼格案平反中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从技术鉴定来说,赵志红的交代是真实可信的。因为这个案子中的很多细节,他不交代,别人是不知道的。”杨承勋教授说。
在对濮阳童尸案犯罪嫌疑人孟祥现的测谎中,杨承勋教授使用了两种测谎方式,结果均显示孟祥现没有作案,也不知道童尸去向等问题。杨承勋教授称:“测谎显示孟祥现是冤枉的,我们立刻向濮阳市进行了反馈,新上任的公安局长也很认可这件事情。”
杨承勋教授还举例,在早年的一起杀人案中,凶手逃到黑龙江一偏僻小城隐居20多年,身份“全洗白了”,并已结婚生子,在当地的口碑也挺好。为了进一步核实相关信息,对他进行了心理测试,确认了他的真实信息,最终20多年的积案得以还原。另一起案件发生在内蒙,一所中学的13岁学生被残忍杀害,当时根据现场情况分析,将嫌犯范围放在了其他方面,对200多人进行了测谎排查,都排除了嫌疑,随后测谎团队建议办案机关尝试将嫌犯范围放在学校内部进行测谎排查,立刻发现是同校一个学生所为。
杨承勋教授补充说,许多案件中,更多的是指出了准确的方向。如果没有测谎,还放在其他方面进行排查,案子是不能侦破的。朱令案现在也是如此,虽然几十年过去了,但我们可以对相关人员进行一次测谎,采用语音的分析方法,判断谁在撒谎,如果说的都是实话,那就再找其他方向进行调查。
测谎技术在多个部门中作为首选
因LVA系统测谎的方式具有隐蔽性,已经在多个领域发挥作用。杨承勋教授举例称,有人举报公职人员违法违纪线索后,可以通过约谈被举报人的方式记录下来进行测谎,他本人并不知道是在做心理测试。此前,一公职人员拒不承认受贿600万元,通过测谎发现,600万受贿款已在某某城市购买了房产,经过调查,办案机关很快掌握了证据,类似的案例很多。
杨承勋教授还介绍,一些涉密、特殊单位,已经将LVA系统测谎列入了人员录用中,特别是海归人员,除去正常的文字档案资料审查后,也会对其选择测谎,是否存在造假、犯罪或受他国委派等,测谎如果不通过,直接不予录用。
“目前,LVA系统测谎的准确率已经达到90%以上,相关部门已经把这个技术作为他们列装的一个计划,有些特殊部门已经纳入到必备中,采取‘一票否决’制,不通过测试不录用、不提拔。”
对于朱令案,杨承勋教授建议有关部门能用LVA系统的测谎方法进行一个初步调查。发现问题后,再进行下一步侦查。
“目前,全世界把测谎作为证据使用的只有日本,日本的刑事犯罪中,测谎结论直接可以作为证据定罪。在美国也有不同的州认可测谎作为证据使用,另外还有一些州,如果双方提前达成一致意见,认可测谎,也可以作为证据使用。”杨承勋教授称。
据资料显示,日本最高法院从1968年首次裁决认定测谎结论具有证据能力以后,已有多例以测谎结论定罪的案件。而美国各地的警察机构已普遍把测谎仪作为犯罪调查的一种辅助设备,每年至少进行26万人次测谎检查,至少有36个州的州法院明确规定可以将测谎结论作为证据,只是在采纳时有限制性规定。
近年来,LVA系统应用增长非常迅速,除去特殊、涉密相关部门外,大型民企、国企、银行、司法机关都已采用,进行风险评估、心理评估等。
最大化保护无辜的人
“测谎技术可以最大化保护无辜的人。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研究证明,通过了解到具体的测谎原理、方法长期针对性的训练,是可以降低准确度,但对此长期训练的一般是特殊部门,一般人没有这个条件。而且针对反测谎,也有反测谎的对策和方法。”杨承勋教授说。
他还强调,现在公安系统已经把测谎技术列入到第八技术鉴定系统。
如今,已经80多岁高龄的杨承勋教授,并未选择在家颐养天年,而是选择在北京某家从事测谎应用的高科技公司担任技术顾问,致力于测谎技术应用的推广中。他多次作为主讲师,对全国范围内司法机关的测谎员进行培训工作,他希望通过这样的工作,让更多的测谎员更加专业可靠,从而帮助刑侦破案,最大限度地减少甚至是避免冤假错案的发生。
责任编辑:崔理斯
网传南山医院整形科医生刘某被实名举报,深圳南山区:已介入调查
新京报讯据健康南山官微消息,近日,网络出现有关南山医院整形科医生刘某的实名举报信。我局高度重视,纪检监察机构已介入调查。南山区卫生健康局2023年8月12日此前报道:妻子实名举报医生老公每年药品回扣十几万,且婚内出轨成瘾(北京日报)近日,一则“妻子举报老公每年药品回扣十几万”的新闻,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新京报2023-08-12 15:03:020000官方通报男子“同时迎娶两个新娘”
来源:泗县发布10月27日,接群众举报,我县瓦坊镇一男子“同时迎娶两个新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立即安排公安等部门依法介入调查。经查,网络直播人员刘某某为“博眼球”“加关注”,在办理自己婚礼过程中,找来女子马某某假扮另一名“新娘”,策划了“一个新郎,两个新娘”的闹剧,导致现场不明真相人员拍摄视频并上传网络,引发网民关注。刘某某等人行为涉嫌违法,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进行治安处罚。新浪新闻综合2023-10-28 18:46:500000女子称被公职人员殴打致流产,官方:涉事者已被行拘,身份尚在核实
11月27日,湖南省石门县一女子在网上发声称,几天前,她被当地一名女性公职人员殴打,引发关注。28日,当事女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在此次冲突中,自己意外流产,现在还在卧床修养。当地官方回应称,涉事者已被行拘,关于其公职人员身份有待进一步核实。上游新闻 2023-12-01 22:31:470000假期扎堆出行问题如何破解?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如今,假期旅游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每年的假期都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高峰期。中国公众的休假,具有共时化特征,休假在时间空间上过度集中,会带来交通及景区等设施过度使用、拥挤带来的体验感差等各种问题,破解休假拥堵问题的方法是从共时化休假走向分散化休假。共时化“盛宴”的喜与忧新浪新闻综合2023-10-07 09:23:520000北京又现40℃!体感温度似乎更高,到底有没有“高温低报”?
今年夏天真的是“热晴高涨”,还没完全进入盛夏,就已经热得屡屡破纪录。今天,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再次冲上40℃,南郊观象台35℃及以上高温日数累计达到19天,为1951年建站以来历史同期最多。高温炙烤下,不少网友认为气温远不止40℃,感觉在户外都快被“烤化了”。每到高温时,大家对于气温的讨论都层出不穷,比如就有人怀疑气象部门“高温低报”,事实究竟如此吗?气温是如何测量出来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