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小土豆”受宠若惊,哈尔滨做对了什么?

2024年的第一个网红城市诞生了。
进入2023年底,从各地飞往哈尔滨赏冰乐雪的游客就开始多起来。截至2023年12月20日,哈尔滨机场2023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0万人次,成为2023年东北地区首家客流突破2000万的机场。
随着元旦假期的到来,哈尔滨的热度更是被顶到了一个新高度。某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哈尔滨首次登顶最受欢迎民宿目的地,元旦民宿预订量同比增长27倍。而在社交平台上,网友和游客的花式夸赞,让当地官方在公开信中都不得不坦承——“您的传扬,把很多龙江人都‘整不会了’”,而社交平台上游客也欣然接受了“南方小土豆”的昵称。

这样的高人气和好评,不仅让前段时间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开业当天的“退票”阴霾烟消云散,也一扫之前不少人对于东北旅游市场以“雪乡”为代表的负面刻板印象。
哈尔滨这回到底做对了什么?
首先要指出的是,冬季本来就是东北地区的旅游旺季。而北京冬奥会之后,国内冰雪游持续升温,也给东北旅游市场加了一把火。如有民宿平台的报告显示,截至去年12月13日,平台含“滑雪”“冰雪”等关键词的民宿预订量比2019年增长7.5倍。
当然,这些面上的因素并不足以完全解释目前哈尔滨人气与口碑的双丰收。要知道,同样是在冬季旅游旺季,之前哈尔滨也少有如此“出圈”的高光时刻。网友“画风突变”的背后,最主要还是因为哈尔滨确实在发生新的变化。过去几年,哈尔滨旅游市场受疫情冲击严重,现在当地对于旅游业的重视明显看涨。比如,作为哈尔滨标志性旅游景点,冰雪大世界今年的规模是史上最大,并且是提前建设、提前开业。同时,在旅游市场环境的打造上,当地也拿出了更多行动。公开报道显示,早在去年11月底,为维护旅游市场秩序和游客合法权益,营造安心、舒心、放心的旅游环境,打造冰雪旅游“无忧地”,当地相关部门就召开了全市冬季冰雪旅游“百日行动”推进会议暨旅游从业人员培训班。
但更重要的改变,恐怕还是拜全国旅游市场的“卷”所赐。这几天互联网上所流传的种种关于哈尔滨的细节,都让人想起淄博。比如,组织欢迎队伍在机场玩快闪,把交响音乐会搬进了商场,城市地铁化身免费“摆渡车”,市民开私家车接送游客,的哥用最温柔的“夹子音”跟游客对话……这些新的服务增量,是不是和之前淄博上演的各种“花式宠游客”如出一辙?

颇为巧合的是,去年上半年淄博火起来后,全国多地都纷纷向淄博取经。其中,哈尔滨被网友视为最该去取经的城市之一。现在来看,哈尔滨是否去取经了尚不清楚,但实际表现显然和淄博有得一比。这背后,其实未必是哈尔滨真正在“模仿”淄博,而是淄博靠热情服务真正赚到了人气,让更多的城市看到了这种路径成功的可能性,并愿意付诸行动。
有人说,哈尔滨的走红背后可能也有“高人”。但其实,任何一座城市的走红,都是很难被“计划”出来的。能不能火,火到什么程度,乃至能够火多久,都具有相当的偶然性。但要想“出圈”,有一些前提条件是最基本的,那就是必须得有“用户思维”,得知道现在的游客到底“好哪一口”,并愿意去为之改变,而不是高高在上,让游客来适应自己。

尤其是在社交媒体和全域旅游时代,这一点显得更加重要。因为这个时代的旅游,人们不再仅仅是为了某个5A景点就盲目打卡,而更加看重的是过程中的体验感。相比前者更多是一种象征意义,后者是由一个个细节来支撑的。
比如,所谓的刷屏关注,“让人整不会”的传扬,其实都是“细节决定成败”——为了游客拍照好看,哈尔滨弄了一个大的人工月亮;为了方便南方游客取暖,又造了温暖的小房子;为了让游客可以更方便吃哈尔滨冻梨,特意弄出了冻梨摆盘……这些细节不仅让游客感到舒适和被尊重,也成为在互联网上被不断传播的素材,最终变成了“网红”景观……这就是精准地洞察了互联网时代的游客心思,顺应了社交媒体的传播规律。
不过,也还是得提醒,一座城市火起来后,并不代表着“十全十美”,甚至个别问题还可能在流量聚焦下被进一步放大,而旅游市场的“变好”,也不可能是一夕之功。当地管理部门、市场经营者要以此为动力持续改善服务,游客也得多一些“预期管理”。当然,任何一座城市总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关键是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效率。至少从目前看,哈尔滨已然是接住了这波“泼天富贵”。
“自古套路留不住,唯有真诚得真心”,相信只要是真心改善服务,真心善待游客,就一定能够赢得更多的“真心换真心”,从“网红”变“长红”。
责任编辑:张迪
官宣!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正式发布
2023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落下帷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2023年度天舟六号飞行任务、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三次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方案说明:北京日报客户端2023-03-22 08:57:510000中俄两军高层十天内会谈两次!解读来了
解局:中俄两军高层十天内会谈两次,释放了什么信号?据中国国防部官方公众号9日发布的消息,当地时间8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会见到访的中央军委副主席张又侠,此外张又侠也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举行会谈。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0月30日,张又侠刚刚在北京同访华并出席第十届北京香山论坛的绍伊古举行会谈。环球网2023-11-10 06:18:280000向日本中小企业收专利技术使用费?华为回应
中新经纬6月20日电(常涛)针对“向大约30家日本中小企业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的消息,华为公司20日回应中新经纬称,保护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必由之路。专利制度的本质是激励创新,合理收费是创新的结果而非目的。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华为公司正在向大约30家日本中小企业收取专利技术使用费,涉及搭载“无线通信模块”的通信设备制造商和系统公司。0001冲刺千万级人口规模,东北这个城市放了个“大招”
近日,沈阳市印发《沈阳市发放三孩育儿补贴实施方案(试行)》。方案提出,对夫妻双方共同依法生育三个子女的本地户籍家庭,三孩每月发放500元育儿补贴,直至孩子3周岁止。方案明确,户籍从市外迁入沈阳市的,符合条件的可申请育儿补贴。三孩育儿补贴所需资金由区、县(市)财政承担,市财政对区、县(市)财政实际补助金额给予50%补助。中国新闻周刊2023-04-15 15:32:520000林西强: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结果争取年底出炉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湾区之声官方微博消息,正在香港访问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今日(12月1日)表示,争取年底有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结果,回应香港同胞关切。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局长孙东则表示,很高兴香港有航天员候选人已经进入最终的定选阶段,希望很快会有好消息公布。据了解,去年启动的第四批航天员选拔,经过初选及复选,目前有20多人进入定选最后阶段,当中包括来自港澳地区的候选人。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