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首富”,悬了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临近年底,又有理财产品出问题。
近日,号称“国内第三大财富管理公司”的海银财富传出停止兑付的消息。随后,海银财富承认理财逾期,并表示正对存续业务进行梳理,“将于月底前给到投资者相关方案”。
资料显示,海银财富隶属于美股上市公司海银控股,其背后是韩宏伟与其子韩啸合力搭建的“海银系”。浸淫金融江湖多年,韩氏父子身价不菲。《2023年胡润百富榜》显示,韩宏伟、韩啸父子财富为60亿元,排名1008位,是河南永城“首富”。
山雨欲来风满楼。12月13日以来,海银控股股价持续下跌,截至12月22日收盘,美股海银控股累计下跌59.65%,“海银系”A股上市公司岩石股份跌21.04%。
兑付难为何发生?海银财富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钱兑不出来了”
浙江的吴女士第一次接触海银财富是在2022年秋天,彼时通过朋友介绍,参加了海银财富的公司活动。
“规模盛大,老客户也很多,都说产品省心又稳健,”吴女士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而且她的理财顾问在海银工作了8年,算得上知根知底。基于信任,吴女士2022年11月开始购买海银财富的类固收产品。
“2023年12月5日还成功兑付了一笔12月1日到期的50万元产品,可是到了12月12日,另一笔100万元产品,却兑不出来了,”吴女士表示。
兑付出现问题后,理财顾问告诉吴女士,12月5日之后到期的类固收产品都无法兑付了。“没想到这次会出事,我要求不高,能拿到大部分本金就行。”吴女士难掩焦急,毕竟100万元对大多数家庭而言都不算小数目。
其实12月以来,就有市场消息称海银财富产品清算到期时间有所延长。对此海银财富“甩锅”给银行,并表示12月属于固收产品高峰付息时间段,才导致清算到账时间延长。
然而纸包不住火,官宣违约还是来了。
12月14日,海银控股在延期兑付公告中表示:公司以前分销的某些资产支持产品存在赎回问题,这些产品的资产管理人无法与相关客户达成延期赎回协议。虽然公司只是作为这些资产支持产品的分销商,但客户现在要求公司偿还。
12月18日,投资者李先生转发了海银财富的新闻公告,朋友圈配文“头疼欲裂”。放在海银财富的近百万资金,几乎是他的全部积蓄。
还有几位投资者表示“全部家当都在里边,都是给子女准备的钱”、“看着孩子觉得好对不起他,把他出国留学的钱弄没了”。
中国新闻周刊采访发现,投资者的投资规模从几十万到数百万不等。据报道,目前海银财富的存量规模可能在600亿至700亿元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海银财富延迟兑付的均属于非标固收产品,现金类等标准化产品兑付并不受影响。
所谓非标固收产品,即非标准化固定收益产品,多带有“应收账款债权”、“项目债权”等字样,比如“睿·享然应收账款债权项目I款”、“裕昌15号应收账款债权项目B款”等。一份投资者提供的海银财富内部产品清单显示,这些产品投资收益率在7%-10%区间,期限在12-36个月之间。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解释称,非标固收产品重点在于“非标”,其不受严格的公开披露规则约束,信息透明度较低。
因为不透明,所以很多投资者是出于信任才选择海银:“理财顾问也买了不少,大家很相信韩老板(韩宏伟),”有投资者这样表示。
作为海银控股董事长,韩宏伟直接持有公司71.16%股份。
“首富”资本局
作为河南永州首富,韩宏伟的白手起家,具有一定神秘色彩。
1987年,韩宏伟退伍转业,放弃铁饭碗,在货运领域收获第一桶金。1997年他走出河南永州、迈向省会郑州,做的还是汽车、医疗健康相关的商贸生意。
2004年堪称转折之年,韩宏伟发起成立上海市河南商会,后来以此为基础成立豫商集团。地域商会形成类似信用平台,以民间借贷的形式拆借互助,这让韩宏伟体验到了金融生意的复利“魔法”。
至此,韩宏伟逐步建立起集实体投资、金融服务和商贸为一体的海银集团,最终形成知名金融资本“海银系”。
巅峰时期,韩宏伟、韩啸父子通过“海银系”控制近千家公司,涉足领域则包括私募、基金销售、小贷、期货、担保、保理等非核心金融牌照类的业务。
此次兑付风波中被殃及的岩石股份,正是“海银系”于A股的重要落子。2015年,韩啸携五牛基金入主岩石股份。此后几经风波、多笔收购、四更其名,才终于诞生上海贵酒。不过受困于和洋河股份旗下贵州贵酒的商标权争端,证券简称还保留为“岩石股份”。
作为“海银系”的另一重要组成,海银财富成立于2006年。海银控股2023财年财报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海银财富在全国91个城市拥有185个财富管理中心,1749名理财师,46627名活跃客户。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实现净收入人民币20.92亿元,同比增长7.71%;净利润人民币1.20亿元,同比下降49.01%。
事实上,早在2021年海银财富出现延期兑付事件时,便引起行业警觉。
2020年5月,“五牛上海中城国际大厦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发生逾期,投资者称产品本金只能拿回9%,其余部分被推迟至2021年2月20日前。彼时海银财富表示该系列产品已于到期日前启动清算方案,没有违反基金合同中关于基金管理或基金清算相关约定的行为。
自此之后,“海银系”历经阵痛。2021年7月,旗下五牛基金被取消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2022年8月,海银基金分公司因基金销售业务违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等,被福建证监局责令改正。
12月18日,韩宏伟现身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沪发路88号的海银财富咨询接待处,与投资者交流兑付情况。
网传视频显示,韩宏伟安抚投资者:“我不会跑,公司状态很好,正在运行。”而有投资者质疑:“(状态)很好为什么不能兑付?”
就兑付难问题,中国新闻周刊多次致电海银财富的投资者沟通热线均未接通,采访提纲也未得到回复。
财富管理何去何从?
不只是海银财富,2023年下半年以来,兑不出的理财产品正在变多。
9月15日,中融信托首次通过官方公告正面承认:受内外部多重因素影响,公司部分信托产品无法按期兑付。
11月10日,万向信托宣布未能收到项目公司本期应支付的信托贷款利息,无法向受益人分配本季度信托收益,旗下两个产品“健康教育2号”和“健康教育4号”无法兑付。
进入12月,北京信托发行的“榕益资本007号”“稳健资本206号”“瑞富资本026号”等个别信托产品陆续出现逾期。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近年来逾期的信托产品多为房地产信托计划,逾期原因与国际金融形势变化、房地产市场变化以及信托公司自身原因等有关。
以海银财富为例,业内普遍认为房地产是其底色。2021年3月,海银控股在纳斯达克上市。招股书中,海银财富自称“国内最大的房地产固定收益产品提供商”。2020财年,海银财富私募房地产产品收入占比达81.8%。据多家媒体报道,有市场消息称,海银财富牵扯恒大、融创等地产债务或达到30亿元。
那么投资者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在董希淼看来,投资者可通过信托公司向底层资产债务人、回购义务人及回购义务保证人主张权利等方式实现。不过总体而言,代销机构不能刚性兑付,“卖者尽职,买者自负”。
北京全瑞律师事务所主任黄启瑞律师则建议,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要注意留存证据。在维护自身权益时,应当及时并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从而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维权方案。
“第一,可以与相关主体进行协商;第二,可以向监管部门投诉;第三,可以向法院起诉或者依据约定申请仲裁;第四,如果相关主体涉嫌犯罪,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018年,“资管新规”的出台为资产管理行业带来巨变,非标资产面临出清压力。中国信托业协会数据显示,2017年末信托业达到最高点为26.25万亿元,而2022年末信托业受托管理信托资产21.14万亿元。
其中,各类“伪金交所”是违规非标理财产品的重灾区。从2018年开始,监管层对“伪金交所”进行了数次的清理整顿。
同此凉热,以海银财富为代表的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也面临巨大挑战,其非标类产品的风险问题同样备受关注。海银控股亦在2021财年报告中提及,如果目前在当地金交所的某些类别的产品受到限制或禁止,公司或将受到不利影响。
普益标准研究员黄轼剡则认为,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妥善处理统筹风险化解和稳步发展的关系、探寻多元业务模式等方式进行。
“以海银财富为例,其出现延迟兑付的项目主要来自房地产行业,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在展业过程中要避免产品单一而导致的风险过度集中。”黄轼剡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当然,海银财富近年来也在多元发展、重返实业。韩宏伟将转型目标落在大健康领域,海银财富提出了“财富 健康”的双轮驱动战略。
只是大船掉头难,2023财年海银控股的健康管理业务实现收入8784万元人民币,对比同期集团20.9亿元人民币的净收入规模,占比较小,且运营初级阶段还是亏损状态。
而今距离海银财富承诺的兑付方案给定时间只剩一周左右,留给河南永城首富的时间不多了。
参考资料
海银财富大清退:爆雷600亿坑惨四万余人,产品涉嫌自融与造假?,2023年12月22日,网易清流工作室
河南永城首富艰难转身,2023年12月21日,市界
海银财富突发!,2023年12月17日,中国基金报
套路贷、频涉内幕交易!控制千家公司的海银系麻烦不断,部分重要平台已停摆,2019年5月9日,证券时报
作者:于盛梅
责任编辑:刘光博
王毅新春首访 为什么是欧洲?
来源:直新闻龙年新春之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的又一次重要外访在欧洲展开。王毅此访欧洲的行程十分丰富,继在德国出席慕安会以及访问西班牙之后,目前已抵法国巴黎,这也是他此访欧洲的压轴一站。在法国,他将与法方共同主持中法战略对话,在中法建交60年之际,王毅此访不仅受到法国舆论、更受到欧洲舆论的高度关注。中法两国坚持战略自主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新浪新闻综合2024-02-21 02:19:1500005G切换按钮被关?运营商方面这样回应
有手机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在系统更新之后,手机默认使用5G网络。11月7日,有手机用户发现自己的手机在系统更新之后,系统设置里4G和5G的切换开关消失了,手机默认使用5G网络。第一财经网2023-11-08 07:43:180000耶伦访华将与李强总理等中国官员会面?外交部回应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记者乌元春]自7月6日起,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开始对中国进行为期4天的访问,外界普遍关注耶伦此访能否为紧张的中美关系“降温”。中国财政部相关负责人7日就耶伦访华一事表示,这是落实中美元首巴厘岛会晤重要共识,加强两国财金领域沟通交流的具体举措。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贸易战、“脱钩断链”没有赢家。我们希望美方以实际行动为两国经贸关系健康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创造良好环境。0000教育部:2022年在园幼儿数下降、高职规模继续扩大
中国教育部5日公布了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下简称公报),公报数据显示,2022中国在园幼儿数下降、高职规模继续扩大。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1.85万所,各级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2.93亿人,专任教师1880.36万人。0000减费让利!六大行31日起调整这些业务服务价格
中新经纬10月31日电10月30日晚间,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建设银行、邮储银行等六大行均发布调整部分服务价格的公告。为积极响应中国银行业协会《关于调整银行部分服务价格提升服务质效的倡议书》,六大银行决定在继续执行现有优惠减免政策的基础上,自2023年10月31日起,进一步推出惠企利民措施,加大减费让利力度,提高金融服务质效,降低市场主体经营成本。具体包括: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