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地利媒体关注中国从海水中提取“核燃料”研究
[环球时报驻德国特约记者 青木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任重]据奥地利《Futurezone》杂志14日报道,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找到了一种从海水中提取铀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可以帮助加速向无碳能源的过渡。
据美国化学学会网站14日报道,中国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该学会化学综合领域的期刊《ACS Central Science》发文称,他们现在已经开发出一种用于电化学提取的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比现有的方法更有效地从海水中吸收难以获得的铀离子。
美国化学学会网站的文章,东北师大研究团队开始使用由碳纤维编织的柔性布,此后他们用特殊涂层处理这些柔性布,这种涂层材料让该团队测试的铀提取材料效率更高。此外,使用电化学捕获铀离子的速度是简单地让它们自然积聚在柔性布上的三倍左右。报道称,中国科学家团队表示,他们能够在24天内利用每克提取材料提取出12.6毫克含铀物质。东北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这项工作提供了一种从海水中捕获铀的有效方法,这可能使海洋成为核燃料的新供应商。
为什么中方科研人员要研究从海水中提取铀作为核燃料呢?核工业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铀资源在核燃料循环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根据公开报道,我国陆地铀资源潜在资源量较大但探明量不大,而且铀矿资源开采呈规模小、品位低、较分散特点,目前天然铀对外依存度较高,多渠道保障铀资源供应是现实诉求。
在“双碳”目标背景下,我国对于核电发展的需求日益增加,随着核电装机容量的增加,对于天然铀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因此探寻开发非常规铀资源,推动陆地和海洋铀资源并进开发,成为核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奥媒称,在中方科研团队的研究中,科学家们估计全球海水中约有45 亿吨铀资源,这几乎是陆地上铀资源的1000倍。海中铀资源虽然丰富,但是浓度却很低,而且海水含有多种高浓度其他杂质,从中提取铀化合物,实现海水铀资源开采,难度很高。
上世纪50年代,英德先后研制并发现关键吸附剂材料;上世纪60年代,我国从海水中成功提取出30克铀;上世纪80至90年代,日本研发吸附装置,开展规模性海洋试验并从海水中获得1公斤铀产品(黄饼)。经过几十年发展,海水提铀材料研制取得一定进展,但仍面临提铀技术的工程化应用挑战。
责任编辑:刘德宾
土耳其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地震快讯#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04月18日23时11分在土耳其(北纬40.00度,东经35.95度)发生5.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中国地震局网站2024-04-19 01:35:320000普京:俄罗斯正在不断增加对“全球南方”国家的燃料、农产品和化肥供应
当地时间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向金砖国家工商论坛发表视频致辞。普京表示,俄罗斯支持在金砖机制框架内,就向国际市场供应能源和粮食资源的问题开展更密切的合作。俄罗斯正在不断增加对“全球南方”国家的燃料、农产品和化肥供应。他指出,尽管非法制裁严重阻碍了俄罗斯的粮食出口,但是2022年俄罗斯对非洲的粮食出口量达到1150万吨,2023年前6个月的出口量接近1000万吨。0000世卫组织启用冠状病毒全球监测网络
据新华社日内瓦3月27日电世界卫生组织27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已启用“冠状病毒网络”(CoViNet),以促进和协调全球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及早准确地检测、监测和评估新冠病毒、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和其他可能新出现的冠状病毒。0000外媒:美开始从伊拉克撤离外交官
来源:参考消息[外媒:美开始从伊拉克撤离外交官]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国务院10月22日警告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伊拉克。最近,美国在该地区的军队和人员遭到多次攻击。据报道,美国国务院发布的旅行建议称,由于“恐怖主义、绑架、武装冲突、社会不稳定以及驻伊拉克使团支持美国公民的能力有限”,美国公民不要前往伊拉克。0000美国众议院通过权宜支出法案,降低联邦政府关门风险
当地时间11月14日,美国众议院以336票赞成、95票反对的投票结果通过权宜支出法案,降低联邦政府11月18日关门的风险。该法案现将提交美国参议院。参议院多数党领袖查克·舒默和共和党领袖米奇·麦康奈尔均表示,预计该法案将很快获得通过。责任编辑:刘德宾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