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课堂讲解春宫图,怎么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老师课堂讲解“春宫图”被指太露骨:正在处理
#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老师课堂讲解不雅课件#【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老师课堂讲解“春宫图”被指太露骨:正在处理】12月6日,网曝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老师课堂上讲解“春宫图”。网传课件中有“七伤自愈自除”“百病不生”“百病消灭”等描述。网友认为课件内容过于露骨,不宜在课堂上出现。7日,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办公室表示,目前正在处理此事。#南京中医药大学回应老师课堂讲解春宫图#(时间视频)有好多同学想选还选不到。
文 | 极 耳
近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一课堂上讲解“春宫图”一事引发关注。网传图片显示,在印有“南京中医药大学”字样的课件中配有春宫图和文言文讲解,其中有“七伤自愈自除”“百病不生”“百病消灭”等文字描述。

该校教务处回应,确有此事,该课为选修课,还有其他老师表示,这门课“之前也有,其他高校也开设了,有教学计划,但(内容)不适合拿到网上传播”。
对于此次舆论风波,有网友认为课件内容过于露骨,不宜在课堂上出现。也有人表示“这是中医药大学有啥问题”“学医的啥没见过”“医学面前不分男女” “中西医结合性医学,不讲这个讲什么?”。
还有上过该课程的同学表示,上课内容与网友想象的“春宫图”是两码事。“老师人特别好,就是为了普及性教育才开的课,授课内容没有任何问题。有好多同学想选还选不到。”

公开资料显示,南京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4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建校最早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培养输送了第一批师资、编撰了第一套教材、制订了第一版教学大纲,为新中国高等中医药教育模式的确立和推广作出了开创性贡献,被誉为“高等中医教育的摇篮”。
中医教育的课堂上能不能出现春宫图?我们需要谈到春宫图就色变吗?这当然要看课堂教学的目的,如果是老师为了向学生介绍性教育知识,让学生了解人类性活动,这并不涉及色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否则,美术学院的人体课也请不了裸体模特,因为在某些人眼里,这也太露骨,不适合放进课堂。这也让人想起《编辑部的故事》里的那句名言:裸体一旦成为艺术,便是最圣洁的。道德一旦成为虚伪,便是最下流的。
其实,近现代主张在学校开展性教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0年,曾任商务印书馆出版部主任、中华书局总经理的教育家陆费逵发表《男女共学问题》和《色欲与教育》,专门探讨这一问题。
在性教育正式进入学校课程体系之前,鲁迅亲自编写生理学讲义《人生象敩》,其中包括关于生殖系统的知识。在上生殖系统这节课之前,鲁迅只对学生提了一个条件,就是在他讲的时候不许笑。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如果有人笑,严肃的空气就被破坏了。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性教育曾经历过短暂繁荣。不过,我国的性教育困境也一直存在。有人将之概括为“一方解放,一方仍要保持两性的贞洁,这是性教育最大的重担”。
这并非没有道理,还记得几年前,一本名为《高中生科学性教育》的教材公然声称有过婚前性行为的女性“下贱”、“堕落”;而北师大经过专家课题组九年研究打磨,传递了科学的性知识的小学生性教育教科书《珍爱生命》,则被大批成年网友当成“黄段子”——中国性教育任重道远,需要性教育的也不只是孩子。
这次的“春宫图”争议似乎再次印证了这一观点。
不过话说回来,此次风波过后,更重要的是,希望校方不要因为舆论上的一些争议,就叫停相应课程,不要让“门外汉”的声音干扰了正常教学。让我们一起尊重学校和老师教育教学的权利,尊重学生学习知识的权利。
责任编辑:刘光博
中国是梅西福地,坐实了!
6月15日晚上8点,梅西领衔的阿根廷队亮相新工体,结果在国际友谊赛中2比0轻取澳大利亚队。万众瞩目的梅球王这几天在中国引爆舆论,抢尽眼球。成都商报2023-06-16 07:44:060000痛心,孩子在校内被碾轧致死后,妈妈坠楼身亡……
来源:山东商报6月2日,多张微信群聊截图显示:“小学生校内被老师开车撞死”事件中的小孩母亲,在小区内坠楼身亡。记者从权威渠道证实:情况属实,具体情况正在调查。另据深蓝财经消息:有网友指出,孩子妈妈可能是因为受不了网络舆论跳楼自杀。此前,不少网友跑偏,集中关注孩子妈妈的颜值和妆容,称“这个妈妈三天换了两双香奈儿鞋子、金耳环、精致的衣服和发型,如果真是悲伤中的人应该没有心情打扮自己吧?”新浪新闻综合2023-06-02 19:19:020000实探首都儿研所:昨天的号今天还没看完,家长自备折叠椅输液
来源:海报新闻记者田柳北京报道今年冬季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童感染病例明显增多,不少医院儿科人满为患。11月21日,海报新闻记者实探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时看到,门诊大厅挤满了取药、缴费的患儿家长。0000浙江宣传:揭秘短视频“擦边”套路
来源:浙江宣传在“万物皆可播,人人皆主播”的时代,各类短视频乱象野蛮生长,屡屡牵动社会神经。虽然行业监管三令五申,但在流量暴利驱使和赌徒心态作祟下,各种负面、劣质的短视频依然层出不穷。只不过为了躲避监管,它们改打“直球”为“擦边”,试图通过更为隐蔽的手段,来薅一波流量羊毛。新浪新闻综合2023-10-07 09:04:220000不断涨价的羽绒服,把市场让给了军大衣?
中新网11月27日报道,羽绒服越来越贵,似乎是每年冬天都不会缺席的话题。你更愿意为更昂贵的羽绒服买单,还是反其道而行之?就在网友们为“你能接受千元以上的国产羽绒服吗”这一话题讨论不休时,今年冬天,一批“整顿羽绒服市场”的大学生重新穿上花棉袄、军大衣,属实是“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平替款更有性价比”。寒风之下的温暖生意,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断涨价,买件羽绒服不“绒”易澎湃新闻2023-11-27 08:40:1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