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抽查用ChatGPT写论文,该如何看待?
近日,江苏省科技厅监督评估处处长顾俊在做客一档媒体节目时表示,将组织开展科技人员公开发表论文的自查和主动抽查,并开展科技伦理审查,引导科技人员提高诚信意识。顾俊表示,ChatGPT能生成连贯的、有逻辑性文章的特性,提供了便利,但也可能被用来回避论文查重问题,甚至列出虚构的参考文献目录,导致学术不端问题。
这不是一个新问题。几乎从ChatGPT诞生之日起,围绕着其对教育界和科技界可能带来的冲击,争议声就一直没有断过。比起主张“严禁ChatGPT入侵”者,和主张“积极拥抱新技术”者,一个越来越被接受的共识,是需要厘清ChatGPT的应用场景和边界,划定底线、明确规则,最大程度让ChatGPT发挥积极作用、限制其负面影响。以科技人员发表论文为例,虽然这已经不是评价科技工作者学术科研水平的唯一标尺,但仍然是检验学术成果、评价科研成色的重要标准之一,确保论文内容的原创性、创新性和撰写的独立性,仍是不可逾越的红线。

通过自查和不定期抽查,更新学术不端的处理程序与标准,可以从技术手段上强化对已经发表论文的“体检”,判断论文的真伪性、原创性,让科技人员不敢、不能剑走偏锋;开展科技伦理审查,引导科技人员提高诚信意识,则抓住了使用新技术的人员这一核心要素,从思想觉悟上加强教育,让其从内心真正做到远离学术不端。在目前语境下,加强对核心人群的诚信教育和以技术手段完善监督机制,是防止科技人员使用ChatGPT写论文的两个重要方面。
目前,国内外很多大学已经开设了ChatGPT等相关课程,也鼓励学生使用其完成部分作业,但对于使用ChatGPT写论文,无一例外都是持禁止态度。暨南大学《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明确表示,暂不接受ChatGPT等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单独或联合署名的文章。很多顶级学术期刊也是如此,比如《自然》杂志规定:禁止ChatGPT等任何大型语言模型工具成为论文作者,建议使用这些工具的研究人员在稿件中应特别说明使用了AI;《科学》杂志明确表示不接受使用ChatGPT生成的论文,不允许ChatGPT作为论文作者,ChatGPT生成的论文等同于剽窃。

可见,从大学到顶级权威期刊,从针对教育教学人员到所有科技人员,其治理逻辑都是一致的:审慎接受,严格限制使用。无论是从保障论文创新价值上看,还是从维护科研人员的公平竞争上看,亦或从确保科研成果真正服务于社会进步上看,这种严格规范的管理都是应有之义。
虽然目前我国尚未正式出台有关应对ChatGPT带来问题的措施,但并不意味没有相关管理。比如,去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意见》,将人工智能作为需要加强科技伦理治理的重点领域之一。今年4月,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拟规定: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或服务,应尊重知识产权、商业道德;用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的预训练、优化训练数据,应不含有侵犯知识产权的内容。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8月28日,学位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其中,对学位获得者利用人工智能代写学位论文等行为,明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审议决定由学位授予单位撤销学位证书。这传递出的信号再明显不过:以法律威严,坚决捍卫学位论文不被人工智能“入侵”。
在今天,ChatGPT作为一款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新技术,我们固然不应对其一味排斥和回避,但说到底,它仍是人创造出来的、服务于人类的工具,且它本身是中性的,如何使用取决于我们自身。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关管理治理的制度措施也会愈发完善,最终让ChatGPT在遵循科技伦理、知识产权和学术严肃权威等各领域各行业规则的基础上,更好发挥优势,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责任编辑:张玉
北大包丽案代理律师:接法院通知7日宣判取消
红星新闻从包丽妈妈代理律师万淼焱处了解到,今天(6日)晚上9时许,她接到北京海淀区人民法院电话,因有位合议庭成员突然生病,包丽男友牟某翰涉嫌虐待罪一案明日宣判取消。万淼焱律师表示,包丽妈妈今日(6日)下午4点多的航班从广东赶往北京,或已经抵达北京,但其手机关机,可能还不知道这一消息。今晚10时许,红星新闻记者拨打包丽母亲电话,显示处于关机状态。成都商报2023-06-07 07:30:390000新余火灾现场当地人:楼里还有宾馆,现场有不少救援人员和志愿者
都市快报据央视新闻消息,1月24日15时30分许,江西新余市渝水区一临街店铺发生火灾。截至目前,事故已造成39人死亡、9人受伤,仍有人员被困。今天晚上,记者联系上了事发地附近一家宾馆的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天没有在天工南大道的宾馆,而是在另一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店里有顾客曾路过事发地附近。新浪新闻综合2024-01-24 21:38:390000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二次放号”问题为何难破?
近日,安徽省铜陵市公安局民警“徐督督”在社交媒体账号发布的科普视频中表示:“注销手机号等于出卖自己,随手注销的手机号很可能造成财产损失。随后,该话题冲上微博热搜榜第一,引发群众广泛热议。0000富家女被取代身份10年,亲妈都没发现!更蹊跷的是…
来源:新闻坊电影《寄生虫》大家看过吗?讲的是普通的一家四口通过儿子当家庭教师为突破口最终全家都寄生到了富豪的一家四口家中没想到,类似的情形竟也在现实中真实上演了上海一女子冒名顶替了自己闺蜜的身份像寄生虫一样在近十年的时间里诈骗了闺蜜的亲生母亲300万元而被骗的人竟都毫无察觉……这一切究竟是怎么发生的?被冒名顶替了的闺蜜又去了哪儿?突破口还要从今年年初新浪新闻综合2024-03-07 22:35:390000缉毒民警退休当天,妻子一条朋友圈感言让人“破防”
“40年你都在和禁毒打交道,今天终于平安退休了……终于不在(再)为你担心受怕了!”7月20日上午9时许,四川自贡市公安局禁毒缉毒支队退休民警老肖的妻子,在微信朋友圈发表了一段内心感言,虽然寥寥50余字,却让许多亲友、民警、警属纷纷点赞并送上祝福。成都商报2023-07-22 07:31:37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