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史上第二次有极光影像记录,天文专家释疑
据@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 消息,北京时间2023年12月1-2日发生大地磁暴,其中1日17时-20时Kp指数为7,20时-23时Kp指数为6,23时-2日8时Kp指数为5。
1日夜,中国多地出现了极光,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发布了在北京、内蒙古根河、黑龙江漠河等地拍摄到的极光照片。



@中国国家地理频道 转发网友@Artravelersr 附极光图片的微博,称这是“北京史上第二次极光影像记录!黑龙江、内蒙古等地今天都可以看到极光!从2019年12月份开始,太阳进入了第25个活动周期,预测在2025年左右迎来最高峰”。

科技日报报道,就我国北京为何会观测到极光,北京天文馆研究员朱进表示,一般情况下,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抵达地球附近时,地球磁场会把它们导向地球两极。但如果抵达地球的太阳高能带电粒子特别强,和地球磁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特别强的地磁暴,有些高能带电粒子会在中纬度或者低纬度地区进入大气层,就有可能在中低纬度地区产生极光。
朱进说,这次在我国黑龙江甚至北京看到的极光,是因为11月27日—28日期间有四次太阳日冕物质抛射,其中后三次按照预报12月1日到达地球,叠加起来产生比较强的地磁暴,就带来了非常强的极光现象,如果地磁暴特别强的时候,甚至更往南的地方都有可能看到。
12月2日上午10时,国家空间天气监测预警中心(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发布过去24小时空间天气综述称,过去24小时,太阳活动水平中等,爆发了2次M级耀斑;可见日面出现新活动区13509(N10W50);太阳风速度上升至560千米/秒左右。
过去24小时,受27-28日CME影响,地磁活动出现了3小时大地磁暴,3小时中等地磁暴,9小时小地磁暴和9小时地磁活跃。
过去24小时,我国部分地区电离层天气出现扰动。
预计未来三天,太阳活动水平低到中等,有可能爆发M级以上耀斑。
预计未来三天,受CME持续影响,2日可能出现地磁活跃甚至小地磁暴,3日地磁活动平静到微扰,受冕洞和1日CME共同影响,4日可能小到中等地磁暴。
预计未来三天,2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电离层天气可能出现中等扰动,3-4日电离层天气可能出现小扰动。

微信公众号“空间天气”此前在11月30日预测极光时表示,在此影响之下,空间站可能因大气拖拽造成轨道高度下降,卫星导航设备误差增大,航空飞行将面临通讯环境变差和跨极区辐射的双重风险。
微信公众号“空间天气”同时提醒,对于信鸽玩家们来说,地磁暴到来前则要打起十二分的注意,尽量减少不良天气条件下以及远距离的司放活动。
在CME之后,冕洞高速太阳风将接替“上岗”,在此影响之下,未来还有发生地磁暴的可能。

责任编辑:张迪
烟台威海遭遇极端性冷流暴雪,网友:宛如北极科考!
“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12月20日,位于山东半岛的烟台、威海地区遭遇冷流暴雪。网友拍下了烟台大学附近海边的雪景并配文:冷流雪正在狂暴,宛如北极科考!山东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杨成芳介绍说,从12月15日下午到17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威海、烟台地区出现冷流暴雪,其中牟平、文登、荣成和威海市区有4个气象站累计降雪量达到了大暴雪量级,文登降雪量最大,达到35.6毫米,已属特大暴雪量级。澎湃新闻2023-12-21 13:38:170000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9月15日,中国考古博物馆正式面向社会公众开放。中国考古博物馆是中国历史研究院下设的国家级专业考古博物馆。地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核心区,以考古出土文物和珍贵古籍文献为依托,致力于展示与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和中华文化辉煌灿烂的中国故事,打造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历史文化客厅和展示中华文明的国家窗口。相关报道:中国考古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预约(新京报)新华社2023-09-15 10:56:520000全球最长航线将复航,航企密集新开洲际线,国际航线恢复怎样了
随着更多国际航线的恢复,国际航线的收益水平也有所下滑。4月28日起,国航将陆续新开北京-利雅得、北京-达卡航线,复航北京-马德里-圣保罗,北京-马德里-哈瓦那航线,届时国航航线网络将重新覆盖至全球六大洲。这是疫情前国际航线占比最大的国内航司披露的最新信息。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最近国内航司密集开辟国际航线,不仅有疫情期间被暂停的航线复航,也有新开的远程洲际航线。第一财经网2024-04-25 23:10:270000运载能力提升至7吨!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新构型来了
今天(4月25日)下午,航天科技集团在武汉发布了长征八号系列运载火箭新构型,新构型命名为长征八号甲运载火箭。今天发布的长征八号系列火箭新构型有两个助推器,运载能力由5吨提升至7吨,整流罩直径更大,可以完成更多规格载荷的发射任务。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04-25 14:53:310001今年首个40℃出现在海南澄迈,南北气温差近50℃
今日(3月22日)13时,海南省会海口的实时气温达到35.7℃,迎来今年首个高温日。海南澄迈气温也达到40℃,成为今年以来首个40℃的国家级站点。然而,在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却正在经历冷空气带来的剧烈降温,南北气温差接近50℃,可谓现实版“你在南方的艳阳里露着腰,我在北方的寒风里裹着貂”。责任编辑:刘光博澎湃新闻2023-03-23 09:03:1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