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是如何从一颗“火球”变成宜居星球的?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8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研究人员近日提出了一套大胆的新理论,解释了地球是如何从一块烈火熊熊、浓烟滚滚的巨石,变成如今这样一颗宜居星球的。这套理论从地球早年间的经历说起,还指出是某些“古怪的”岩石与海水发生了相互作用、推动了生物物质的诞生。这一阶段是地球历史上最神秘莫测的时期。对于地球最初的5亿年历史,新提出的理论应该是目前为止最完善的。
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地球形成之初的大气与如今的金星颇为相似:天空中充满了二氧化碳,浓度高达如今地球大气中碳浓度的10万倍,并且地表温度超过了200摄氏度。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命根本不可能形成,更别提存活下来了。
但不知为何,大量的碳莫名其妙地从大气中消失了。由于早期地球并未留下任何岩石记录,我们只能从零开始、建立早期地球的理论模型,结合热力学、流体力学、以及大气物理学等多方面因素,建立起了新理论模型。最终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早期地球表面曾被大量如今已不复存在的岩石覆盖。
这些岩石富含一种名叫辉石的矿物质,可能呈深绿色,更关键的是,其中的锰含量一定极高,这样高的浓度在现代岩石中是很罕见的。富含锰的矿物质会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盐,因此对大气中碳的去除起到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熔融状态的地球逐渐固化,含有大量水分的地幔中发生了剧烈对流。潮湿的地幔和含锰量极高的辉石大大加速了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消失进程。如果将当时地幔中的岩石换成现代的岩石,大气中二氧化碳消失的速度将慢上10倍不止。而借助这种辉石,这一过程仅耗费了短短1.6亿年。
此外,这些“奇怪的”岩石还会和海水反应,产生大量氢气。而许多科学家都认为,氢气在生物分子的形成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这种反应效果与当今大西洋中“失落之城”热液活动区的海底热泉差不多。该区域会产生大量与生物活动无关的氢气和甲烷,因此成为了研究地球生命起源的首选之地。
所以新理论也许不仅能解答地球如何变得宜居的问题,还能解释地球上为何会出现生命。(叶子)
维珍银河老板实现了太空首飞,却在太空旅游竞赛中完败!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7月14日上午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12个月前,维珍银河创始人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Branson)乘坐该公司太空飞机圆梦太空,最终安全降落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乡村一条尘土飞扬的跑道上。诺哈网2023-05-27 05:35:530000高楼为什么一直在晃,还那么吵?
最近,由于北京的疫情而不得不在家里待了很长一段时间,望向窗外,还是一栋栋高耸的楼房,不过,这次走近窗边,才注意到大部分楼房上竖立着几根“管子”,或许是避雷针吧。如果是之前,我可能会认为它们都静静地矗立在闹市中,但现在,我眼前浮现的画面却是一些工程师拖着测量仪到楼顶上,然后告知世界:“高楼不可能不动。”而且,它们还在一直发出声音。撰文|王怡博审校|王昱一直在晃动诺哈网2023-05-25 18:58:230000获多个国际首次发现 中国天眼有望确定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
中新网北京9月21日电(记者孙自法)作为宇宙中偶发的射电爆发事件,快速射电暴(fastradioburst,FRB)自2007年首次被发现至今已经观测到数百个,但其起源、能源机制仍然成谜,吸引全球天文学家持续观测研究,更因其可能为外星人向地球发送信号的猜测广为流传而备受大众关注。获得迄今最大快速射电暴偏振观测样本诺哈网2023-05-27 02:18:230000柳叶刀:新冠变异株可能正在免疫低下感染者体内
近日,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了一篇题为《下一个新冠病毒“关切变异株(VOC)”在哪》(WhereisthenextSARS-CoV-2variantofconcern?)的评论。评论表示,某个免疫力低下的新冠感染者体内可能正在进化着一个新冠病毒变体:它具有高度传染性、能挑战现有免疫和疗法。0000科学家把西红柿变成了维生素D的丰富来源
西红柿在夏日阳光下会更加成熟、美味。现在有两项研究表明,在基因编辑的帮助下,阳光下成熟的西红柿也可以储存维生素D的前体分子。维生素D是一种主要存在于动物产品中的重要营养物质。诺哈网2023-05-25 18:17:24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