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串蝴蝶效应出现了,有些还影响到中国
来源:上观新闻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牛弹琴,作者牛弹琴

一只亚马逊热带雨林中的蝴蝶,偶尔扇动了几下翅膀,两周后,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掀起了一场龙卷风……
这就是蝴蝶效应的最经典表述。
巴以冲突,一连串的蝴蝶效应出现了。不仅仅在中东,而且在欧洲、在美国,西方人可能也只想到了开头,却没想到结尾。
有些效应,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中国和世界。
蝴蝶效应一,英国换了外相,卡梅伦回炉了。
卡梅伦是谁?
英国前首相,当年英国脱欧公投,卡梅伦赌错了,2016年他黯然下台。
哪知道,巴以冲突,又给了他东山再起的机会。
事情是这样的——对于英国国内一波又一波支持巴勒斯坦的游行,英国内政大臣布雷弗曼日前指责伦敦警方“偏袒”,亲巴勒斯坦团体则是“暴徒”……
这种火上浇油的做法,导致伦敦抗议活动愈演愈烈,11日的活动30万人参加;英国工党、苏格兰民族党等反对党也纷纷发难,要求布雷弗曼引咎辞职。

怎么办?
最后,英国首相苏纳克最后挥泪斩马谡:布雷弗曼离职,外交大臣克莱弗利转任内政大臣,英国前首相卡梅伦则出任外交大臣。
巴以冲突的蝴蝶效应,引发了英国内阁的重新洗牌。
对于卡梅伦的东山再起,我注意到,一些英国媒体还“颇为怀念地”提到,卡梅伦奉行对华友好,是当年开创中英“黄金时代”的重要推手……
当然,卡梅伦首先是英国人,捍卫的肯定是英国利益。但他当了首相又当英国外交大臣,有意思,我们应该审慎欢迎吧。

蝴蝶效应二,伊朗总统访沙特,沙伊迈出历史性一步。
说起来,这还是伊朗总统莱希和沙特王储萨勒曼的第一次见面,更是这两个中东大国关系的一个历史性举动。
我看到,路透社的新闻还特别提到,莱希日前的沙特之行,是10多年来伊朗总统第一次到访沙特。因为“今年3月,在中国斡旋之下”,沙特和伊朗结束了多年的敌对状态。
莱希为什么突然去沙特?
还是因为巴以冲突!作为沙特实际掌权者的萨勒曼王储,牵头召开阿拉伯-伊斯兰国家特别峰会,商量如何应对巴以冲突。
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伊朗积极回应,莱希亲自去沙特拜会了萨勒曼。
也就是说,没有中国的斡旋,沙特和伊朗不会这么快握手言和;没有巴以冲突,伊朗总统也不会这么快到访沙特。
只是沙特与伊朗和解,却又是美国和以色列最不希望看到的。

蝴蝶效应三,美国大兵欲走还留,更付出生命代价。
巴勒斯坦人在流血,以色列人在流血,美国人同样在流血。
为应对巴以冲突,美国向中东派遣了两个航母战斗群。但悲剧也在发生,11月10日,一架美军MH-60直升机在地中海东部坠毁,机上5名美军特种部队士兵死亡。
按照美国军方的说法,当时这架直升机正在执行加油训练,与巴以局势无关。
但真的吗?
美国媒体则披露,阵亡士兵隶属于美国陆军第160特种作战团,有“黑夜潜行者”的称号,主要负责运送特战人员执行秘密任务。美国官员还披露,阵亡的特种部队士兵,曾接受过解救人质的训练……
真相我们不得而知。但很确定的一点,没有巴以冲突,他们可能就不会死在地中海。
更让美国人无奈的是:按照美国的既定战略,美国将逐步从中东撤离,所谓“重返亚洲”,将更多资源对付东方大国;但巴以冲突的爆发,却让美军欲走还留,不得不把大量军事资源,又继续派往中东。
这就是蝴蝶效应,不以美国人的意志为转移,美国人也在流血。

当然,随着巴以冲突的升级,不排除更多的蝴蝶效应,一环套一环,影响中东影响美国欧洲,影响中国影响俄罗斯,也影响全世界。
比如。
1,巴以冲突扩大,真主党、胡赛武装等全面加入战团,那中东真可能乱成一锅粥。
2,伊朗和沙特加快和解,沙特终止与以色列建交谈判,以色列即便赢了加沙,但却输了整个中东。
3,中东乱局,西方无暇他顾,俄军加强对乌克兰的进攻,这是乌克兰当下最大的担忧,从而改写俄乌冲突的走势。
4,西方一波又一波的抗议,不排除导致反犹主义升级,进而引发国家内乱,一些西方政府甚至倒台。
5,战争总会结束,但加沙血淋淋的事实,西方说一套做一套的双标,彻底暴露在世界面前。所谓道义形象轰然倒塌,这或许也是最深远的蝴蝶效应……
别忘了,就在沙特的峰会上,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就愤怒地说:“总是在谈论人权和自由的西方国家,却对巴勒斯坦土地上正在发生的大屠杀保持沉默,真是一种耻辱。”
这更是世界的耻辱。
最后,再感慨一下吧。在这个动荡的世界,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看吧,
在那镀金的天空中,
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但世界又是公正的,人在做天在看,出来混,总是要还的,迟早而已。
责任编辑:陈琰 SN225
印度在巴基斯坦的恐怖主义生意,这一次捂不住了
印度一直没有把巴基斯坦俾省恐怖组织列入恐怖组织名单。文|徐立凡12月27日,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境外多家媒体报道,近日,向巴基斯坦政府投诚的“俾路支民族主义军”头目称,印度一直暗中支持俾路支省恐怖活动,向俾路支省分裂势力提供资金。巴基斯坦俾路支省官员表示,印度在俾路支省支持和利用恐怖主义是该省恐怖活动不断的主要原因。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新京报2023-12-28 13:05:310000日防卫省:中国海军多批舰艇进入太平洋,101南昌舰首次穿过奄美海峡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0月30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表了三份“中国海军舰艇动向”通报,涵盖了其自10月28日至30日观测到的的解放军舰艇在岛链附近的动态情况。观察者网2023-10-31 17:40:210000英国前首相卡梅伦被任命为新一任外交大臣
当地时间11月13日,英国前首相戴维·卡梅伦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前外交大臣詹姆斯·克莱弗利被任命为内政大臣,接替当天上午被解职的苏拉·布雷弗曼。(总台记者康玉斌)相关报道詹姆斯·克莱弗利被任命为英国新一任内政大臣(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13日,詹姆斯·克莱弗利被任命为英国内政大臣,以接替此前被解职的苏拉·布雷弗曼。克莱弗利此前担任英国外交大臣。(总台记者康玉斌)央视新闻2023-11-13 21:49:340000英媒:必须警惕超加工食品的危险
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网站7月24日文章,原题:直面超加工食品的危险你认为下面哪个更健康:一袋薯片还是一盘羽衣甘蓝沙拉?这似乎很容易回答。那么现在你认为哪个更健康:一份一切都从头现做的比萨,还是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份含有相同基本食材和相同热量的比萨?许多关心自己吃什么的人会本能地选择前者,他们给出的理由或许是对“加工食品”说不清道不明的担忧。环球网2023-07-28 07:22:290000英外交发展大臣卡梅伦会见黎智英之子,我使馆发言人:坚决反对
记者:据报道,12月12日,英国外交发展大臣卡梅伦会见了黎智英之子黎崇恩,并声称英方反对香港国安法,将继续支持黎智英等港人。请问使馆对此有何评论?使馆发言人:我们坚决反对英国政客为反中乱港首恶分子黎智英撑腰打气,对英方干涉中国香港特区法治的恶劣行径予以强烈谴责。环球网2023-12-13 06:50:4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