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以色列官员称不造成平民伤亡就无法战胜哈马斯,美国应该懂
(观察者网讯)在加沙发动的军事行动导致大量巴勒斯坦平民死亡,以色列正招致全球批评。据《纽约时报》7日报道,该国官员正在公开声明和私下外交谈话等不同场景中,重提西方国家过去在城市地区发起曾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军事行动,试图以这些“黑历史”为例,辩称以色列针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的报复行动虽夺走数万名巴勒斯坦人的生命,但此举仍是“正当的”。
报道称,以色列官员最近一段时间的表态,汇成一个逻辑便是:如果不造成无辜平民伤亡,以色列就不可能战胜哈马斯,美国及其盟友过去发动过如此多的战争,应该明白这一点。

据《纽约时报》报道,以色列现在为自己的过激军事行动开脱时,往往转而用历史说事,该国官员列举了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9·11事件反恐战争期间,西方国家在城市地区采取的各类军事行动。
“费卢杰。摩苏尔。哥本哈根。广岛。”报道称,在公开声明和私下外交谈话中,这几个案例常常被以色列方面挂在嘴边。它们无一例外,都是西方国家在争取战争胜利的同时,导致了大量无辜平民死伤。
当地时间10月30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表全国讲话时,便提到二战时英军空袭位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盖世太保总部时,误炸了附近一所“儿童医院”(实为学校),导致84名儿童死亡(实为86名)。
“这不是战争罪。这不能怪英国。这是合法战争行为带来的悲剧性后果。”他继而引申到以色列,为该国在加沙行动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后果开脱称,“当时的反法西斯阵营也没有说为了避免发生这样的悲惨后果就不去消灭纳粹主义”。
以色列官员还引用了2004年和2016年美国在伊拉克城市费卢杰、摩苏尔的军事行为,两场战役分别导致当地数百名和数千名平民丧生。
10月底,以政府发言人马克·雷格夫(Mark Regev)接受美国公共广播公司(PBS)采访时曾辩称,任何战争都会导致平民伤亡,正如美军在伊拉克摩苏尔作战的时候。他还自夸道,与北约和其他西方国家的军队相比,以色列歼灭的哈马斯武装分子与平民死亡人数的比例数据要“好看得多”。
报道称,以色列甚至还学会了美国官员的那套“甩锅”说辞。摩苏尔之战导致多达8000名平民丧生,当时美方声称,是极端组织“伊斯兰国”武装分子将平民作为“人体盾牌”。以色列军方有样学样,如今也指控哈马斯武装人员躲藏在加沙城民宅下的地道里和居住在无辜平民的楼房里,利用平民当“人体盾牌”。
就连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问以色列期间,还有以官员私下当面提醒美方,二战时美军为了击败日本,也曾向广岛和长崎投下了两枚原子弹,试图以此为以军行动当托辞。
《纽约时报》表示,以色列方面这么做,是因为他们认为美国人及其盟友应该理解,如果不杀害无辜,就不可能打败哈马斯。
不过显然以色列方面的这些言论让这家美媒不太满意,后者为美国在伊拉克发起的战争辩解称,美军当时早在战斗打响很早之前就通知平民离开。
文章为争辩“美国与以色列不一样”,长篇大论地描述了2004年11月美国海军陆战队进攻费卢杰之前的情形:许多伊拉克平民在得到他们可以返回的保证后,去了巴格达或费卢杰郊外的一家混凝土工厂躲避战火。虽然美军当时摧毁了费卢杰的大部分地区,但强调大多数被打死的伊拉克人是“叛乱分子”。
美国国务院政治军事事务局主任乔希·保罗(Josh Paul)刚因不满军援以色列而辞职,他曾在2004年和2005年于费卢杰工作。《纽约时报》援引其评价称,“美国在避免费卢杰平民伤亡上做的努力,比以色列现在所做的多得多。”
报道提到,随着以色列大规模空袭的持续进行和地面攻势的开展,再加上以色列军官宣称他们的行动目标就是“破坏”而非“精准打击”,正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的不满与批评。尤其是以军近来多次轰炸加沙最大难民营,受害者超千人,加剧了国际社会对以色列是否违反战争法的质疑。
伴随人道主义危机的不断发酵,美国拜登政府起初“毫无保留”支持以色列的立场也发生了变化,开始越来越多地发出提醒和批评。但实际上美方已清楚认识到,以色列领导人认为大规模平民伤亡是“可以接受的代价”,以色列对“恐怖袭击”做出的反应和对人道主义危机不断加剧的态度,令拜登和他的高级军事、外交官员越来越不满。
美国官员愈发强硬地提醒以色列,即使哈马斯恐怖分子故意与平民混在一起,行动也必须有所调整,以避免非军事人员伤亡。据俄媒“今日俄罗斯”(RT)7日报道,美方在多次谈话中,都建议以色列方面采取更为谨慎的方式行动,比如在发动袭击前收集更多关于哈马斯的情报、使用小型炸弹摧毁其地下隧道、动用地面部队将平民聚集区与武装人员集中的地方区别开来,减少平民伤亡。
然而,拜登6日在电话中敦促内塔尼亚胡同意停火三天,以便被哈马斯扣押的部分人质得到释放,却遭到了对方的拒绝。 RT称,内塔尼亚胡仅听取了“部分”建议,仍坚决拒绝任何停火建议,除非哈马斯先释放所有人质。

白宫方面随后称,两位领导人讨论了“战术性停火”的可能性,但“全面停火”不合适,美以两国政府将继续就这种可能的临时性停火保持联系,双方同意在未来几天内再次进行会谈。
另据美国官员透露,美国、以色列和卡塔尔正在讨论一项提议,包括让哈马斯释放10到15名人质,并利用这三天来核实所有人质的身份,交出一份人质名单。《以色列时报》则称,泰国也正就释放23名泰国人质同哈马斯进行谈判。
巴以新一轮大规模已经持续一个月, 目前,本轮巴以冲突已致双方至少11891人死亡。
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7日发表声明称,自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加沙地带已有10328人死亡,其中包括4237名儿童。此外,约旦河西岸已有163人死亡。另据以色列媒体援引以色列卫生部的消息称,本轮冲突中,以方已有超过1400人死亡。
责任编辑:崔理斯
突发!普京签令,“要求瓦格纳宣誓效忠”
据路透社27日报道,在俄私营军事实体瓦格纳组织创始人普里戈任乘坐的私人飞机坠机后,俄罗斯总统普京于近日签署了一项即刻生效的总统令,要求包括瓦格纳成员在内的相关人员宣誓效忠。据报道,普京于8月25日签署了这项总统令,并在克里姆林宫网站上发布。法令指出,相关誓言是作为“捍卫俄罗斯精神和道德基础的一个步骤”,宣誓内容要求,宣誓者承诺“严格遵守指挥官和高级领导人的命令”。中国新闻网2023-08-28 09:24:340000日防卫省:中国海军多批舰艇进入太平洋,101南昌舰首次穿过奄美海峡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0月30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发表了三份“中国海军舰艇动向”通报,涵盖了其自10月28日至30日观测到的的解放军舰艇在岛链附近的动态情况。观察者网2023-10-31 17:40:210000俄央行维持7.5%基准利率不变
新华社莫斯科6月9日电(记者耿鹏宇)俄罗斯央行9日宣布,将基准利率继续维持在7.5%。俄央行网站当天发布的消息说,俄罗斯当前通货膨胀率继续上升,家庭和企业的通胀预期仍处于高位。经济活跃度与4月预期相比有所提高,反映了国内需求的强劲复苏。与此同时,推升通胀的风险因素包括外贸条件恶化和劳动力市场状况等。0000波兰匈牙利暂停乌粮食进口,乌方:不会促进问题解决
[环球时报驻波兰特派记者禹丽敏环球时报特约记者柳玉鹏]俄乌冲突爆发后,大量乌克兰粮食因物流障碍最终销往邻近的中东欧国家,对该地区国家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造成影响。据路透社15日报道,波兰和匈牙利两国政府当天表示,已决定禁止从乌克兰进口谷物和其他食品,以保护当地农业部门。乌克兰对波兰的决定表示遗憾,称“单方面的激烈行动”不会促进问题的积极解决。波兰、匈牙利宣布进口限制环球网2023-04-18 09:10:510000为钱要了上百条人命?俄罗斯恐袭背后雇主到底是谁?
俄罗斯恐袭已发生超过3天嫌疑人无差别射杀为了50万卢布(约3.89万人民币)要了上百条人命?血腥恐怖袭击震惊世界俄罗斯、美国、乌克兰各执一词“罗生门”再现究竟谁是幕后黑手一起揭秘↓极端组织声称制造恐袭美国立马确认3月22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近郊“克罗库斯城”音乐厅发生严重恐怖袭击事件,目前已致139人遇难,现场搜索工作仍在持续。0000